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故事 - 前线网_站在思想理论的最前线
zh-CNiwms.net
pic/logo.gif
http://www.bjqx.org.cn/qxweb
-
Fri, 04 Nov 2016 08:12:19 GMT
护送聂耳骨灰回国
张天虚原名张鹤,字友松,又叫剑平,曾用名天虚、鹤、虹子、天山等。1911年12月8日出生在云南省呈贡县...]]>
-
Tue, 01 Nov 2016 09:11:22 GMT
1933年秋,红四方面军发动营(山)渠(县)战役解放了卢炳发的家乡,他就是那年参加了红军,被编入红四军十一师司号班,当上了一名司号兵。1934年春,卢炳发所在的红31团一营征战在大巴山区的镇龙关,遭到四川军阀刘湘部队两个旅近万人的围攻,战斗十分激烈。眼看抵挡不住了,红九军及时派来一个营的兵力增援,红军顿时士气大涨,联合向敌人发起反攻。听营长一声令下,卢炳发就“嘀嘀哒、嘀嘀哒”吹响了冲锋号,霎时喊声震天,敌人慌忙败退。...]]>
-
Mon, 31 Oct 2016 07:16:46 GMT
75岁的拜富贵是宁夏西吉县单家集土生土长的回族人。1993年后,他23年心甘情愿地干了一件事:义务讲解红色文化,介绍西征红军的事迹。几乎每一个前来参观的人都听过他那生动感人的讲解。
通过拜富贵的讲解,前来参观的人知道了单家集发展的历史,也了解了红军三过单家集的历史:
1935年8月,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率领红二十五军从鄂豫陕边区冲破重重阻挠进入宁夏,首次来到单家集。由于此前的反动宣传和对红军缺乏了解,许多村民都逃跑了。是红军的民族政策、严明的纪律和爱民...]]>
-
Wed, 26 Oct 2016 09:24:14 GMT
10月20日,一双草鞋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永久收藏。在此之前的8个月,它“行程”2万余里,“踏”过了祖国的万水千山,被数万军民心手相传。
这是一双沉甸甸的草鞋。它由一名老红军亲手编成,凝结了一段伟大的历史,承载着老一辈革命者对新一代青年的殷切期冀。在接力传递过程中,人们真切感受到红军精神的伟大力量。...]]>
-
Tue, 25 Oct 2016 07:56:52 GMT
1934年11月5日,中央和军委纵队及红军主力分三路,从湖南汝城南出发,沿大坪、新桥、界头、延寿等乡村进军宜章。这三路进军路线都在崇山峻岭中,沿途一山更比一山高,一山更比一山难。
红军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当时,蒋介石已经基本弄清中央红军主力突围的大方向是西进,与湘西贺龙领导的红军会合。因此,任命湘军头子何健为“追剿”总司令,指挥湘军和蒋系薛岳、周浑元部16个师,专门追击红军。红军在汝城遭到敌军的顽抗,迫于形势只好放弃汝城,翻过大山向宜章进军。汝城有一个文明乡,过去叫文明司。11月6日,红军先头部队进入文明司。11月1...]]>
-
Mon, 24 Oct 2016 06:47:48 GMT
长征开始后不久,中央红军连续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一路西进。此时,蒋介石调动40万兵力,分五...]]>
-
Sat, 22 Oct 2016 07:54:46 GMT
《红军不怕远征难》剧照...]]>
-
Sat, 22 Oct 2016 07:45:10 GMT
百岁老红军王定国...]]>
-
Fri, 21 Oct 2016 08:59:22 GMT
图片从左至右由上至下依次与文中人物排序对应。
80年前,两万五千里长征路,谱写了中国共产党人追寻信...]]>
-
Fri, 21 Oct 2016 08:43:18 GMT
1961年“八一”建军节,徐海东大将与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女儿徐文惠合影。(资料照片)
80年前,我父亲徐海东和他红...]]>
-
Fri, 21 Oct 2016 07:22:21 GMT
但我们现在仍然能感受到红军将士们“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的激情,仍然能感悟到他们“要为真理而斗争”的血性。长征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但长征精神是永恒的;长征发生在中国,但长征精神是属于全世界的。
