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档案 - 前线网_站在思想理论的最前线 zh-CNiwms.net <![CDATA[前线网_站在思想理论的最前线]]> pic/logo.gif http://www.bjqx.org.cn/qxweb <![CDATA[《红军长征纪实丛书》出版]]> Sat, 12 Nov 2016 06:48:03 GMT <![CDATA[博物馆中看长征]]> Tue, 25 Oct 2016 07:25:24 GMT <![CDATA[草地谱写战友情]]> Thu, 20 Oct 2016 08:44:05 GMT   1935年9月13日,红四方面军开始第二次进入草地。这次过草地,比第一次更加艰难。
  原解放军总参谋部三部副部长、时任红四方面军报务员的李永悌回忆,二次过草地,他什么装备都没有,连遮雨的小油布也早已破损丢掉了。当他看到别人扔掉两张还带着血水和泥水的羊皮,便用它做个背心。同志们都夸他有主意。李永悌说:“这哪里是想出来的,分明是逼出来的。”
  1936年7月雨季到来前,李永悌所在的...]]>
<![CDATA[生死考验 民族情深]]> Thu, 20 Oct 2016 08:06:57 GMT   1931年至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北上、第六军团西征和第一方面军长征,曾先后三次经过灌阳,在县内的工作时间共有17天。其间,时任中央军委直属第八十一师政治部主任的李志民接见了一位瑶族青年。青年代瑶王给红军捎来一封信,信上说时代不好,十二姓瑶家受尽压迫,请红军帮助解救他们。李志民写了一封回信,表示红军愿意和他们联合,还送了一担粮食...]]> <![CDATA[全面小康的崭新征程]]> Thu, 20 Oct 2016 08:05:05 GMT 图① 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 本报记者 王 晋摄 图② 广西灌阳新圩酒井海烈士纪念碑。 本报记者 童 政摄
...]]>
<![CDATA[穿越时空的永恒力量]]> Thu, 20 Oct 2016 08:02:31 GMT   红色记忆,今天依然鲜活
  80年时光飞逝,长征精神穿越时空,依然闪亮。
  这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中央红军长征历时1年,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
<![CDATA[昔日红军长征征战地 今朝美丽乡村寄乡愁]]> Tue, 18 Oct 2016 07:50:19 GMT   红二十五军被称为长征“北上先锋”。1934年11月16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部队从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这支长征队伍中最年轻的红军队伍,一路西进,经鄂豫陕甘等,历时10个月转战近9000里,多次粉碎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最终于1935年9月先期到达陕北,并展开劳山、榆林桥战役,巩固和扩大了陕甘...]]> <![CDATA[《长征》:打开精神财富的大门]]> Fri, 14 Oct 2016 09:20:08 GMT   作为军事博物馆的一位内容编辑,笔者有幸跟踪、学习了央视八集大型电视纪录片《长征》的创作过程,并先于正式播出看完了全部八集,整体感觉该片有如下特点。
  主题鲜明突出,结构合理。《长征》纪录片,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细节的挖掘,第二集至第七集记述了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历程;第一集和第八集生动地阐明...]]>
<![CDATA[定策瓦窑堡]]> Fri, 14 Oct 2016 08:23:14 GMT   这里是子长县凉水湾村,距延安城区70公里。子长县名气不大,但若是提起它的一个镇,却几乎无人不知,那就是瓦窑堡镇。
  两河交汇、三川相接,瓦窑堡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民国陕北23县中号称“旱码头”,粮米油盐炭无不丰足。井长生至今仍记得,那是1935年的11月,全城敲锣打鼓、列队欢迎中央红军,“像迎亲一般”。
  子长烈士纪念馆馆长王志厚介绍说,为了迎接红军进驻瓦窑堡,陕北省苏维埃政府专门成立了并窑、筹粮、...]]>
<![CDATA[不忘初心,传承红色基因]]> Thu, 13 Oct 2016 07:58:51 GMT   群山连绵,沟壑纵横。记者穿行在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上,天空雷雨阵阵,雨点打在车窗上啪啪作响。全程只有300多公里,却用了5个多小时,终于到达皎平渡口。“红军长征渡江纪念馆”几个大字映入眼帘。
  步入纪念馆展厅,一张张珍贵的红军长征图片,以及一件件红军80年前使用过的油纸伞、扁担、马灯、船桨、刀枪、书包、草帽、草鞋、印章、水壶、铜锅、通信设备等历史实物,见证了红军渡江时的一幕幕,也见证了红军由此实现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胜利。
...]]>
<![CDATA[交响曲中的长征,世界仍流传]]> Wed, 12 Oct 2016 09:56:12 GMT ▲9月30日,余隆(中)率上海交响乐团演奏《长征交响曲》。
