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战例 - 前线网_站在思想理论的最前线 zh-CNiwms.net <![CDATA[前线网_站在思想理论的最前线]]> pic/logo.gif http://www.bjqx.org.cn/qxweb <![CDATA[鲜红党旗的不变底色]]> Thu, 20 Oct 2016 08:07:28 GMT 图① 甘肃宕昌县哈达铺镇。 本报记者 李琛奇摄 图② 四川古蔺太平渡渡口。 本报记者 温济聪摄
  图③ 贵州黎平县红军桥。 本报记者 袁 勇摄 图④...]]>
<![CDATA[飞夺泸定桥战斗是“真刀真枪”的拼搏]]> Fri, 14 Oct 2016 09:33:16 GMT   泸定桥又称铁索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境内,建于清康熙年间,是历史上连接川藏的唯一通道。
  毛泽东同志在《七律·长征》中的一句:“大渡桥横铁索寒”,让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壮举变得家喻户晓。这首写于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长征取得胜利时的诗,既是对长征精神的抒情,也是对长征中红军经历的无数惊险战斗的初步总结。短短八句中,“大渡桥”与五岭、乌蒙、金沙、岷山一同位列其中,足见泸定桥上发生的战斗在红军长征中的重要地位。...]]>
<![CDATA[一场重写历史的强渡]]> Fri, 14 Oct 2016 08:39:14 GMT   清光绪年间,这里山洪暴发,街市尽毁,于是重建之后取“山地久安,河流顺轨”之意,改名“安顺场”。然而,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渡口,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却从不平静,一前一后来到这里的两支部队命运截然不同。
  “大渡河流急且长,梯山万众亦仓皇。”当时光倒回到1863年5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部由滇入川抵达紫打地(今安顺场)时,面对湍急的水势一筹莫展,4万多人马被困于河边进退维谷长达一个多月,不久陷于清军数十万...]]>
<![CDATA[遵义会议未解决政治路线问题?]]> Mon, 10 Oct 2016 09:37:31 GMT   但是仔细推究,上述说法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政治路线和组织问题、军事问题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很难说解决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与政治路线无关联,因为政治路线是各种问题的核心,统领组织、军事等问题。二是,关于遵义会议,人们还有非常重要的一句评价,就是“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如果说政治路线没有改变,遵义会议后仍然延续过去...]]> <![CDATA[书写伟大转折 再续时代篇章]]> Sat, 08 Oct 2016 07:28:29 GMT   长征是一幅中国革命的壮丽画卷,是一部人类精神的不朽诗篇。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路上的山山水水,见证着生死攸关的转折,也留下了突破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传唱后世的故事。故事的背后,生动诠释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堪称世界军事史的奇迹。
  八十载斗转星移,八十年波澜壮阔。当年的红军部队如今身在何方?红色基因怎么赓续,长征精神如何传承?在“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强军目标的引领下,如今的红军部队在进行着怎...]]>
<![CDATA[血性冲锋,狭路相逢勇者胜]]> Mon, 12 Sep 2016 08:15:44 GMT   穿行在高山峡谷中,单边的羊肠小道蜿蜒起落,路左边是高耸入云的山峰,右边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稍不留意就有跌落的危险。同行的泸定县人武部政工科科长泽旺告诉记者,红军先锋部队就是沿着这条险路,一路过关斩将,最终飞夺泸定桥的。
  1935年5月27日,红4团在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率领下,从大渡河西岸的安顺场出发奔袭泸定桥。一般情况下,3天行军160公里并非难事。可在仅容一人通过的绝壁上穿行,还要时时提防敌人埋伏,红军第一天只走了40多公里。
  第二天,军委又来急电,限29...]]>
<![CDATA[善谋能战,百战不殆的制胜之道]]> Mon, 29 Aug 2016 06:55:51 GMT     出四川会理县城,沿川滇公路一路向南70多公里,金沙江水势湍急、波涛滚滚,如巨蟒般横亘在川滇边界。
  站在黄白相间的皎平渡大桥上,同行的会理县人武部政委李向进说,皎平渡渡口就是当年红军巧渡金沙江的地方。
  大桥东侧,一座纪念墙静静矗立。墙上“红军渡江遗址”6个红色大字鲜艳夺目。大桥另一头,红军渡江纪念碑上,一座红军战士手划船...]]>
<![CDATA[土城战斗:朱德赴火线指挥,毛泽东为他壮行]]> Mon, 15 Aug 2016 07:16:34 GMT 这是土城红军驻地遗址(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翟清华、杨茹、娄思佳)这是长征时发生在土城战斗中的一幕。当土城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朱德提出亲自到前线指挥作战。毛泽东担忧朱老总的安全,思量再三,最后同意了,并和中央政治局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夹道为他壮行。...]]>
<![CDATA[毛泽东为什么称四渡赤水是他的“得意之笔”?]]> Sat, 13 Aug 2016 06:01:25 GMT <![CDATA[脱贫攻坚:红六军团西征誓师地的红色传承]]> Thu, 11 Aug 2016 09:07:44 GMT   “红六军团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指示,团结一心,上下一致,依靠群众,发挥部队英勇、顽强和艰苦奋斗的传统,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完成了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寨前镇红光社区71岁的村民黄汉尤,听着红六军团的历史长大,在引导记者参观时,宛如一名史志专家。
  如今,桂东县为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传承革命精神,发展红色旅游经济,在寨前镇当年的河滩上建设了纪念广场。漫步广场,旌旗、战马、红...]]>
<![CDATA[中央红军为什么能比较顺利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 Tue, 09 Aug 2016 11:51:40 GMT <![CDATA[闽东:红军两次会师“会”出一支抗日劲旅]]> Mon, 08 Aug 2016 07:47:05 GMT   1934年7月,中共中央为了策应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决定由红七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经福建到浙皖边,建立新的根据地。
  8月中旬,红七军团在闽东红军独立十三团的配合下,解放罗源县城后进入福建宁德境内。正率领闽东红军独立二团在宁德活动的叶飞、詹如柏,闻讯带部队赶来,在宁德赤溪阳谷村与红七军团胜利会师。
  这是一次不寻常的会见。在红七军团指挥部里,军团长...]]>
<![CDATA[英雄史诗!揭秘当年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Sun, 07 Aug 2016 08:40:16 GMT 国民党军修建碉堡,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大规模的“围剿”(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80年前的那个金秋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和将台堡会师,震惊世界的长征胜利结束。这是党领导人民军队的光辉胜利,也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
<![CDATA[揭秘“长征”“万里长征”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Sun, 07 Aug 2016 08:34:06 GMT <![CDATA[广昌之败 长征之始]]> Thu, 04 Aug 2016 08:00:02 GMT   长征之始,始于广昌之败。
江西广昌,倚武夷西麓,据旴江左岸,地处赣、闽、粤交通之要冲。自1931年1月,红军进驻广昌,中共广昌县委成立始,此地即为中央苏区北大门,也是历次反“围剿”的重要战场。1933年9月国民党第五次“围剿”开始后,红军接连失利,次年4月,北路军总司令按蒋介石的命令,集中11个师兵力,由陈诚统一指挥,向广昌发起进攻,广昌危急。
此时...]]>
<![CDATA[孙立华:党领导下的红军长征中的五次大会师]]> Tue, 02 Aug 2016 09:03:46 GMT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 <![CDATA[求是:红军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 Sun, 31 Jul 2016 18:02:29 G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