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 - 前线网_站在思想理论的最前线
zh-CNiwms.net
pic/logo.gif
http://www.bjqx.org.cn/qxweb
-
Wed, 18 Jan 2012 15:12:50 GMT
历史遗痕
传统的匾额被称作“古建筑的灵魂”,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和建筑特色的一种装饰构件。它集标名、装饰、建筑、文化等多重意义于一身,是...]]>
-
Wed, 18 Jan 2012 15:00:13 GMT
老北京店铺的招幌
...]]>
-
Fri, 13 Jan 2012 11:31:03 GMT
香白杏的原产地为龙泉镇龙泉雾村,龙泉雾早在元代以前就有烧制石灰的灰窑,现地下有两三米厚的石灰层,石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对杏树生长有一种特殊的作用。正是该村特殊的地质条件,才使得这里生产的香白杏独具风味。龙泉的香白杏个大、离核、味甜、汁丰、绵软、色白、肉细、纤维少、香气浓郁。
在清代龙泉雾村的香白杏曾是宫廷贡品。据说慈禧由夏至这天开始每天早餐后的水果必吃龙泉雾的香白杏,并把香白杏赐给她的近臣和宦官。...]]>
-
Thu, 05 Jan 2012 11:34:55 GMT
传说元末年,湖北襄阳发生大瘟疫,朱元璋恰好贩卖乌梅至此,染病卧床,住在“梅马招旅店”,偶食乌梅,顿觉神清气爽,便用来熬汤,不久身体复原。于是,他将所有乌梅熬成酸梅汤,免费施放。恰在此时,襄阳城中有童谣,称:“桂花开,乌梅香,江南和尚做客商,左金鸡,右玉兔,起事在襄阳。”语多暗涉朱元璋反元,城中首富沈万三正嫉妒大家感念朱元璋的善行,便向官府举报,朱元璋仓皇而逃,至于家围村,被逼无奈,只好率村民造反,正好没出襄阳管界,以后建立明朝,明字左为日,像金鸡,右为月,像玉兔。
这个传说颇荒诞,因朱元璋没当过客商,起兵并不在襄阳,且沈万...]]>
-
Thu, 05 Jan 2012 11:31:43 GMT
老北京城里的原清代王府有几十座,其中,被称为“铁帽子王”王府的有12座。这些王府中,除恭亲王府经重新修缮后基本以它的原貌供游人参观游览外,其余的王府大多已原貌无存。但有些王府尽管已非原貌,其门前的石狮子犹在。这些王府门前的石狮皆是蹲姿,为啥唯有豫王府门前的一对狮子是抬头匍匐的“臥狮”?
我是个老北京人,原住在位于现在北京站口位置的一条胡同里。小...]]>
-
Thu, 05 Jan 2012 11:27:52 GMT
老北京有一句俗谚,说北京繁华的地区是“前门、西四、鼓楼前”。但前门是在清代才繁华的,西四和鼓楼前早在元明两代就已十分繁华。在西四十字路口这么热闹的地方建两座转角楼,其实是慈禧怕被人暗害的见证。
西四这两座红色的转角楼修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这一年的11月7日农历十月初十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
-
Thu, 05 Jan 2012 11:11:20 GMT
北京的西北,有一个风景很好的地方,叫做黑龙潭。黑龙潭名头很大,谁都知道,黑龙潭北边有个白龙潭,除了当地人,知道它的很少。黑龙潭、白龙潭有没有龙呢?没有。就因为龙潭没有龙,才有了民间传说的故事,现在,咱们就说这个故事。
咱们不是说过“高亮赶水”的故事吗?高亮赶水的故事里说:高亮把龙公、龙婆、龙子、龙女追到玉泉山山下,一枪扎伤了龙女,龙婆赶紧抱起来龙女,逃往山北的黑龙潭,逃到了黑龙潭以后,又怎么样了呢?现在说的这个故事,就是打这里说起的。那天,龙婆抱着受了伤的女儿,逃到了黑龙潭,一头就扎到石头底下,藏起身来,给女儿...]]>
-
Thu, 05 Jan 2012 11:02:08 GMT
王府井大街本名“十王府街”,亦称“王府街”,因明代这条街上有10座王府、3座公主府,清依明制,亦在此街上建王府,据朱启钤先生回忆,以豫王多铎府最大,今协和医院不过是其中一部分,连帅府园箭厂当年也包在其中,乃王府卫队的操练场。多铎战功卓著,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地位特别尊崇,故清代多称此街为“王府街”。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重新厘定地名,因街的南端有一甜水井,故与王府合称,改名为“王府井”。
据光绪十一年《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当时北京内外城...]]>
-
Tue, 27 Dec 2011 14:52:55 GMT
北京城的出现,也就在那个时期了。先是周武王分封诸侯,封了个“蓟”都。蓟在哪儿呢?考古学家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准确地定下是北京城的哪个方位,倒是“蓟门烟树”为蓟门作了个诗一样的诠解。“蓟丘”却有些说法,人家考古学家认定大概是广安门外白云观墙外的那个高丘,据说挖出过不少的战国陶片。不管在哪儿吧,总之,“蓟都”是跑不了了。
相映成趣的是燕都。自打房山琉璃河挖出了燕国城墙...]]>
-
Tue, 27 Dec 2011 11:27:33 GMT
繁华的西单,灯火辉煌,成为人们休闲购物的好去处。
古都地理
如果从西周,...]]>
-
Tue, 06 Dec 2011 13:37:47 GMT
我们不远的康有为故居,住了一百多家,进到院里,没带路的您还真找不着门。
自打电视剧《风车》播放后,人们好像才发现北...]]>
-
Mon, 05 Dec 2011 10:57:23 GMT
-
Fri, 02 Dec 2011 11:27:16 GMT
位于安定门内大街东侧国子监街的国子监和孔庙现已复修一新,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着中外游客。如果游人注意的话,就会发现在国子监街和国子监内是广植古槐,这是为什么呢?
