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素芬:农民的科技信使 |
实习记者 高健
她,被农民亲切地称为“科技信使”;她领导下的农业科技信息研 |
买买提江·吾买尔:再挑重担是光荣 |
“我们是党在最基层的代表,一定要替党守住阵地、建好阵地。党员是党支部的手指头,没有他们党支部就攥不起拳头。”
——买买提江·吾买尔 |
金颖颖:“我只不过比别人多走了几步” |
“我相信世上没有闯不过去的难关,我享受着每一次探索的过程,每一次攻克难关的过程,我把每一点成绩的取得都看成是对自我价值的一次肯定。”
|
李建珍:道德力量激励我奋进 |
“亲情永远比金钱重要。把钱看得太重,人就轻了。”
——李建珍
|
毕世华:富民护边的领头人 |
“作为一名党的基层干部,我的职责就是要让老百姓都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毕世华
|
余留芬:我愿再给乡亲们当五十年支书 |
“就是用手刨,也要刨出一条通村公路!”——余留芬 “就是用手刨,也要刨出一条通村公路!”——余留芬 据新华社贵阳10月23日电(记者王橙澄)幽静的山林间,远远传来爽朗的笑声。在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淤泥乡岩博村“ |
王文华:十里八乡的“王文化” |
搞基层文化工作时间久了,就有了个心愿:让老百姓多些微笑,少些忧愁。——王文华
在四川省富顺县富世镇,没人不知道王文华。王文华是富世镇文化站站长,他在基层文化站一干就是30年,十里八乡的群众都亲切地叫他“王文化”。 |
邵明强:时刻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 |
时刻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
|
余晓兰:20年绿化荒山上万亩 |
栽树栽20年不容易!尽管不容易,我也要努力把右玉这个第二故乡,变成和云南家乡一样四季常青。——余晓兰
10月16、17日,山西省话剧院排演的大型话剧《立春》作为献礼党的十八大剧目晋京演出,剧中美丽的云南姑娘小玉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感 |
邓前堆:甘愿当一辈子乡村医生 |
一个滑轮、一根绳子加两个铁钩,组成一副溜梆,这是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乡村医生邓前堆的交通工具。多年来他靠这原始的溜索过江方式,往返于怒江两岸给乡亲们看病,不畏艰险、风雨无阻。他说:“当乡村医生,是我一辈子的心愿。”
被称为“溜索医生 |
闫桂珍:丹心一片育桃李 |
|
斯日古楞:“摔”出荣誉与梦想 |
|
厉莉:散发“正能量”的爱心法官 |
“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精神抖擞,总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不断追求正义、爱心、良知,这就是人性的光芒。”她深深鞠躬,向坐在对面的年轻人表示感谢,收获的是一片掌声。
她抬起头,嘴角洋溢着笑容,眼中充盈着幸福的泪水,她相信:一名优秀法官的责任感,已经深深植入年轻同事们的心中。
她是厉莉,房山法院的一名法官,现任法院政治处主任助理,是厉莉爱心团队的“带头人”。她对面的年轻人 |
宋鱼水:从“宋法官”到“宋院长” |
2009年11月,宋鱼水开始担任海淀法院副院长,分管民五庭(知产庭)、民六庭(交通庭)和立案庭3个业务庭的工作。从“宋法官”到“宋院长”,行政事务多了,直接审案少了,即便这样,宋鱼水还是尽量抽时间和大伙儿一块讨论法律知识,为年轻法官答疑解惑。
“我的身份始终是一名法官,离不开案件,离不开一线。”宋鱼水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尽管出庭少了,但她总会安排时间接待当事人,并给自己“约法三章”:不轻视小额案件,不轻视困难群体,不轻视 |
毕世华:让旗帜高高飘扬在边疆百姓心中 |
新华社昆明10月27日电(记者 李萌)“作为一名基层党员,要履行好职责,不是靠多大的个人能力,而是靠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心中的信仰,心中要时刻装着群众,为群众谋福利。”这是党的十八大代表、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南伞镇红岩村党总支书记毕世华最常说的一句话。南伞镇是西南边陲重要的口岸之一,红岩村地处国门一线,下辖7个自然村,有6.7公里的边境线,与缅甸山水相连,4000多名各族群众生活在这里。多年来,毕世华团结带领基层党员干部,带动全村各族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