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诗经》中的诗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随后又引用《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及商汤《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语,以此说明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强调创新精神在国家民族发展中的重要性。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两句诗出自《诗经·大雅·文王》,其诗第一章云:“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 |
讲讲家规的故事:传承家规家训 弘扬清风正气 |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6月“每月e题”策划推出“讲一个‘家规’的故事”,邀请广大网友聊聊家风家教故事,分享家规家训,弘扬家规文化。议题推出后,网友积极参与,讲故事、谈看法、说感受。 中华民族的家规文化源远流长、意境高远、内涵丰富,催人向善向上。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健康发展的前提,每个家庭的家风好了,整个社会风气就正了。在这里,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梳理出部分网友的观点和故事,以飨读者。 |
家训文化无价之宝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家训家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都是作为培养道德情操、规范行为举止的有效方式,是国人立规、教子的首选。 |
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 |
“富强”这个概念,是和“贫弱”相对应的。正因为我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感受到了太长久、太深重的贫弱,所以在国家层面的价值观上,富强作为首要的目标被提出来。富强这个声音,是我们整个民族心底呼喊了太久的一个共同声音。 |
科学继承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 |
中华传统价值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灵魂。儒家提出的“仁义礼智信”观念,凝聚了我国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智慧和经验,具有高度概括性,体现了中华传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重要方面和有效途径就是深入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科学继承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 |
让国学“活”起来,在青少年的生活中扎根 |
“这个老爷爷是谁?”多数摇摇头,有几个争着回答:“圣诞老人”。13年前,金辉创办大禹礼仪学校后不久,几个10岁左右孩子的回答,让她记忆犹新。 |
上海市旅游局“旅游文化进社区”活动首次走进校园 |
近日,上海市旅游局连续举办的“旅游文化进社区”活动又结出了新硕果。11月5日至6日两天, “旅游文化进社区”活动首次走进了校园——“最炫民族风”青少年游园会,在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校园内拉开帷幕…… |
海门出台实施意见 建设现代文明江海文化名城 |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加大文化建设力度是我市今后发展的一大重点。昨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建设现代文明江海文化名城,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实施意见,对我市今后5年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进行部署。 |
光明论坛:德不孤,必有邻 |
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和北大师生座谈中,讲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说:“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在列举“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时,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文化强调“德不孤,必有邻”。 |
山西建设“书香社会”:阅读的魅力 文化的力量 |
有人说,在山西抓一把泥土,都能攥出文化的乳汁来。“一座都城:陶寺遗址,树起5000年中华文明的丰碑;一堆圣火:西侯度文化遗址的火烧骨,把人类用火历史前推了100万年;一缕曙光:垣曲世纪曙猿化石,把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0多万年。”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这样说道。
|
立足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现代君子风范 |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核心价值观是其最持久、最深层的文化力量,它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人们的精神气质,塑造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青年的精神气质、个性风度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象最鲜明、最直接的表现。中华民族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以和谐为主调的君子人格。两千多年来,君子人格已成为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它既具有人们日常生活实践所固有的现实性,又具有对理想无限追求的超越精神。在当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高校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汲取营养,获取力量,结合时代精神,帮助青年学生养成君子风范,造就理想人格,是构建中国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文明大国形象的基础。
|
首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开幕 |
16日,首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此次书博会是全国第一个以传统文化出版为主题的专业图书展示活动,规模为国内传统文化图书展示之最。据了解,“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将每年举行一次,贵州也因此有望成为全国传统文化图书展示的中心。 |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知识竞赛”传承优秀文化 |
10月17日,以“关乎人文,化成天下;致知力行,止于至善”为主题的人文知识竞赛在北京交通大学举行。一场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人文盛宴在这所行业特色大学不时地绽放出朵朵光彩,赢得了校内外评委与观众的阵阵掌声。
|
优秀传统文化:大学人文教育之基 |
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人文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当代大学人文教育必须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元素。
|
王小锡的道德经 |
深秋的午后,法国梧桐叶纷纷飘落,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仿佛铺上了一层金沙。南师大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小锡的办公室就在这里。作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王小锡与“道德”二字有着不解之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