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 前线网_站在思想理论的最前线 zh-CNiwms.net <![CDATA[前线网_站在思想理论的最前线]]> pic/logo.gif http://www.bjqx.org.cn/qxweb <![CDATA[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Mon, 10 Oct 2011 10:44:45 GMT   跨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洗礼的全球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 <![CDATA[世界银行行长:世行将帮助中国成为高收入国家]]> Wed, 28 Sep 2011 11:10:49 GMT   对于中国能否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众多业内人士一致抱有信心,他们同时指出,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确存在一些需要防范的风险,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当前存在十大挑战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就是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至6000美元时,前一阶段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从...]]>
<![CDATA[林毅夫:中国可以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Wed, 28 Sep 2011 09:38:05 GMT   记者刘丽娜 蒋旭峰
  随着中国经济经过多年快速增长,最近一些经济学家警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应注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防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对此,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表示,只要政策和发展模式得当,中国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林毅夫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等收入陷阱不是必然的,它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和...]]>
<![CDATA[专家称我国应藏富于民 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Tue, 27 Sep 2011 15:57:24 GMT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十二五”开始,我国开始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从经济...]]> <![CDATA[避免“中等收入陷阱”须多方着力]]> Tue, 27 Sep 2011 15:53:08 GMT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经济停滞不前或出现倒退的现象。陷阱的出现是因为,不同收入阶段所遇到的问题与挑战不同。并不是所有的发展中经济体都有机会跨过这个陷阱。近几十年来,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幸运儿。
  中国要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自然需要多方着力。建立健全财产权利保护制度,完善市场经济机制运行条件,都是必需的。防止“中等收入陷阱”出现,税收制度也必须作相应的改革,以让税制更加符合...]]>
<![CDATA[中国如何避免进入“中等收入陷阱”]]> Tue, 27 Sep 2011 15:51:42 GMT   何为“中等收入陷阱”?这一定义来自2007年世界银行的《东亚复兴》报告。在新兴市场国家,一旦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后,很快会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起飞阶段”;但是,一旦达到人均GDP3000美元附近,也是一个危险时期。每每出现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此时如何应对自身体制变革与外部世界冲击成为国家战略的关键。这种情况在...]]> <![CDATA[薛澜: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Tue, 27 Sep 2011 15:45:28 GMT 在10月24日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十周年院庆典礼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薛澜对本报记者说,中国应吸取拉美国家教训,注重对民众的“期望值管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推进政府治理改革。
《21世纪》:当一个国家迈上中等收入台阶后,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往往集中爆发,极易出现社会问题突出、经济停滞不前的窘境,从而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应该如何避免此种状况发生?...]]>
<![CDATA[跨越陷阱的日韩经验]]> Tue, 27 Sep 2011 15:41:48 GMT <![CDATA[中等收入陷阱假说]]> Tue, 27 Sep 2011 15:25:23 GMT ...]]> <![CDATA[“中等收入陷阱”逼近中国?]]> Tue, 27 Sep 2011 15:13:11 GMT <![CDATA[成思危:中国应警惕落入拉美式"中等收入陷阱"]]> Tue, 27 Sep 2011 15:11:38 GMT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由于分配不公、收入悬殊而导致经济和社会发展陷于停滞,无法转入高收入国家。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33个经济体中,85%的国家都属于中等收入经济体,且“滞留”的平均时间达到37年,有学者也将“中等收入陷阱”称为“拉美陷阱”。
201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4200美元,进入世界银行划分的中等收入经济体行列。同时担任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中拉友协)会...]]>
<![CDATA[努力做好“十二五”时期宗教工作]]> Thu, 11 Aug 2011 10:54:30 GMT 以强化宗教事务管理为工作重心
宗教工作必须走上法治化轨道,这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国务院宗...]]>
<![CDATA[“十二五”改革明确八大重点]]> Thu, 04 Aug 2011 16:22:01 GMT <![CDATA[“十二五”期间我国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将达90%]]> Thu, 04 Aug 2011 16:14:41 GMT   为实现上述目标,国家将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在巩固大中型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基础上,提高小企业和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同时,大力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努力扩大集体合同制度覆盖面,提高集体协商的实效性。
  此外,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机制将更加完善,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院实体化基本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劳动人...]]>
<![CDATA[“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 Thu, 04 Aug 2011 16:13:55 GMT   为实现上述目标,国家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构建就业和失业调控机制,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771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
<![CDATA[“十二五”时期全国人才资源总量将达到1.56亿人]]> Thu, 04 Aug 2011 16:13:04 GMT 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6800万人左右,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400万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0︰38︰52。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实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扩大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规模,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重视培养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完善政府特殊津贴...]]>
<![CDATA[“十二五”时期我国将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Thu, 04 Aug 2011 16:11:58 GMT   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将按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搞活用人制度,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完善合同用人机制、公平竞争机制、绩效评价机制、人员退出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健全岗位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
  与此同时,我国将推进中国特色退役军官安置制度建设,积极稳妥地改进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法,建立...]]>
<![CDATA[“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实施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计划]]> Thu, 04 Aug 2011 16:10:32 GMT 这项计划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大规模培训公务员计划。全国公务员参训率进一步提高,新录用公务员全员参加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制度进一步落实,乡镇、街道和公共服务部门基层公务员培训一遍,全国公务员培训管理者培训一遍;二是加强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设分级分类管理的公务员数据库,建立覆盖中央、省、市、县四级的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三是加强公务员考试测评基地和题库建设。
与此同时,我国将完善公务员职位聘任制度,完善公务员选用机制,坚持和完善从...]]>
<![CDATA[“十二五”时期我国实施三项人才队伍建设重大工程]]> Thu, 04 Aug 2011 16:09:12 GMT   一是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在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每年培训100万名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建设一批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
  二是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包括高级技师培训,发挥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作用,国家每年重点支持5万名左右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行业(领域)高级技师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团)、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每年建设80个左右国家级高技能人才...]]>
<![CDATA[五年规划发展目标分为预期性与约束性两类]]> Thu, 04 Aug 2011 16:04:19 GMT 张平说,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预期性的是一种指导、是一种导向、是一种预期。约束性指标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是必须完成的指标。
他说,我们现在对经济增长的指标没有做出强制性安排,而是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有些地方条件好一些,可以快一些;有些地方条件差一些,也可以慢一些。总之,要从实际出发,不要互相攀比。但是,必须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讲究经济结构的优化,讲究效益的提高。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