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村民家受灾 村委会买单送家电 |
“虽然大雨把家电浸泡坏了,但村里第一时间给咱们购买了新的‘家电套装’,真是雪中送炭。”张家湾镇皇木厂村民陈铁说,有了新的液晶电视,接下来的奥运会赛事,尤其是足球赛就能一睹为快啦!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来最大暴雨袭击。受短时强降雨和大风影响,通州共有8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其中,张家湾镇最为严重,受灾人口达一万多人。由于萧太后河河水倒灌进村,皇木厂很多村民家中进水,电器被浸泡损坏。为尽快 |
北京市委组织部领导来通州区张湾镇村慰问 |
在7·21特大自然灾害中,通州区张家湾镇张湾镇村受灾严重,村内大部分道路和房屋受淹,但在镇、村领导的带领下村民们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8月2日上午,市委组织部领导一行来到张湾镇村,慰问了部分受灾群众。在通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郭旭升的陪同下,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宇辉一行来到张家湾镇张湾镇村,张家湾镇党委负责人汇报了关于7·21当天受灾和镇党委、村党支部以及党员发挥作用抢险救灾情况。据介绍,张湾镇村是回民聚居村, |
爱心被暖人心 |
|
山东志愿者进村义务修厨具 |
“灾区援助,厨具免费维修——山东兄弟”。昨天中午时分,一块一米长、半米见方的红布上印着几个黄字,挂在平峪村村委会对面小卖铺门口的铁栏杆上。太阳像个火炉子。44岁的庞玉现穿着件灰布衬衫,外面套着印有“志愿者”三个字的背心,正蹲在一个塑料帐篷旁捧着一桶方便面,汗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滴到面里。记者好奇地走上前:“大哥,您这是……”“嘿嘿,我不是本村人 |
捐赠面粉解南窖村“断粮”之忧 |
本报讯 昨天,本报记者冒雨到达此次水灾重灾区、目前面临“断粮”危险的房山区南窖乡南窖村,将本报读者捐赠的1.2吨面粉,以及急需的166件矿泉水、大量棉被、服装等救灾物资送达灾区,以解南窖村受灾群众燃眉之急。这也是本报最后一次集中向灾区运送读者捐赠的救灾物资。■运输路途塌方频现昨天早上9点,小红帽物流公司运输车冒雨从报社出发,下午1点才到南窖村。途中在国道108复线河北镇辛庄北口路段遇到塌 |
帐篷区来了义诊医生 |
昨天上午8时,门头沟区大台街道怡然广场帐篷区,迎来了海军总医院“冯理达专家医疗队”的义诊医生。从7月25日至今,这里已安置了大台、桃园、双红、木城涧四个社区的80多户居民,从清千路边望过去,蓝色的应急帐篷在路边一字排开,齐整地立在6000多平方米的空地上。帐篷里虽比不上家里宽敞,可是安全。大伙儿在这里喝得上矿泉水,吃得上带鸡腿的盒饭,连医疗条件也有保证,得知来了医疗队,甭管是在帐篷里临时 |
多位市民冒雨赶来捐款捐物 |
|
200万元防疫物资 昨天下午运往房山 |
本报讯 昨天下午,国家卫生防疫消毒产品生产动员中心的直属单位北京万海康医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有备科援科技有限公司,在房山区政府向房山区红十字会无偿捐赠价值200万元的救灾防疫物资,以预防继续发生次生灾害,做好灾后防疫准备。由国家发改委批准、根据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北京市经济动员办公室的批复,依托北京万海康医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的“卫生防疫消毒产品生产动员中心”,按照国家战略储备“战时应战有保障、急时应急有基础、平时服务有作为”要求,在面 |
高压送电冒雨完工 |
|
十万斤大蒜运抵灾区 |
本报讯 近日,满载着山东沂蒙老区群众爱心的十万斤优质大蒜运抵北京市捐赠中心物资储备库。随后,分装在上万个纸箱中的新鲜大蒜分别被运往房山、丰台、通州、门头沟等地灾区。山东临沂市苍山县副县长杨金童表示,目前,北京已进入伏天,正值肠道疾病流行的时候,灾区群众正需要这种能防止肠道疾病的食物,希望灾区的群众能够及时吃到新鲜的大蒜。北京市捐赠中心主任李记锁表示,这些大蒜将在第一时间被送往受灾严重的地区,分发到灾民手中。 |
152位救人农民工获赠“红包” |
|
小病号生日蛋糕换成矿泉水捐出 |
昨日再迎市民通过本报向灾区捐赠高峰———向灾区人民的捐赠昨天继续进行,截止到昨天晚上,共收到市民捐赠钱物价值超过7.8万元。由于昨天正好是周日,再次迎来市民捐赠高峰。很多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来到报社捐赠。好多小朋友捐出了自己的压岁钱,然后一笔一画歪歪扭扭地在登记本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其中有一位小朋友捐出了一大袋玩具,“祝灾区的小朋友们暑假快乐!”她眨着眼睛奶声奶气地说。另据前方记者传 |
7.5吨物资“按需分配”送重灾村 |
昨日本报捐赠热线接收到的救灾物资送往房山史家营乡———本报讯 大雨冲毁了公路,金鸡台村的84名村民至今靠雨水度日;大雨冲塌了新房,也冲走了杨林水村小伙子年内完婚的希望;青林台村的45名村民仍挤住在一间食品厂的职工宿舍内不敢回家……7·21的暴雨让位于房山深山里的史家营乡12个村受灾惨重。昨天,满载着本报捐赠热线接收到的救灾物资的小红帽物流公司的货车深入深山,为那里的村庄送去最急缺的物资和渡过难关的希望。 |
红会向遇难者发慰问金:群众1万元烈士3万元 |
本报讯 昨天,市红十字会向“7·21”特大自然灾害重灾区的房山、门头沟等地,送去8000斤米面油。同时,红会表示,将首次对遇难群众、因公殉职、烈士发放1万-3万元不等的慰问金。昨天,在房山中学灾民安置点内,村民们三三两两地坐在帐篷外阴凉处聊天。房山区城关街道副主任陈君英介绍说,目前村民尚不能自己烹饪饭菜,因此方便面便成了村民们最常食用的食物。虽说不用挨饿,但时间长了也不适应。特别是8月5日,灾民将迁入安置房,届时对 |
大米白面送进重灾区帐篷村 |
本报昨日将读者捐赠物品运到房山区河北镇口儿村———抗 灾捐助房山区河北镇口儿村是此次暴雨的重灾区,安置点位于群山之间,97顶帐篷在该村唯一未受损失的一处600米海拔的山坡上形成了一个帐篷村,由于交通不便利,村民无法外出购买生活必需品,只能靠民政部门和社会提供的救灾物资度日,更是缺少油盐大米面粉和药品等物资。昨天下午,本报将读者捐赠的爱心物品直接送到了帐篷村的村民手中,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