红军三大主力长征,都是在力量对比悬殊情况下的被迫战略转移,说白了,就是打了败仗。为什么红军败而不倒,上下同欲,百折不挠?因为红军有信仰。红军有别于其他所有军队的本质特征就是,红军是信仰的集合,而不是雇佣关系、金钱关系和权势关系的捏合,革命理想高于天。
长征时的红军与常态化的军队相比有两个很大的区别,一个是脱离了长期赖以生存的根据地...]]>
-
Fri, 21 Oct 2016 06:46:15 GMT
在北京空军幸福村干休所一间简朴的公寓里,一位老人正神情专注地看着一幅卷轴:数十米长的画卷上,战略转移、湘江血战、突破乌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长征途中的重要节点和事件一一呈现。他便是老将军魏国运。“这是我收藏多年的长征写意图,记录了长征的全...]]>
-
Thu, 20 Oct 2016 07:52:50 GMT
43年前,我看电影《闪闪的红星》。当红军重返井冈山时,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红军、红星、红旗,汇成极为壮观的红色的海洋。那首怀念红军、深情动听的《映山红》便一时成为响彻江山的主旋律。...]]>
-
Thu, 20 Oct 2016 07:23:21 GMT
这是习仲勋同志1996年为纪念项与年同志的文集《山路漫漫》所作序言中的一段。寥寥数语,生动展现了项与年为革命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1934年,正是他不畏艰险,送来关键情报,为中国工农红军最终做出长征的决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项与年,原名项廷椿,后化名梁明德,1896年生于福建省连城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受中共海外党组织委派,前往荷...]]>
-
Mon, 17 Oct 2016 09:47:15 GMT
上世纪30年代初期,仅有43户人家的华屋,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革命,其中17名青壮年在苏区扩大红军时踊跃参军。一起应征入伍的华质彬、华钦梁、华钦材欣喜不已。一想到将要离开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想到这一去不知...]]>
-
Mon, 17 Oct 2016 07:00:58 GMT
“现在是志丹一年中最好的季节。80年前,党中央机关和苏维埃中央政府也是在这时候来到咱这儿的。”延安市志丹县党史办韩东说。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强渡金沙,穿越无数次死亡关口抵达陕北之后,红军仅剩数万,折损颇大。
驱车来到志丹县城南端的前桥,车停公路边,抬头仰望,红褐色的山石陡峭粗粝,山上稀稀拉拉生长着耐旱的酸枣树。距公路垂直50米的半山腰处,石崖底下镶嵌着五孔石窑、六间瓦房...]]>
-
Sun, 16 Oct 2016 07:57:07 GMT
我们为追寻甘孜会师这段历史而来,手头的线索,是一封当地群众来信。
这封信题为“我的红军阿达”,不久前寄到了甘孜州史志办。无奈联系不上作者,我们只得以信为向导,一路追寻。
“在我的老家炉霍,凡是藏汉结合的婚姻,对父亲的称谓既不是爸爸,也不是阿爸,而是阿达。我的父亲是地地道道的汉族,自然我们也不例外地叫他阿达。”
信的开头,显示作者来自炉霍。赶往炉霍的路上,我们一直在脑...]]>
-
Fri, 14 Oct 2016 09:30:02 GMT
插图:郭红...]]>
-
Fri, 14 Oct 2016 09:04:07 GMT
图为位于重庆市黔江区水市乡的“红军树”。本报记者 周官正摄/光明图片
水车坪,重庆市黔江区水市乡...]]>
-
Thu, 13 Oct 2016 08:11:15 GMT
古田会议分析了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强调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并提出了纠正错误的具体办法,对红军长征途中取得同党内错误的路线、思想和行为斗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毛泽东在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