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 - 前线网_站在思想理论的最前线 zh-CNiwms.net <![CDATA[前线网_站在思想理论的最前线]]> pic/logo.gif http://www.bjqx.org.cn/qxweb <![CDATA[提升代表工作要抓好基层]]> Mon, 09 Mar 2015 07:28:58 GMT   昨天下午,张德江委员长在代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工作报告时指出,尊重代表权利就是尊重人民的权利,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就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并且用专章对深化和拓展代表工作提出了要求。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代表工作可以说是人大工作的基础。近年来,全国人大通过狠抓学习培训、完善制度建设、搭建履职平台、认真办理代表议案建议等形式,多措并举提升服务代表水平。但是,代表工作还存在许多需要...]]>
<![CDATA[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法治化]]> Sat, 14 Feb 2015 10:39:23 GMT <![CDATA[公共文化服务要解决“为谁服务”]]> Mon, 26 Jan 2015 11:09:29 GMT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简称《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文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多部门随即联手部署,力推《意见》贯彻落实。从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到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公共文化服务迅速成为“热词”,引发舆论高度瞩目和期待。
  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认为要在物质需求满足之后,才考虑文化、精神方面需求的满足。现在不同于古代,公民“吃饭”的同时内在地产生“文化”需要,满足物质需求和满足文化、精神需求应当同步,公共文化服务特别是基本公共文化...]]>
<![CDATA[(迎接十八大述评八)时代潮流:中国进步与世界发展]]> Wed, 07 Nov 2012 16:03:30 GMT 十年来,作为刚迈进世贸门槛的“迟到者”,中国主动全方位融入世界,在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推动自身与世界关系发生举世瞩目的历史性变化。
十年来,中国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和促进世界和平的重要稳定器。中国故事在全球书写,中国机遇为全球分享。13亿中国人和世界人民的命运越来越紧密相连。
这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浩荡洪流,也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
中国潮与世界潮,交汇融合、激荡起伏、奔腾不息。...]]>
<![CDATA[迎接十八大述评七)时代引领:伟大工程与伟大事业]]> Wed, 07 Nov 2012 16:01:14 GMT 这是一项与时俱进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伟大工程,凝结着一个政党矢志不移的探索与奋斗。
踏浪而行,击节而歌。回首十年,道路艰难曲折,收获精彩辉煌。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中国号”巨轮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向,驶过一段新的壮丽航程。
伟大事业召唤伟大工程,不断为其注入新活力、开辟新前景
...]]>
<![CDATA[(迎接十八述评六)时代选择:旗帜与道路]]> Wed, 07 Nov 2012 15:57:03 GMT 道路开启征程。正确道路是昭示未来的坐标,凝聚团结奋进力量。
这面旗帜上,思想的光辉照亮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历经90多年奋斗创造,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这条道路上,前行的脚步铿锵有力。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大步奔向民族复兴的美好明天。
...]]>
<![CDATA[(迎接十八大述评五)时代思考:国情与使命]]> Wed, 07 Nov 2012 15:54:45 GMT 马克思说,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
2002-2012,在历史的标尺上,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国情演进?
这是一个巨变的十年--
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城镇化率过半、覆盖13亿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中国已站上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巨变的背后是未变的国情--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依旧在世界百名左右、城乡鸿沟仍存、资源环境压力犹在……人口多、底子薄、发...]]>
<![CDATA[(迎接十八大述评四)时代课题:民主与民生]]> Wed, 07 Nov 2012 15:52:42 GMT 2002——2012,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辉煌十年,蕴含着怎样的醇厚与绵长?
