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党组织90年奋斗历程与宝贵经验 |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北京党组织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率领人民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和胜利,走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探索与曲折,更迎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灿烂辉煌。历程辉煌北京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发源地之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五四运动中涌现出的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北京早期共产党组织的诞生做了组织上、干部上的准备。1920 |
盘点党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成立新的革命政党来领导中国人民的斗争,已经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由于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历史条件: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建党奠定了阶级基础;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建党提供了思想条件;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党的成立作了准备。◆党的一大确定了党的 |
李忠杰总结中共建党90年:实现两次飞跃 完成三件大事 |
新华网北京6月9日电(记者崔静、华春雨)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9日在中央外宣办就中共党史问题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表示,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为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三件大事。
这三件大事分别是 |
铁流奔涌聚工农 |
新华网广州5月10日电(记者赖少芬)广州市越秀区东山恤孤路上,一个小型广场掩映在红砖墙的古建筑群中,安静肃穆。广场中间大理石墙上“全中国国民革命者联合起来”的大字简约庄重,诉说着一段激荡人心的历史。88年前,这里曾经是一幢两层砖木结构金字瓦顶的房子,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遗憾的是,会址在抗战期间被日机炸毁。如今,人们只能走进广场旁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里,感受当时的风起云涌。 |
进京赶考 |
|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开栏的话
|
这个读书日 我们学党史 |
【编者的话】一位革命先烈曾说:“人爱自己的历史,好比鸟爱自己的翅膀,请勿撕破我的翅膀。”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和认同,首先要从学习党史开始。创造明天,先要读懂昨天,只有一刻也不停止对历史的学习和思考,我们才能开创美好的未来。善于学习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所有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厚重品质和优秀传统。在迎接建党90周年之际,阅读党的历史,总结党的历史 |
中共党史教育首先是信念教育 |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人以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扛起拯救中华民族的重任,这在历史或当代少数人的心目中可能不可思议。但是,就是在许许多多人不可思意的情况之下,只有几十个人开启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星星之火,最终实现燎原之势。是什么力量如此强大?其中一条根本原因就是信念。一近90年的伟大历程,从几十人发展到近7000多万人,不要说在中国历史上,就是在人类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是 |
怎么看中共党史“三部曲” |
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全党上下正在掀起一个学习中共党史的高潮。如何学习中共党史?笔者认为,应该是提纲挈领地学,抓住重点去学。那么中共党史的纲领和重点是什么?笔者概括为中共党史的“三部曲”,即党的成立、革命成功、事业发展。把这三个基本问题搞清楚了,也就能够对中共党史有个大概的了解。一、怎么看党的成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但党的成立绝非偶然。正所谓时 |
中共党史学的科学性不容置疑 |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日子里,各界人士追溯与传诵着中国共产党90周年的风雨历程与辉煌业绩,把纪念建党90周年的氛围不断推向高潮。但在此过程中,学界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那就是对中共党史研究科学性的质疑。众所周知,中共党史学是党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科学。但由于“党性”二字的存在,有些学者就认为,既然中共党史研究与意识形态形影不离,其学科的科学性也必将大打折扣。毋庸讳言,学界偏见与中共党史学界自身研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不无 |
李忠杰:准确把握党的历史的基本内涵 |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年的历程。这90年的历史,如同一幅壮丽的画卷,五彩斑斓,丰富厚重,既书写着英勇,又记录着艰辛;既放射着光芒,也不失有悲壮。重温党的历史,一定要抓住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深刻认识和理解党的历史的基本内涵。三个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年的历史,是一部什么样的历史?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的界定,概括起来可以说,这是一部始终以实 |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旗帜 |
任何一个政党,都有表明自己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这种理论称之为政党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就是马克思主义。9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取得了丰硕成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近日,就马克思主义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问题,记者采访了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程恩富教授。 |
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启示 |
1941年,当中国共产党诞生20周年的时候,毛泽东在延安作出了这样一个重要论断:“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这是对党的根本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党的历史本质的生动阐述。在这20年中,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艰难险阻终于走出了一条通向胜利的康庄大道,而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统一的正确方向。也正是在这时,党经历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有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
党建科学化的四个向度 |
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命题和任务,是提高治党治国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履行执政使命的根本要求,也是新形势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党建的重大战略举措。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从战略高度把握四个向度。以规律化为核心党的建设科学化,本质上是要求党的活动符合政党活动的规律。规律化是党建科学化的核心。这里的规律既包括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特殊规律,也包括作 |
陈云的群众观与新形势下党风建设 |
党风问题,归根到底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这种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作为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陈云同志有丰富的群众思想,很多思想观点、举措至今仍有重要借鉴意义。“依靠群众总是有办法的”人民英雄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陈云同志在长期领导我们党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切身体会到,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