国子监是我国古代最高的学府。北京的是元大...]]>
-
Thu, 01 Dec 2011 10:09:47 GMT
戚继光所处的年代,是明朝受“南寇”、“北倭”威胁最严重的时期。以戚继光为杰岀代表的抗倭英雄所向披靡,最终荡平了东南沿海的倭寇。可此时的北方仍刀光剑影边患不断,严重地威胁着明王朝的安全。
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的秋天,戚继光接到了朝廷要他到北方蓟州(今天津市蓟县)训练边军的诏令。走马上任后,戚继光深入边塞了解边情,马不停蹄地考察了蓟州所辖各军事要地的防御情况...]]>
-
Thu, 01 Dec 2011 10:08:37 GMT
日复一日,机器的轰鸣就像一匹匹脱缰的野马,疯狂地深入城市的经度和纬度,“哒哒”的马蹄声,急促而慌乱。“奇迹”无以复加,昨日的民间小巷,今日已被“人间怪物”侵犯,没有了鸡犬相闻,没有了家长里短,石板路上斑斑驳驳的苔藓早已被铲除或者被掩埋;旧人散场,新人进入,一股陌生的冷艳气息开始在周遭复制、弥漫,催生出一枝枝悲观主义的花朵。晨昏日暮编织的繁华外衣下没有风流,而“所谓风流,就是不忘露珠的寂静之味”。
缅怀一座城池,最好的线路就是沿着记忆的轨道一路...]]>
-
Thu, 01 Dec 2011 09:57:49 GMT
唐三彩自唐代以后,渐渐湮没无闻,直到上世纪初修筑陇海铁路时,洛阳北邙山一带大批唐代墓葬被破坏,大量唐三彩出土,方为人所知,由于它造型生动、颜色鲜艳、地域风情浓烈,加之晚清盛行收藏,故一出现,便立刻成为藏家新宠。
有收藏,就少不了修复和仿制,可彩陶技术失传颇久,如何才能恢复?琉璃厂就出了这么一位高人,叫李德祥,他本是一家古玩铺的少掌柜,后与继母不合,便只身去洛阳,买了一些唐三彩回来,看其中破碎甚多,就潜心钻研,后来自己设窑...]]>
-
Tue, 29 Nov 2011 11:35:34 GMT
高文瑞 文/摄影
到平谷渔子山,定要去轩辕庙。轩辕是黄帝的名,本姓公孙,因有“土德之瑞”,土为黄色,故称黄帝。身为炎黄子孙,不能忘祖。...]]>
-
Mon, 28 Nov 2011 11:17:07 GMT
北京西郊,在复兴门外,复兴路和西三环路交界处的街心花园,有个旅游景点叫公主坟。民间自古流传着公主坟的传说,说是曾有位清朝的公主葬在此地。但她究竟姓甚名谁,种种猜测莫衷一是,众说纷纭。这么多版本的传说大都归结到一个共同的历史文化积淀,那就是“公主坟”所承载的深情厚谊。其中,颇具代表性的说法是:汉人金泰从小就被满族人收养,因立下战功被封为元帅。在游园时与公主相遇,一见钟情,朝中老臣却从中作梗,令皇帝流放了金泰,贫病交加的金泰上书公主,说,见信时我已不在人世了。公主见信后从容服下毒酒,追随爱人而去。皇帝无奈,将金泰草草葬于香山,...]]>
-
Mon, 28 Nov 2011 11:11:30 GMT
■龙须沟畔金鱼池■摄于1930年前(团结出版社供)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代杨贵妃喜食荔枝,可是荔枝成熟季节正是七月流火,艳阳...]]>
-
Mon, 28 Nov 2011 11:09:11 GMT
善果寺坐落于广安门内广义街东侧,曾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庙宇,为北京历史上的外八刹之一。(其余七刹分别是觉生寺、广通寺、万寿寺、南观音寺、海慧寺、天宁寺和圆广寺。)
善果寺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