如果说十年的发展谱就了一曲壮美的乐章,那么民主与民生就是双重变奏,紧扣着以人为本的鲜明主题。
如果说十年的进步开辟出一片新的历史星空,那么民主与民生犹如夺目的双子星座,交相辉映,映照出一条科学发展的崛起之路。
发扬民主,改善民生,十年点点滴滴的积累,汇成奔腾的江河。这是一条历史之河,留下前人艰辛探索的脚步;这是一条未来之河,给予后人深刻的启迪。
民主与民生的课题...]]>
<![CDATA[(迎接十八大述评三)时代呼唤:转型与坚守]]> Wed, 07 Nov 2012 15:46:34 GMT 当社会转型的阵痛与改革开放的收益相伴而至,如何构建一个凝聚全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崭新课题。同时,置身以“软实力”为核心的新的全球竞争,如何续写中华文明的辉煌、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世界聚焦的中国话题。
一个“文明崛起”的国家,是一个对内具有凝聚力、对外拥有影响力的国家——这是今日之中国向自己提出的命题,也是明日之中国必将向世界揭晓的答案。
呼唤——精神家园的重建
...]]>
<![CDATA[(迎接十八大述评二)时代考验:机遇与挑战]]> Wed, 07 Nov 2012 15:43:45 GMT 回望十年,风云际会——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牢牢把握机遇,在不平坦的道路上迎难而起,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黄金岁月”。
放眼未来,万象云屯——
当中国站上新台阶、展望新高度之时,内外局势又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困惑和疑问出现了:“中国奇迹”是否已走到尽头?
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再次为中国未来划定坐标:“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
<![CDATA[(迎接十八大述评一)时代强音:改革与发展]]> Wed, 07 Nov 2012 15:36:32 GMT 十年风云激荡,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强音雄浑铿锵,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考验发人深省;
十年波澜壮阔,转型与坚守的时代呼唤清晰响亮,民主与民生的时代课题深入人心;
十年探索实践,国情与使命的时代思考更加深刻,旗帜与道路的时代选择坚定不移;
十年搏击奋进,伟大工程与伟大事业的时代引领蓬勃兴盛,中国进步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势不可挡。
从今天起,新华社陆续推出...]]>
<![CDATA[回应人民新期待——中共十八大热点前瞻]]> Wed, 07 Nov 2012 15:04:17 GMT 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继往开来的盛会承载着亿万人民怎样的期待?
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十八大和随后举行的十八届一中全会,将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怎样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万众期待,举世瞩目。
今天的中国,既有改革开放...]]>
<![CDATA[新华社社评:党的十八大献词]]> Wed, 07 Nov 2012 15:01:57 GMT 2012年,因为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将总结十六大以来特别是过去5年来党治国理政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对未来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动员全...]]>
<![CDATA[人民日报评论员:满怀信心迎接党的十八大]]> Wed, 07 Nov 2012 14:57:02 GMT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八大将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作出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两会确定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确定了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激励着我们满怀信心努力奋斗,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 <![CDATA[任仲平:转变,现代化历程的关键性突破]]> Wed, 07 Nov 2012 11:23:16 GMT 当玛雅人的世界末日预言即将落空,西方在“震荡的十年”为自己合上21世纪前十年书页,中国用一个“不平凡”的十年,增强了一种新型发展道路的信心。
一家外国媒体这样评述:“置身中国,我现在比任何时候更加确信,当历史学家回顾21世纪头十年的时候,他们会认为最重要的事件不是经济大衰退,而是中国的绿色大跃进”。
毫无疑问,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转型让世界印象深刻。在一个人口比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加起来还要多的国家,面对世所罕见的艰巨繁重任务,面对世所罕见的复杂矛盾问题,面对...]]>
<![CDATA[任仲平:转变,中国道路的历史性跨越]]> Wed, 07 Nov 2012 10:46:42 GMT “中共十八大不仅是中国十年来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也是世界的大事”,“中国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做出如此判断的,不是国内新闻机构,而是国际知名媒体。从辽阔的非洲大陆,到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和美国,从联合国大会的发言,到总统竞选的电视辩论,世界从来不曾像今天这样瞩目中国,关注未来中国的走向。
怎么能不关注呢?过去十年,社会主义中国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4.4%提高到10.4%,从欧盟和美国的进口额双双增长4倍以上,仅近12个月以来,出口到中国市场的外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