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成议案给缓堵献策 |
|
市人大今年重点督促政府治堵 |
昨晚,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听取并通过了议案审查委员会关于代表议案的审查报告,确定将缓解交通拥堵、发展文化领域新兴服务业、建设绿道列为本次会议三项正式议案交市政府办理。由朝阳、通州两个代表团和安丽娟等84名代表提出的8项议案合并成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标本兼治缓解交通拥堵”议案。“由于以往居住区与产业功能区规划不合理造成的职住分离,导致出现大量潮汐式交通拥堵,群众在无效和痛苦的交通中耗费大量时间。”代表们认为,要从规划等基础性 |
100亿文化创新资金怎么花? |
昨天(1月27日),在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举办的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周茂非就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100亿元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做出详细解读,透露了这笔钱该怎么花。存量60% 增量40%周茂非介绍,100亿元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它的全名是“文化创新发展专项资金”。每年100亿元的盘子由存量和增量两部分构 |
今年四“药方”治空气污染 |
近期,北京的雾霾天气再度引发代表们对于空气污染的关注。北京市环保局新闻发言人方力表示,空气污染治理需要消减增量、减少存量。“上世纪40年代的伦敦、60年代的纽约,都出现过类似的雾霾天气,这是特大城市发展过程中都曾有的阶段。即使把伦敦搬过来,放在北京的自然、气象、地理环境中,伦敦也不会是现在那个空气。”方力用一组数据表明,从1998年开始实施大气污染治理至今,北京的环境治理取 |
多渠道融资突破公租房建设瓶颈 |
“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收购保障性住房100万套,总投资规模将达到6000多亿元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计划建设、收购保障性住房100万套,其中包括30万套公租房,总投资规模将达到6000多亿元。但这6000多亿元从何而来?在昨天举行的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会上,民建代表 |
60万劳务派遣工不能“一派了之” |
“带着职工心声上两会”热线电话是北京市总工会每年两会前都会举行的活动。今年有一个电话让接听电话的政协委员、北京二商集团工会主席何宝宏心里很不是滋味,“那是一位妈妈,她说自己的儿子在一家企业以劳务派遣的形式工作,不仅福利待遇和正式员工不同,还被视为‘二等公民’,在精神上承受了很大压力……”正是这个电话间接催生了何宝宏在今年政协会议上的提案:对新设劳务派遣机 |
人大代表开药方:PM2.5如何实现下降2% |
昨天,又一个重度污染天,使环境问题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焦点。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今年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平均下降2%”的目标提出后,本报记者多路采访市人大代表,探寻环境污染治理的“良方”。治污:18万老旧机动车被淘汰记者从市环保局提供给人大代表的相关文件中发现,今年本市将以更大的力度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加快“能源清洁化”战略,完成全市 |
延庆将建第二条高速路 |
在延庆代表团分组讨论会议上,交通发展成为每位市人大代表的“开门语”,尤其是政府报告中提到的兴延路最受关注。这将成为继京藏高速以后,第二条由中心城区通往延庆的高速路。“2019年,延庆县将承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兴延线是我们对国际组织的一种承诺。”市人大代表李志军说,“市民可从城区直达博览会园区。延庆的交通瓶颈也将打开。”他掰着双手算数,“现在都是倒排期。2019年4月底前开通,修建这条长42 |
出租车应装记录仪拍交通违法 |
交通问题再次成为两会上的热点话题,代表们频频擦出“火花”,给疏堵支招。议案组接到的第一份议案就是11名代表联名提出的,包括八项、十余条具体的交通疏堵建议。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代表们对于交通管理的想法也不少,涵盖公共交通、信号灯设置、路口通行等多个方面。公车贴标签接受群众监督 |
新建地铁中心城区做文章 |
今年本市地铁建设将优先加密中心城区轨道网,并通过建设P+R停车场等,引导市民利用公共交通出行本市将围绕重点功能区和人流密集区“做文章”,优先安排中心城区轨道加密线网建设这 |
京开高速拟划公交专用道 |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科学治理交通拥堵”,成为市人大代表的热议话题。在延庆团,市交通委主任刘小明列席会议时透露,今年缓堵的重头戏是地面公交的优化调整,本市拟在京开高速等施划分时公交专用道,采取轨道交通和公交专用道线路携手的新模式,织就600公里无断点的快速通勤网,中心城区也将首次出现地铁站沿线直通公交专用道的情况。其中,4条既有快速公交系统与轨道交通将成 |
未来7年市民年均收入将增7.2% |
昨天下午,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会后,数十位记者围住市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磊,就有关民生问题继续提问。 本报记者 孙戉摄
|
收入分配纳入新一届市政协调研重点 |
在1月21日的市政协十二届一次全会开幕式上,十一届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对未来五年工作重点提出建议——新一届市政协将紧紧抓住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物价、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开展视察考察、座谈研讨、调查研究等履职活动,多建真言,多献良策。工作报告特别提出,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将是贯穿新一届市政协任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同时,要广泛汇集智慧力量,全力助推首都科学发展,根据首都城市性质的要求,在 |
两会中来自基层的新代表、新委员比例提高 |
本周(1月21日至1月28日),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隆重召开。本次两会中,来自基层的新代表、新委员比例提高,本报推出特别报道,向读者介绍部分来自基层的新代表、新委员,他们或是带领村民致富的村支书,或是市民身边的“片儿警”,或是医治患者病痛的医生,或是为创新北京贡献才智的科研人员……他们第一次上两会,将代表人民参政议政,共同描绘美丽北京。有信有义村支书 |
北京市政协委员报到 “防污”话题最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