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先锋 - 前线网_站在思想理论的最前线
zh-CNiwms.net
pic/logo.gif
http://www.bjqx.org.cn/qxweb
-
Tue, 27 Jan 2015 15:38:34 GMT
坚持创新,不断提升技术水准
1955年出生的徐顺武,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工学硕士,一直从事新型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工作。多年来,徐顺武始终置身一线,热心传承技艺,研发的快速移动模具横移车、空翻切割后的自动去底皮装置...]]>
-
Tue, 27 Jan 2015 15:37:28 GMT
这些天,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年木乡胡达村党支部书记旦增一直沉浸在幸福中。
原来,作为第一届日喀则市人大代表,旦增的三个提案都得到了市里的肯定。同时,2014年的年终结算,胡达村又是满堂彩,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3万元,真可谓双喜临门。
岁末,记者一行专程驱车前往胡达村,采访这位一心为民的村党支部书记、市人大代表。
翻身农奴把家当
看到旦增时,他正在忙着村里的年终结算。“2014...]]>
-
Tue, 27 Jan 2015 15:36:33 GMT
1991年,他考入如皋市委宣传部理论科,从此与理论结下了不解之缘。理论科长、市委研究室副主任、党校常务副校长、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广电新闻局长,不论在什么岗位,他都坚守在理论宣讲的讲台上。请他讲课已成为如皋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一种特殊“精神享受”。这个全省闻名、全市家喻户晓的理论宣讲志愿者就是江苏省如皋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姚呈明。
年讲百余场“以理服人”
在江苏省如皋市,提起“姚呈明”这个名字,总能听到啧啧称赞:“我们就...]]>
-
Tue, 27 Jan 2015 15:35:02 GMT
俞复玲每天都拎着一只竹篮子上下班,篮子里装的是她当天午餐的盒饭。
作为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划船社区党委书记,俞复玲说:“社区工作没准点,自带盒饭可以随时接待群众来访,处理各种事情,灵活方便。”
于是,大家便送给俞复玲一个雅号“盒饭书记”。
社区就像一个家
这些年,除了天天拎盒饭,俞复玲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放下竹篮去“早巡”。...]]>
-
Tue, 27 Jan 2015 15:34:12 GMT
浙江宁波江东区有个有40年房龄的老社区——划船社区。划船社区没有船,但有“三多”:困难人口多,外来人口多,老年人口多。不过,让社区居民自豪的是另一个多:全国性荣誉多,已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社区等20多项荣誉称号。
这些荣誉的取得,缘于社区的“划船”高手——党委书记俞复玲(见图。新华社记者 王定昶摄)。
俞复玲,1956年生,短发齐耳,爽快干练,担任社...]]>
-
Tue, 27 Jan 2015 15:33:26 GMT
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社区管理和服务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宁波市江东区划船社区党委书记俞复玲以不断探索、勇于进取的创新精神,将一个基础薄弱的老社区建设成为全国社区排头兵。
把党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各个角落
“抓好社区管理,关键在于改进完善社区党委的工作格局。”俞复玲说。这些年来,她积极推进党建工作网格化覆盖,把划船社区划分为12个楼群网格和39个楼道网格,楼群建党支部,楼道(墙门)把党的触角延伸至社区各个角落。...]]>
-
Tue, 27 Jan 2015 15:32:23 GMT
社区是船,人心作桨。
这个理念,早已镌刻在俞复玲的心中。在她看来,社区里的每一阵欢歌笑语,每一声深情问候,甚至是居民每一次抱怨,都是难忘的记忆,成为她工作的动力。
从一名普通女工,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从群众拥戴的“小巷总理”,到党的十八大代表,浙江宁波江东区划船社区党委书记俞复玲凭着一颗火热的心,把一个基础设施差、特殊群体多的老社区,打造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的全国社区样板。她也因此有了一个让人倍感亲切的称呼——复玲书记。
一种“唠叨”:用心...]]>
-
Tue, 27 Jan 2015 15:31:13 GMT
温小鹿老师是四川省青年骨干教师、宜宾学院受邀客座教师、小学高级音乐教师,她时刻以一个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尽力发挥着一名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刻苦钻研,自成课堂教学风格
“让音乐课堂变成音乐天堂?变成孩子们快乐的殿堂?”是温小鹿老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追求。她经常主动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丰富自己的教...]]>
-
Tue, 27 Jan 2015 15:29:47 GMT
俞复玲每天都拎着一只竹篮子上下班,篮子里装的是她当天午餐的盒饭。
作为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划船社区党委书记,俞复玲说:“社区工作没准点,自带盒饭可以随时接待群众来访,处理各种事情,灵活方便。”
于是,大家便送给俞复玲一个雅号“盒饭书记”。
社区就像一个家
这些年,除了天天拎盒饭,俞复玲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放下竹篮去“早巡”。
...]]>
-
Tue, 27 Jan 2015 15:28:37 GMT
(中国网事·感动2015)不信民心唤不回——江西南昌村支书熊军“排雷”记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塘山镇涂黄村曾被称为“麻烦村”“上访村”,一年吓跑三个村支书。
2011年底,55岁的熊军临危受命,空降涂黄村“排雷”,带领全村由“乱”到“治”,用共产党员的公心唤回失去的民心。
“空降”三乱村...]]>
-
