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道路上不断推动北京社会建设创新实践

  网站编辑马轩  来源前线增刊:2018年10月[总第282期]   日期2018-11-15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社会建设在改革开放道路上不断创新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重要讲话中,对北京市“大力加强社会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在2017年2月第二次视察北京工作、6月2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汇报时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城市建设管理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庆祝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总结北京社会建设经验,研究探索今后工作思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新局面,意义重大。

  回顾走过的路:十年磨一“建”,开创了崭新局面。社会建设是崭新的事业。我国社会建设没有现成的路,唯一出路就是创新实践。多年来,我市按照党中央战略部署,密切结合首都实际,一手抓顶层设计,改革创新不停歇,“四梁八柱”竖起来,一手抓基层基础,一件接着一件干,基础工作强起来,全市社会建设成绩斐然,社会服务更加完善、社会管理更加科学、社会动员更加广泛、社会环境更加文明、社会关系更加和谐、社会领域党建工作更加深入,走在了全国前列。

  立足脚下的路:要有新担当、新举措、新作为。今年6月,为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要求,市委社会工委、市社会办推出了10项创新举措:一是建立健全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协调委员会机制;二是开展大型商圈党建联盟试点;三是将“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数据融入高德地图;四是加快推动社区网、社区微信群体系建设;五是抽调半数机关干部下基层督导“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六是开展社会组织工作者到社区挂职锻炼试点;七是开展协管员力量整合、规范管理试点;八是完善社会组织孵化体系;九是制定实施社会领域参与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十是制定实施社会组织“走出去”行动计划。目前,10项创新举措已全面落地实施。

  展望前进的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创新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对加强社会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建设重要论述,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二是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两个方面重点;三是找准加强党建、改革创新、重在基层三个着力点;四是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五是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体制机制;六是努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在共建、共治、共享上求实效。前不久,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北京市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就体现了这些要求。

  社会建设事业是干出来的,社会发展道路是探索出来的。社会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持续推动创新实践,不断开创崭新局面,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打印 | 转发:

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检视初心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