...]]>
<![CDATA[重走长征路线图:落脚吴起镇]]> Wed, 12 Oct 2016 09:29:06 GMT   驱车西行,两侧山峦起伏,穿越了数不清的隧道。出高速第一个路口,展现在眼前的是吴起将军巨型雕塑,衣袖飘飞、仗剑而立。战国将军吴起曾在此屯兵驻守、以御强秦,似乎也把与生俱来的骁勇刻在了小镇的血脉里。
  “毛主席在我们吴起住了12天!”在吴起县委工作的樊...]]>
<![CDATA[不朽的长征 不泯的情结]]> Tue, 11 Oct 2016 09:42:26 GMT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 <![CDATA[永坪小会师]]> Tue, 11 Oct 2016 09:16:37 GMT   跟陕北多数村镇一样,永坪是个山坳间不大的镇子,延河穿流其间。镇中心的“会师广场”上,矗立的雕像定格了这一幕:工农红军旗帜下,徐海东和刘志丹紧紧握住了双手,身后的战士们喜笑颜开,热情相拥。
  1934年末,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村启程长征,历时10个月到达永坪。他们在这西北黄土高原上,受到了热烈欢迎。...]]>
<![CDATA[抒怀六盘山]]> Mon, 10 Oct 2016 09:50:57 GMT   横亘在陇东高原上,六盘山古称“陇山”。与红军翻越的众多大山相比,六盘山并不算高,海拔只有近3000米。不过,这座山是陇中和陕北的界山,也是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山。山那边不远,便是红军在哈达铺确定的落脚点陕北根据地。
  追随着红军当年的脚步,上山前,我们先在六盘山西麓的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村清真寺拜访了回族老人拜富贵。1935年10月5日,毛泽东率领改建为红军陕甘支队的红一方面军进入单家集,当晚就住在拜富贵的父亲拜文海家中。...]]>
<![CDATA[成仿吾:长征路上唯一的大学教授]]> Mon, 10 Oct 2016 09:39:10 GMT   1934年10月,成仿吾担任红一方面军干部团政治教员,与徐特立、谢觉哉、董必武等老革命家同行,从江西瑞金出发参加了长征。出发时,他和大家一样带了一床毯...]]> <![CDATA[嘉陵江畔,穿越历史寻初心]]> Mon, 10 Oct 2016 07:21:30 GMT   嘉陵江,起源于秦岭山脉,奔流于高山峡谷间,与长江汇合于重庆,在军事上是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1935年3月28日晚,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夜色苍茫中强渡嘉陵江,打破了国民党军“困我于江东”的企图,实现了“打过嘉陵江,迎接党中央”的战略目的。红四方面军由此踏上了波澜壮阔的长征之旅。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81载悠悠岁月,战争的硝烟散尽,嘉陵江两岸,人民安居乐业。9月中旬,记者一行由北向南,顺嘉陵江而下,在广元、剑门关、苍溪、南充、铜梁五地,探寻战斗遗址,参观纪念馆,拜访老红军,采访红军传人。一路走来,感动常伴:红军长征奏响的胜利凯歌,依然回荡在嘉陵江流过...]]>
<![CDATA[红色哈达铺 “网事”最可期]]> Sun, 09 Oct 2016 08:38:36 GMT   哈达铺镇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西北部,地处岷山东麓,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在哈达铺镇文化站站长牛勇看来,说其重要,一是因为这里是红军长征途中名副其实的“加油站”,更有丰富的中医药材为战士治病疗伤;二是因为红军在这里作出了把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
  延伸于丘陵川坝之间的哈达铺镇总面积141平方公里,全镇人口3万多人。初入这里的街道,小商品市场、羊肉饭馆、两三层的小楼和低矮的民宅,往日集贸的繁华依稀可见。...]]>
<![CDATA[《求是》:让长征红色地标闪闪发光]]> Fri, 30 Sep 2016 10:25:42 GMT   一、长征红色地标建设是弘扬长征精神的长远之举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发展红色旅游的重大决策,其战略意义就是使红色地标成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
<![CDATA[方志敏:革命理想高于天]]> Fri, 30 Sep 2016 09:06:22 GMT   1935年8月6日,被押解至刑场即将处决的方志敏,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想了些什么?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刚刚出发,方志敏率红十军团踏上了孤军北上之路。如果说,此时此刻主力红军面临的是一次前途未卜的远征,那么,担负牵制敌人兵力、掩护主力转移任务的红十军团,注定是一支“死亡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