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PM2.5浓度降9.9%(聚焦京城) |
日前,2016年全年的空气质量情况出炉。北京市环保局通报,全年的PM2.5年均浓度为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9%,是自2013年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另外,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同比增加12天,重污染日减少7天。总体来说,PM2.5呈现持续改善趋势。
空气质量改善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聚焦了全社会的关切。北京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就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作出了回应。
|
《前线》第1期:《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解读 |
2015年11月,北京市与天津市、河北省三地环保厅(局)正式签署了《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以联合立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协同治污等十个方面为突破口,联防联控,共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协议》签署的背景第一个原因,京津冀区域生态环保率先突破是京津冀 |
309医院王仲元:铆在“抗痨”战线上的一颗钉 |
从医33年,他一直扎根在结核病诊治第一线,与瘟疫打交道,同病魔作抗争,不畏艰辛、勇于探索,对诊治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淋巴结核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率先开展了支气管单向活瓣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空洞的研究,成功挽救了无数患者 |
北京东方医院王沛:谦逊悬壶六十年内外兼修中医路 |
首都国医名师王沛教授积极推动成立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及肿瘤分会。1984年他首先将中医外科学术思想明确地运用于肿瘤治疗体系,提出“以局部调理全身,以全身控制局部”的治疗理念。
王沛教授为人谦逊低调,83岁高龄还坚持在门 |
东直门医院高颖:为病人做主的“快”中医 |
高颖传承着前辈的学术思想,20多年来在探寻脑血管病中医药防治的路上,孜孜以求,不断创新。针对中风急症,建立中医早期救治方案,制定诊疗指南,规范临床路径,让更多的患者脱离病残,也因此成为了新一代中医脑病学科带头人。而面对疑难杂症时,她又变成了耐心十足的“慢郎中”,多少 |
北京阜外医院张健:初心不改,情系患者 |
一位生命垂危的孩子,频发心律失常、严重心原性休克,用尽了药物仍然不见起色。是放弃还是直面困难,挑战病魔?一道道难题摆在了张健和同事们面前。经过认真分析,决定采用心脏辅助装置来帮孩子渡过难关。在国内这是内科病房首次应用ECMO |
北京朝阳医院张小东:新生的创造者 |
张小东,现已经从事泌尿专业工作30余年。专业特长包括泌尿系肿瘤、排尿功能障碍、肾移植等。他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尿动力学》专著、与国外同行合作主编了我国第一部《肾移植治疗学》及《移植肾病理诊断学》。他是我国第一位当选国际尿控学会的执行委员。
|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董家鸿:一心赴救的肝胆人生 |
2015年8月,卸下一身戎装的他加盟寄托着清华人百年医学梦想的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开启了人生的又一征程。
董家鸿,国际知名肝胆胰外科专家,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肝胆胰中心首席专家。董家鸿先后主 |
中日医院杨文英:规范化糖尿病防治的开拓者 |
每周四清晨,中日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主任杨文英仍坚持出门诊,很难看出她已年逾七十。
在取得开拓性科研成果的同时,她在四十余年的临床工作中,为推动我国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期间,她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天龙:“钢丝舞者” |
不足两岁的天天,因为难治性癫痫需要接受半脑切除术。半脑切除术在十多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但如今已成为宣武医院的常规手术。开展超低龄患儿的半脑切除,除了术者精湛技术外,麻醉的保驾护航更是缺少不得。
以前,不少高龄患者和低幼龄患者 |
北京友谊医院龚树生:为听障患者打开有声世界 |
龚树生有个“绝活”,他能够让聋人听到声音。三十年来,龚树生在耳科学临床和基础研究领域不断钻研创新,在中耳疾病的外科治疗与听力重建、人工耳蜗植入术、振动声桥植入术等显微外科治疗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由于突出的专业贡献,龚树生被聘 |
北大医院霍勇:引领“心血交融”事业向前 |
多年前,治好患者的“心病”难度大、风险高、效果差。然而,冠脉介入治疗的引用、规范和推广改变了这一现实,而国人“心”事的解决却不得不提起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霍勇。
自90年代初,霍勇教授就开始引进冠脉支架技术 |
北大六院刘靖:慧心坚守,撑起孩子微笑的天空 |
刘靖医生是全国儿童精神卫生领域中数百名医师之一,她在这个鲜为人知的岗位已经默默奉献了29年。面对各种精神障碍患儿,她感到强烈的责任感。她总是为远道而来的患儿加号,工作到深夜;她总是详细地进行各种查房,使众多诊疗疑难的患儿得以康复;她一直仔细倾听着患儿父母焦灼的讲述, |
北京天坛医院高培毅:为病人练就一双“慧眼” |
他是国内最早提出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影像学征象和影像学诊断方法的学者;他是国际上提出脑梗死前期循证影像学概念的先行者;他是临床医学的“侦察兵”,为病人练就了一双“慧眼”……他,就是首都医科大学“吴阶平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北京天坛医院放射科主任高培毅教授。 |
北京妇产医院段华:守护生命的“摇篮” |
段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主任,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博导。从医30年来,她始终热爱着自己的事业,带领全科室尽心尽力为患者服务。在同事眼中,她是“工作狂”,从清晨到夜晚,她的身影不间断地穿梭在病房、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