Tue, 27 Jan 2015 15:15:13 GMT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是甘肃酒泉的真实写照。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一些干部琢磨着调走,战士也不愿久留。但有一个人,30年扎根大漠戈壁,青丝变白发,无怨无悔。他叫刘兴贵,是武警甘肃省总队酒泉市支队的政治委员。在那片戈壁里,他像一棵坚韧生长的骆驼草,在恶劣环境中执着坚守,留下无数为人称颂的故事。
把人心留在戈壁
在甘肃酒泉这个草都不愿生长的地方要把人心留下,刘兴贵下了很大功夫。
段方波是四川艺术学院学生,入伍时怀着美好憧...]]>
-
Tue, 27 Jan 2015 15:14:27 GMT
54岁的邢朝江,在担任蛟河市天北镇天北社区党支部副书记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从事出租车行业。像所有的哥一样,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穿行于大街小巷的他,延续着自己谋生的行程。然而,邢朝江又不是一个“安分”的的哥,因为他除了“拉活挣钱”之外,还用自己的善行义举,让整个行程变得格外有“温度”……
老邢开车拉活有一个嗜好,就是常年收听广播,一听说哪里有“情况”,立即转换职业模式,俨然就是一名真正的抢险队员。
2004年2月15日,吉林市中百商厦起火。邢朝江在广播中听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当时火大烟浓,大多数围观群众都不敢靠...]]>
-
Tue, 27 Jan 2015 15:13:12 GMT
整齐的独栋楼房、葱郁的村庄绿化、干净的村道里巷、别致的农民公园……走进浙江海宁市马桥街道先锋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令人赏心悦目。而就在一年前,这里的场景还大不一样。
先锋村地处海宁城郊,旁边就是经编产业园区,全村村民5132人,再加上为数众多的新居民,生活生产需求庞大。利益的诱惑,曾让村里违建众多,几乎遍地开花。
怎么和谐拆违?拆了如何不反弹?拆违后村民如何增收?这是摆在先锋村党委书记许文华面前急需解答的问题。
迎难而上,啃下硬骨头...]]>
-
Tue, 27 Jan 2015 14:31:56 GMT
2014年,一个名字响彻黔中大地——文朝荣。他一生在平凡的岗位上,踏实创业、实在谋事、朴实做人,带领群众把严重石漠化的陡坡荒山变成了万顷林海,把一个在生死线上挣扎的少数民族贫困村建设成了物阜民丰、团结和谐的文明村、进步村、幸福村。
石漠荒山刨出“绿色银行”
赫章县海雀村位于乌蒙山深处,是贵州出了名的穷地方。1986年的春天,沙暴袭击了贫困不堪的海雀村,村民们简陋的杈杈房被狂风扯得支离破碎。看到这样的惨象,时任村支书文朝荣心如刀绞:“一定要与风沙战斗,否则海...]]>
-
Tue, 27 Jan 2015 14:31:10 GMT
面对生态恶化、经济贫困的严峻现实,30多年如一日,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村民植树造林绿山梁,科技兴农挖穷根,把“苦甲天下”的穷村子,带上了“林茂粮丰”的致富路。
这个带头人,就是贵州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老支书文朝荣。
种树成为毕生事业
海雀,彝族话意为“湖水灌注的地方”。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画面感名称的少数民族村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却陷入了人与自然深深的矛盾中。...]]>
-
Tue, 27 Jan 2015 14:27:28 GMT
一栋栋红瓦灰墙漂亮的民房,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面,二层独立小楼的村委会;服务型党组织标兵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新农村建设标兵村;2014年人均收入1.3万元,村集体收入实现180万元……这就是我省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梅河口市李炉乡李炉村。
“昔日茅草屋,今朝楼瓦房;昔日泥土路,今朝户户通;腰包鼓,民气旺……”村妇女主任高俊平说。面对这些年的变化,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俺们村能发展到现在这样,多亏了有个好支书。
1986年,36岁的关丛林被村民推选为村主任,1990年,关丛林又当选为村支书,就这样,他在村里一干就...]]>
-
Tue, 27 Jan 2015 14:25:55 GMT
图为毛丰美(左)与村民在一起。资料照片
静谧的冬日,为凤城市大梨树村的“八山半水一分田”描绘出独具韵味的风采。具有浓重满族特色的民居环水而建,山水萦绕间,那座鲜红的“干”字石碑,记...]]>
-
Tue, 27 Jan 2015 14:24:38 GMT
1月16日,再次见到李超(上图),还是在冷轧车间吊在钢铁设备丛林中的“李超创新工作室”,他刚从北京领了“时代楷模”证书回来,淡然地说,“荣誉是大家的,我不过代表鞍钢数万工人领取而已。”
这个1970年出生、仅读完技校的一线工人,近年来连续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专有技术,为企业增收上亿元。201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
Tue, 27 Jan 2015 14:23:48 GMT
平头,不到1米7的个儿,黑黑的面庞,单看长相,你很难把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当代发明家”联系起来。从一名普通钳工,成长为“当代发明家”,李超用了25年的时间,完成了创新路上的一次超越。1月14日,中宣部发布2015年第一期全国“时代楷模”,鞍钢股份公司冷轧厂4号线设备作业区作业长兼党支部副书记李超榜上有名。
从维修钳工到技术总监
1970年,李超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鞍钢质量处研究所一名技术员。耳濡目染,李超从小就自己动手制作收音机、自...]]>
-
Tue, 27 Jan 2015 14:23:06 GMT
王青海生于1930年,是双林乡的一名退职干部。记者从老人的工资卡上看到,每月打在卡上的养老金是2441元,如今余额剩77.5元。
“11日父亲在向我们五个兄弟姊妹交待后事,专门说要拿出1万元存款作为自己的党费交给组织。”王青海的女儿王寒梅说。父亲病危,她是几天前专程从新疆飞回来的。
“今天凌晨3点多,老人醒来又问我党费的事办得如何了,说一定要亲手交给组织,为满足老人的心愿,一大早我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