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等4则

  网站编辑马轩  责任编辑金蕾蕾  来源前线网--《前线》杂志2018年第11期  日期2018-11-06

  刁大明:

   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

  当前,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仍未根本改变,西方国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不时臆造一些概念、说法来歪曲中国,无理攻击中国为提升国家形象与国际影响力所做的努力,无端指责中国为推进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做的努力。这些歪曲抹黑中国的言论,反映出“中国威胁论”在西方国家仍有市场,冷战思维在西方国家一些人头脑中仍然根深蒂固。

  中国是一个从未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任何威胁的国家,但西方国家一些人却时常炮制“中国威胁论”。这些年,“中国威胁论”之所以沉渣泛起,主要与世界格局的深刻调整密切相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一些国家的发展陷入困境,经济增长乏力、政治衰败失能、社会撕裂混乱,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发展势头良好,致使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西方国家一些政客为了推卸自身责任、转嫁国内矛盾,习惯于从外部寻找敌人,渲染所谓“中国威胁论”就是其惯用伎俩。事实上,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刻意炒作出来的“中国威胁论”在理论上站不住脚,在实践中也与世界各国人民看到的事实不相符。中国一直致力于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不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摘自2018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

   丛晓男:

   以“一带一路”建设破解发展这一时代命题

  “一带一路”建设超越了传统地缘政治观。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主要聚焦发展议题,而非政治军事议题,那种以政治军事力量为后盾的传统地缘政治已不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适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通过“五通”建设推进国际合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带一路”作为经济合作倡议的本质,不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不搞势力范围划分。

  “一带一路”建设倡导的是新型全球治理观。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提出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的全球治理观,为推动全球治理走出实践和理论困境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是对治理恶性循环的有力回应。

  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义利观。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一带一路”建设要“以义为先、义利并举,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为”。“义”是倡导国际道义、追求全球正义,“利”是在互惠共赢基础上确保各方取得实际利益。寻求义利协调是“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共赢共享发展的重要价值导向。

  (摘自《红旗文稿》2018年第19期)

  甄占民:

   意识形态工作强起来的战略任务

  落实好“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战略任务,迫切需要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上深入理解其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本质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强起来的实践中不断开拓新局面展现新气象。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在含义,最基本的有两个层面。其一,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不是什么别的意识形态,这体现着党和国家的性质,规定着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方向。因此,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的质的规定和总的遵循。其二,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本方向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和引领力,这是立足新时代新使命、强化意识形态工作重要作用的两个重要着力点。必须保持鲜明的人民立场,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顺应最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价值追求,把握最大公约数、画好人民同心圆,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奋斗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要注重紧跟时代和实践发展步伐,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顺应时代要求、引领风气之先,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导权和话语权。

  (摘自《求是》2018年第20期)

  辛向阳:

  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

  发展主流意识形态必须增强“四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

  发展主流意识形态必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引导全体人民自觉践行。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发展主流意识形态必须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要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总之,我们要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树立政党自信,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要从各个方面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因为在故事的背后有一整套理论。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项重要工作。

  (摘自2018年9月17日《北京日报》)

  〖请本刊转载的文摘作品作者与本刊联系稿酬事宜〗




打印 | 转发:

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检视初心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