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飞天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峥嵘岁月】
2005年10月12日,搭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
|
新中国峥嵘岁月|神舟飞天 |
2005年10月12日,搭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决策实施和不断推进的。1986年,发展载人航天事业被明确纳入“863计划”。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作出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
自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取得历史性的突破。1999年11月20日凌晨,长征火箭托举着我国自行研制 |
国史讲堂:“七个一”诠释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 |
编者按:70年前,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迎着朝阳出发,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70年来,我们伟大祖国的面貌、伟大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网络理论传播局)指导,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联合推出“国史讲堂”系列理论视频,梳理70年来新中国在各个领域 |
新中国峥嵘岁月|提高执政能力 |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针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
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深刻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总结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纲领。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制定了振兴战略的各项方针政策,吹响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改革和发展。中共十六大报告 |
新中国峥嵘岁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制定了振兴战略的各项方针政策,吹响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改革和发展。中共十六大报 |
中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70年 |
70年来,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残疾学生入学率不断提升,专任教师水平大幅提高,经费投入、资源建设和安置方式,以及支持保障体系建设等举措惠及每个残疾学生及其家庭,产生了积极影响。当下,我们要坚持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教育模式,并积极推动其向融合教育转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努力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助力中国残疾人教育事业走向世界。
新中国成立以 |
新中国峥嵘岁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2002年11月,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使我国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发展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用“小康之家”四个字来描述我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到20世纪末要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标志着我国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新成员,我国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986年7月10日,中国正式提出关于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1995年,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中国复关谈判也转为入世谈判。1997年8月,中国与新西兰签署了世贸组织市场准入谈判的双边协议,新西兰成为第一个与中国结束双边谈判的西方国 |
新中国峥嵘岁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标志着我国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新成员,我国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986年7月10日,中国正式提出关于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1995年,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中国复关谈判也转为入世谈判。1997年8月,中国与新西兰签署了世贸组织市场准入谈判的双边协议,新西兰成为第一个与中国结束双边谈判的西方国 |
伟大的预演 壮丽的征程 |
历史在这里回响,伟业在这里启航。
走进江西瑞金叶坪谢家祠堂,仿佛推开了一扇厚重历史的大门。
1931年11月7日,刚满10岁的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宣告成立崭新的国家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首次以国家形态登上中国政治的舞台,开始治国安民的伟大预演。
在这里,共产党人设立了外交、军事、财政、土地、劳动等九部一局,今天的50多个中央机关和国 |
新中国峥嵘岁月|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2000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发表讲话,正式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着眼于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要求。他指出,七十多年来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如何更好地做到这“三个代表”,是一个需要全党同志特别是党 |
【光明网专论】新中国70年社会保障发展的历史启示 |
70年来,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经验,回顾70年社会保障发展历程,可以获得如下历史启示。
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发展是由两个高潮发展期和中间不断探索期组成的连续性进程 |
总结70年政治发展的历史成就 |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治发展进程,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旺盛生命力。深刻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政治发展成就,有助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制度建设是根本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胡振良表示,未来,中华民族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仍然需要进一步发挥国家政治机制的 |
中国法学70年回眸与前景展望 |
中国法学7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大变局下,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两大奇迹”的史诗般进程的一部分,既被深深打上了这一时代进程的烙印,又书写了这部伟大史诗的法学篇章。围绕中国法学70年发展历程及其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法学发展的关系、未来发展前景等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黄文艺。
中国法学70年分为三大历史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