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
|
【理上网来·喜迎十九大】五年来中国文化成果知多少? |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发展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这五年,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成果,一起来看看吧。
|
说成就 谈变化 我骄傲 我自豪 |
▲四川遂宁市射洪县香山中学的学生在精心创作与党的十九大相关的剪纸。 刘昌松摄 |
“这里展示着五年来我们生活的变化” |
“砥砺 |
当科学巨匠遇见“科学重器” |
10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砥砺奋进 |
凝心聚力的五年 |
|
中国体育:从一枝独秀到三箭齐发 |
|
更好的居住条件让人民安居乐业 |
|
结构调整:引领经济发展走向更高形态 |
如果把世界经济比作巨轮,那么中国经济无疑就是这艘巨轮上的“压舱石”和“稳定锚”。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强劲引擎。这背后,持之以恒的调结构、转方式功不可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不断推动中国经济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
实践证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既是解决当前我国 |
固本强基,闻令而动奔强军 |
|
强军梦支撑中国梦 |
|
美丽中国新图景 |
在福建省福州市左海公园和金牛山之间,有一条总长约19公里的城市森林步道,供市民休闲健身和览城观景。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
是什么让笑颜美如画 |
走进“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我们看到了那么多人的笑脸。他们有在校园里自由奔跑的孩子,有安享天伦之乐的老人,有坐着高铁去旅行的乘客,有领到廉租房钥匙的低收入家庭,有喝上了自来水的边远地区农民,有涨了养老金的退休职工……五年来,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教育质量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健康中国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逐步提升。细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无不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安全感的人们,笑容才会如此灿烂。 |
最美的画面是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
“快看,总书记手里拿着的这个‘福’字写得真好看。”在“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不少群众来到“以人民为中心 增进群众获得感”展区,围着一张照片啧啧称赞。
记者从这张照片中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南昌市彭家桥街道光明社区书画室,接过一位小朋友现场书写的“福”字,社区居民们纷纷鼓掌,露出开心的笑容。
“这位‘福娃’小朋友是谁呀?”
“她是光明 |
用中华文化之光照亮民族复兴之路 |
金秋的北京展览馆,观众如织。“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在这里举办。五年来缤纷丰硕的“果实”汇聚于此。这样高规格、大规模的展览,吸引了来自天南海北的观众。
走过前三个展区,不觉转入“坚定文化自信 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第四展区。“郁郁乎文哉!”置身以“文化”为主题词的第四展区,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手边展板上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话:“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