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 - 前线网_站在思想理论的最前线
zh-CNiwms.net
pic/logo.gif
http://www.bjqx.org.cn/qxweb
-
Fri, 24 Jun 2011 14:46:55 GMT
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教授斯蒂格利茨说过:21世纪人类最大的两件事情,一是高科技带来的产业革命,另一个就是中国的城市化。确实,实现城市化,这是中国的大事,也是世界的大事。纵观六十年来的十一个五年计划或规划可以看出,其中绝大多数的五年计划(规划)都有一个战略重点。这些战略重点任务的完成,使我国的国民经济登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比如:一五计划战略重点是“一化三改”,八五计划战略重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一五规划的战略重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城市应该成为十二五期间的战略重点。十...]]>
-
Fri, 24 Jun 2011 14:42:46 GMT
顺差的持续减少引发了市场人士的争议。笔者认为,不管对中国经济发展持乐观还是悲观的态度,都应放眼长远来看待问题,从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及发达国家随之而来的强烈反应中探寻世界经济的未来走向,以期明确中国经济的发展目标和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多来源于投资和出口,把中国经济增长模式...]]>
-
Thu, 23 Jun 2011 14:44:51 GMT
引论:中央政府需要率先转换角色
回顾20余年的农村改革及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政策调整、政策放宽是大前...]]>
-
Thu, 23 Jun 2011 14:02:25 GMT
央行所指的政府部门隐形负债规模较大,可从中央和地方政府两个维度分析。从中央来说,隐性债务主要包括大型金融机构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共管基金;一些政策性或准政策性金融机构大量发债以及一些政企不分的部门负债较高。隐形负债的第二个维度是地方政府。央行《2010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披露,截至2010年末,全国共有地方融资平台1万余家,地方政府融...]]>
-
Thu, 23 Jun 2011 11:51:23 GMT
吴敬琏具体分析这两大问题称,第一,过度储蓄和消费不足的不平衡情况继续存在,保持GDP的持续平稳增长,缺乏内在的动力,即最终需求不足;第二,过去十年间货币超发和流动性泛滥,现在后续效应开始显现,表现为资产价格、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居高不下,以及从去年开始显现的CPI增长速度超过温和的通胀水平。而这两个问题发生的原因,均为我们中国长时期以来采取的用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造成了投资率回报和消费率的持续下降。而由...]]>
-
Wed, 22 Jun 2011 10:03:22 GMT
误区一:起征点越高越好
社会上有很大呼声要进一步提高免征额,也就是所谓的“起征点”。不少人认为应该提高到5000元、8000元,甚至10000元。他们认为这样做才是真正减轻了广大纳税人的负担。情况真是这样的么?让我们来分析...]]>
-
Wed, 22 Jun 2011 10:00:50 GMT
人民币汇率“碎步式”升值,弹性增强
2010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实现汇率正常化、退出阶段性紧盯美元政策的条件已经具备。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市场谓之“重启汇率制度改革”。
一年来,人民币汇率走势整体呈现出“碎步式”升值和弹性增强两大显著特征。
数据显示...]]>
-
Wed, 22 Jun 2011 09:57:04 GMT
中国已经是全世界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大国,从货物贸易到劳务输出,再到海外直接投资,中国在海外的利益和人员越来越多,相应的风险敞口也越来越大。
在人员方面,仅考虑劳务输出,去年一年我国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就达到41.1万人,截至2010年底,我国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达543万人。在财产方面,截至2009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已达2457.5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
...]]>
-
Wed, 22 Jun 2011 09:53:09 GMT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既体现在量上,更体现在质上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和基础。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就要巩固公有制为主体这个前提和基础,反对私有化。
...]]>
-
Mon, 20 Jun 2011 16:24:35 GMT
刚过去的20世纪是人类有史以来动荡最剧烈、进步最迅猛的一个世纪。这不仅表现为死亡人数约7000万的两次世界大战及其所引发的暴力革命,不仅表现为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成果超过了以往一切世代的总和,更表现为一波又一波地强力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大潮。从这场全球性改革大潮的实践进程和矛头所向来看,大体上可以分...]]>
-
Fri, 17 Jun 2011 15:20:20 GMT
准确把握需要破解哪些难题
中央决定设立“两江新区”,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两江新区”在给予必要权力的同时也赋予了重要使命。“两江新区”应...]]>
-
Fri, 17 Jun 2011 15:15:07 GMT
一、引起本轮物价总水平上升的主要原因
引起物价总水平上升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需求因素也有供给因素,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既有短期因素也有长期因素,可以说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
Fri, 17 Jun 2011 15:06:56 GMT
对于众多处于经济成长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更多的是称为“新兴国家”),不可逆的经济发展依然是他们热切的企盼。然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一些发展卓有成效的新兴国家遭遇到深重的“发展危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出现了全面的倒退。“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退回到起飞前”,例如韩国,便是这种情形的真实写照。
既要防止经济发展的衰退,更要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
-
Mon, 13 Jun 2011 11:43:14 GMT
然而,在享受银行便捷服务的同时,人们发现服务中仍有一些漏洞,让消费感受打了折扣,使用起来多了几分担心。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关注银行服务”系列报道,聚焦信用卡服务、网上银行和银行代理产品,探讨如何让银行服务更加丰富、安全、高效。
——编 者
发卡过度,近亿张信用卡未激活使用
张凌在北京的一...]]>
-
Thu, 09 Jun 2011 15:30:30 GMT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到2025年,中国的人口红利将彻底消失。要实现经济的腾飞,中国必须力争在此之前完成发展方式的转变。否则,就只能停在半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3.26%,比10年前...]]>
-
Thu, 09 Jun 2011 15:25:38 GMT
加大改革攻坚力度
问:为什么要出台《意见》?
答: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紧迫而艰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明确提出,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加快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对顺利启动实施“十...]]>
-
Tue, 07 Jun 2011 12:47:07 GMT
一、发展的“包容性”: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新课题
“包容性发展”概念的形成,可以追溯到2007年由亚洲开发银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亚行注重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包容性增长”明确了一国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实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发展进步目标,提高社会公平的程度,即经济增长对其他各项社会进...]]>
-
Mon, 23 May 2011 13:42:42 GMT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21日发布“2011中国经济增长报告——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作为该中心副主任的蔡志洲博士认为,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和比较,中国2010年人均GDP或人均GNI超过4000美元,已经由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发展成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而体制障碍、技术创新、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和外部环境,将可能成为影响下一阶段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蔡志洲...]]>
-
Mon, 23 May 2011 13:22:58 GMT
经济安全是指主权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被各种外部风险与冲击所威胁的状态。胡锦涛同志强调,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内外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既为我们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也对我们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牢牢掌握我国发展的主动权、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要切实增强参与经济全球化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十二五”规划,充分关注到了“十二五”时期国家经济安全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对如何在不断扩大开放中更好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维护国家经...]]>
-
Wed, 11 May 2011 13:13:37 GMT
一、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