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馆油烟排放将试点在线监控 |
“大气污染控制措施任务分工”出台 尾号限行将长期实施———
本报讯 昨日,市政府下发关于“分解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2年大气污染控制措施)任务”,列出了今年治理大气的52项重点任务,并明确其主责单位、协办单位和完成时间。
根据任务清单,为加强环保执法,确保达标排放,本市将在饮食服务经营场所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其中,东城、西城区6灶头以上的饮食服务经营场所试行安装油烟排放在线监控设备。此外,为加强末端排放控制,每季度开展一次全市范围餐饮行 |
50位大使地球日讲环保故事 |
北京日报讯(记者 刘欢)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北京电台当天将推出特别节目——“连线地球”,50位驻华大使将通过空中电波,与市民分享异国环保故事。
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北京电台将整合所属新闻广播、城市服务管理广播、故事广播、交通广播、文艺广播、音乐广播、体育广播、外语广播、爱家广播、DAB手机、北京广播网等播出资源,围绕“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珍惜资源,协调发展”等话题,独家连线50位驻华大使,倾听他们的环保见解。同 |
PM2.5监测站将均匀覆盖本市 距民宅最近200米 |
市环保部门负责人昨天表示,本市正在积极开展PM2.5监测点选址前期工作,初步计划监测站点将均匀覆盖全部城区,重点监测建成区、人口密集地区。市环保监测中心副主任华蕾表示,由于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尚未出台,本市尚未采购监测设备开展正式监测。
监测站均匀覆盖人口密集区
市环保监测中心自动监测室副主任魏强表示,监测PM2.5和PM10以及其他空气中污染物的站点,都会按照国家标准 |
百辆LNG公交车年内在京上路 |
LNG——液化天然气,随着2月底本市首批新能源环保公交车的上路,这个原本生疏的名字正在为广大乘客所熟知。福田汽车有关负责人昨天表示,目前已经上路的50辆LNG公交车运营状况良好,至今年年底前,预计将有100辆LNG公交车驶上北京街头。不仅如此,在未来的2到3年时间里,北京还计划新购约4000辆LNG汽车。
首批LNG公交采用“大站快车”
此次先期投放的50辆LNG公 |
透油不透水:“神奇砂”成创新大赛最牛发明 |
经过长达10个月的激烈角逐,一种透油不透水的“神奇砂”从全国1600多项民间发明中脱颖而出,一举摘得北京发明创新大赛惟一一个特等奖,成为“民间发明星光大道”上最耀眼的一颗星。
九大油田用上“神奇砂”
“神奇砂”学名叫孚盛砂,具有透油不透水的神奇功能。发明人秦升益详细解释了其中的奥秘:我们利用“蛋壳原理”和“反应性覆膜技术”,在沙漠中的沙粒表面包裹一层像蛋壳一样的膜, |
17种本土鱼进入保护名录 |
多鳞铲颌鱼、中华多刺鱼、马口鱼、赤眼鳟……这些北京独有的鱼类已属濒危,今后要像看待熊猫那样珍视它们了,不要说捕捞、食用,就连繁育、饲养也要经过相关部门严格审批。昨天,记者从市渔政站获悉,本市首次制定了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名录,17种本土鱼榜上有名。
近年来的科考调查结果反映出,本市野生鱼类种群数量和物种多样性明显下降。对本土鱼的保护已是刻不容缓;然而,其在立法上却存在缺陷。在这部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名录颁布以前,执法人员面对珍稀、濒危鱼类和常见的普通鱼类, |
本市将在路边设置3至5个点监测PM2.5等污染物 |
昨天,市环保局局长陈添做客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时透露:本市将在路边设置3至5个监测点,监测包括PM2.5在内的各项污染物。汽车尾气排放的“京V”标准将于今年9、10月份实施,此前将公布“京V”油品标准。
交通站点设点监测PM2.5
本市空气监测网络建于1984年,全国最早。目前,全市共分布着27个地面监测子站,其功能正逐步完善,特别是将增加监测PM2.5和臭氧的功能 |
北京从六大方面实施新的环保工程 |
新华社内罗毕3月27日电(记者 宋晨 郭倩)正在肯尼亚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27日下午访问了联合国内罗毕总部,就北京实施环境保护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与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进行了交流。
刘淇首先代表北京市向联合国环境署长期以来对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和对北京奥运会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刘淇说,长期以来,联合国环境署与中国和北京市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施泰纳先生更是北京人民的老朋友。早在北京奥运会的筹备阶段,环境署就对“绿色 |
PM2.5监测车覆盖30条干道 |
晨报讯(记者 王萍)今年,城六区的30条主要干道上,将出现主要监测PM2.5浓度的监测车。到“十二五”末,全市将实现十六区县移动监测PM2.5全覆盖。昨天(21日),市市政市容委召开2012年首都环境暨市政市容管理工作会,除了对PM2.5的监测,今年北京市还将重点整治京广铁路、京津城际铁路、京石客专等铁路沿线的环境面貌,同时还将严查城市公建的违规出租。
移动监测车:
|
监测车下月上路监测路面PM2.5 将纳入干净指数 |
记者 王东亮
记者从昨天(21日)召开的首都环境建设暨市政管理工作会上获悉,今年本市将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垃圾焚烧处理比例将达到20%。今年,城区原生垃圾将实现零填埋,垃圾填埋量减少至少一半。
半数垃圾不再填埋
市市政市容委主任陈永透露,今年将加快建设鲁家山垃圾焚烧厂、平谷垃圾综合处理厂、南宫堆肥厂扩容工程;完成通州董村餐厨垃圾处理厂等餐厨垃圾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