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着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作者张卓元              日期:2013-03-11               阅读:4656 次

   垄断行业改革才刚起步,今后将成为国企改革重点,阻力和难度却不小,而垄断行业只有深化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才能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中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不完善,改革攻坚任务尚未完成。今后需着力抓以下几方面改革,以便为经济增长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动力:

   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继续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 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党的十六大以后,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大部分国有企业已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中央企业的公司制改革 也在逐步推进,已有宝钢、神华等19家企业按照《公司法》转制。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也取得重大进展。1998年,全国 国有工商企业共有23.8万户,而到2006年,国有企业户数减少至11.9万户,正好减少了一半。1997年,全国国有工商企业实现利润800亿元,而 到2006年,国有企业共实现利润1.2万亿元,增长14倍。可以认为,经过多年努力,国有企业已走出困境,而且成为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和较强竞争力的市 场主体。但是,国企改革任务还相当重。国有企业数量仍然太多,主要是地方国有中小企业太多,许多企业仍然活动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很难发挥自己的优势。国有 大型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远未完成。垄断行业改革才刚起步,今后将成为国企改革重点,阻力和难度却不小,而垄断行业只有深化改革,引入竞争 机制,才能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亟需完善,包括需尽快建立和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制定和明确对国有自然资源资产、金融资产和 非经营性资产的监管制度等。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新就业岗 位的主渠道,满足全国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生力军,必须继续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它们健康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 有制经济继续迅速发展,到2006年,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2576万户,从业人员7500万人;私营经济已发展到497.4万户,从业人员6396万人。 但目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主要是有些领域在市场准入方面存在“玻璃门”,看起来似乎畅通,实际进不去,或不让进去,还有就是融 资困难。今后,需大力落实党和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破除各种体制障碍,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推动非 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

  深化财税改革。完善财税体制和政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至关重要。要深化预算制度改革,逐步把 政府收入尤其是土地收入纳入预算管理,接受人大和社会的监督,以约束地方政府搞政绩工程的冲动。建立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 付,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重,提高基层政府的财政保障水平。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重点用于改善民生。有条件的地区推进省管县、乡财县管的财政管 理方式。调整和提高资源税,开征物业税,开征燃油税等等。

  深化金融改革。继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稳步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深化农 村信用社改革,使之成为服务“三农”的社区性金融机构。加快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力度。推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资发展金融业。继 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当前要尽快改变负利率状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放宽境内企业、个 人使用和持有外汇的限制。继续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坚持国家对大型商业银行的控股地位,加强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等金融基础建设,确保对外开放格局下的 国家金融安全。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

  加快形成现代市场体系。重点有两个,一是加快发展要素市场,二是加快完善反映市场 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市场结构和运行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同时,稳步发展金融衍生产 品市场,培育外汇市场,发展保险市场等。要建立和健全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均就业的制度。规范发展土地市场,商业用地一律公开拍卖。要 深化价格改革。我国长期以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之所以难转变,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我国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的价格受政府管 制,明显偏低,资金价格低、地价低、能源价格低、水价低、矿产品价格低。要形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必须使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 格能很好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有些资源产品价格还要反映环境损害成本,因此,需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和社会的承受能力,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逐步提高它们的 价格。经验证明,利用价格杠杆,能最有效的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提高能源价和水价等的同时,要考虑对农民和低收入群体某种补贴。加快形成现代市场体 系,还要进一步发展商品市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规范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等。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要 深化计划和规划体制改革以及投资体制改革,完善产业政策,发挥国家计划的协调作用,完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要全面提 高对外开放水平,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此外,还要推进政府改革和政府职能转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等。(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阅读:4656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