党员先锋 - 前线网_站在思想理论的最前线
zh-CNiwms.net
pic/logo.gif
http://www.bjqx.org.cn/qxweb
-
Tue, 26 Jul 2016 09:01:50 GMT
做一颗小小的药丸能有多大的讲究,薛连贵研究了四十年。
“薛师傅”之名在同仁堂“家喻户晓”,大家还知道他有个贴身“宝物”——放大镜。干吗?集团对药丸品质要求很高,他要随时随地检验药丸是否光滑溜圆,即使直径只有五六毫米的药丸表面上出现一个坑点,也要返工重做,更不用说其他质量问题了。
作为业内丸剂生产领域首屈一指的特技传承师、北京同仁堂的丸剂车间主任,微丸、糊丸、水丸、浓缩丸、全浓缩...]]>
-
Tue, 19 Jul 2016 14:12:33 GMT
“不能眼瞅着群众过穷日子”
占庄村是沙荒遍地的老黄泛区,全村人祖祖辈辈种地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一次,朱金喜偶然听到村里一位老人说“要是能吃到一个肘子,死了也心甘”。这可能是句玩笑话,朱金喜却记在了心里。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改变家乡面貌,带领乡亲脱贫致富。
2008年,经过市场调查和认真思考后朱金喜判断,养猪...]]>
-
Tue, 19 Jul 2016 14:12:03 GMT
-
Tue, 19 Jul 2016 14:11:25 GMT
-
Tue, 19 Jul 2016 14:05:33 GMT
责任在肩,“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乡镇安监站既是基层末梢,又是监管前哨。朱杖子乡共有企业18家,其中不乏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监管任务很重。
监管重任在肩,责任心最为要紧。为了扎牢末梢、盯住前线,张振峰给自己立下一条规矩:...]]>
-
Tue, 19 Jul 2016 14:04:50 GMT
...]]>
-
Tue, 19 Jul 2016 14:02:56 GMT
...]]>
-
Thu, 14 Jul 2016 08:35:10 GMT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一级教授骆抗先在实验室工作。邬晓伟摄
“骆爷爷,您好。非常感谢您一直科普乙肝防治知识。每周学习一次您的博文已成了我的习惯。看了您的博客,消除了我的疑惑。看到这周的更新是在周一凌晨4点,又不免担心您的身体。骆爷爷,谢谢您。”在骆抗先的乙肝博客,记者看到每篇博文后面都会有这样类似的留言。他们口中的骆爷爷,就是我国著名的肝病专...]]>
-
Thu, 14 Jul 2016 07:59:44 GMT
这位“线上线下”被网友和患者亲切称呼“骆老”的老医生,就是我国著名的传染病学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骆抗先。
为病人省时省钱省心的“骆爷爷”
骆抗先从医62年,救治了数十万名乙肝患者,从未发生医患矛盾和...]]>
-
Tue, 12 Jul 2016 07:42:47 GMT
张云泉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一员,1983年转业到江苏省泰州市信访局工作,在信访这个“机关第一难”的岗位上,张云泉整整工作了26年。他用心倾听群众的呼声,用情温暖一颗颗委屈的心灵,用正直和勇气维护百姓利益,真正做到了为民解难、为党分忧,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人不伤心不落泪,人无难事不上访——这是张云泉工作多年的深刻体会。正因如此,上访百姓成了他生活和工作中的牵挂。张云泉有一个活页记事本,每个需要帮助的人和事他都记在上面,帮助了一个,就扯掉那一页。26年里,已...]]>
-
Tue, 12 Jul 2016 07:42:07 GMT
这个时节的敦煌,下午6点半的太阳还称不上夕阳。
“你们才十八九岁吧?我刚到莫高窟那会儿,24岁了,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小啊!”忆起半个多世纪前的往事,平日看似严肃的樊锦诗,眼神里涌出许多温柔。
1962年,北京大学考古系学生樊锦诗第一次来大漠之边的敦煌莫高窟实习。“看一个窟就说好啊,再看一个还是好啊。说不出来到底有多大的价值,但就是震撼,激动。”
此后的50余年,她与莫高窟相生相融,再也分不开。2...]]>
-
Mon, 11 Jul 2016 07:26:25 GMT
“人不学习要落后,钢刀不磨要生锈。”这是88岁的老党员李光忠和他老伴陈国英(上图。本报记者黄娴摄)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走进李光忠位于贵州大方县理化乡大塘村的老宅里,柜子里整齐排列的日记本格外引人注目。红绿相间的日记本在书橱里码了3排,有近140本,摞起来有一人多高。63年的时间,这...]]>
-
Sat, 09 Jul 2016 07:40:20 GMT
1980年8月26日,陈锦华同志(右一)在上海市人民政府举行...]]>
-
Thu, 07 Jul 2016 09:03:49 GMT
孔繁森(右)在西藏阿里日土县过巴乡看望孤寡老人益西卓玛。(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六七月间的西藏阿里,高原红柳花开得绚烂。沉默的冈底斯山,远远矗立在狮泉河镇地平线上,犹如一座丰碑。
而孔繁森的名字,就深深镌...]]>
-
Thu, 07 Jul 2016 09:02:38 GMT
8年来,陈奎明的足迹踏遍海南岛204个乡镇、1000多个行政村。他带领500多名大学生团队,为60多万农民送去支农资金,被农民朋友称为增收致富的贴心人。
2008年,34岁的陈奎明放弃央企优厚待遇,加盟组建不久的海南农信社。此时的海南农信社存款仅97亿元,历年亏损高达54.6亿元;小额贷款不良率超过90%,濒临破产。
陈奎明在工作中发现,农民很难贷到款。究其原因,是农信社员工认为农民不讲诚...]]>
-
Tue, 05 Jul 2016 08:14:10 GMT
如今,这位82岁高龄的老共产党员,仍然坚守在教育管理第一线。他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工程学院资深顾问、两届“感动北航人物”获得者钱士湘教授。
赤子情怀 大爱传承
钱士湘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昌照之子。钱昌照先生一生关注教育、致力于振兴祖国教育事业和培养优秀人才。身为名门之后,钱士湘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1952年,他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批学子,1979年回到学校工作至今,全部心血贡献...]]>
-
Tue, 05 Jul 2016 08:10:48 GMT
吴祖楣(中)在花卉大棚中。 (资料图片)
湾底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一个美丽的村庄。
这里,路在树中...]]>
-
Tue, 05 Jul 2016 08:05:37 GMT
韩超(中)走访农户。
资料图片
“这条路上的电线杆上各种电线都有,既影响美观,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得想...]]>
-
Tue, 05 Jul 2016 05:33:18 GMT
日前,在延庆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永远跟党走——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老党员风采展》上,一些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走进展厅参观展览。他们来到自己的图片前,向观众讲述自己的故事。据了解,延庆红色摄影志愿者团队深入近百个村庄、社区,历时40天,抢救性拍摄了157位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的照片,本次展出共有照片450幅。本报特约摄影贾德勇...]]>
-
Tue, 05 Jul 2016 05:32:05 GMT
“我这一辈子都听党的话,党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蓝天野说,他的忙碌是因为他所在的北京人艺需要他,观众需要他,作为一个党的文艺工作者,即使已届鲐背之年也在所不辞。
“我1945年入党,走上演员这条路,就是听从党的安排。”蓝天野说,当年他的专业是绘画,但北平地下党组织认为,在各个大学、中学的戏剧社中活跃着许多进步青年,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戏剧上。这样他的地下工作就从刻蜡版、印发宣传材料,转变成组织剧社、进行演出,从此走上话剧之路。没想到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