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疏“违建”进“高精”解决职住问题 |
千龙网北京1月24日讯(记者 田北北)“昌平2015年拆违310万平米,关停了100多所非正规学校,退出30多家废品回收市场。”1月23日,昌平区长张燕友在北京两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昌平区期待更多的高精尖产业入驻。
张燕友介绍,2015年昌平拆除310万平米的违建,关闭100多所非正规学校,退出了30多家废品回收市场。2015年底,昌平北部最大的商品批发市场——城北市场的8000多个商户全部清离。“我们初步算了一下,2015年, |
十三陵景区整改接近尾声 |
本报讯(记者李祥)昨天下午,列席昌平区代表团小组会议的昌平区区长张燕友表示,十三陵景区列出整改清单后,严格落实,现已完成75项,接近尾声。剩余问题将在季节条件允许后进行整改,在3月底前完成。
去年10月,国家旅游局通报了部分5A级景区的核查情况。其中,位于昌平区的十三陵景区因存在环境卫生差、游览设施不足以及外围市场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被严重警告,限期6个月完成整改。
“针对国家旅游局指出的 |
昌平将加快推进19条道路建设 |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徐琨尧 通讯员张磊)记者今天(1月13日)从昌平区“两会”获悉,“十三五”期间,昌平区主干路网建设规划实现率将达80%左右,以疏解城区交通拥堵状况。
区市政市容委总工程师明占学介绍,“十二五”期间,昌平全区道路总里程2354公里,其主干路网建设规划实现率为56.9%。至2020年,主干路网建设规划目标将比“十二五”期间提高20%以上。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昌平 |
昌平区50个工业大院今年升级换面貌 |
从今年起,昌平区将对辖区内50个老旧工业大院进行改造。部分工业大院将被撤并,部分将“退低进高”,进行产业升级。改造后的工业大院将为村集体带来更长久的收益。这是记者昨天从昌平区“两会”上了解到的。
工业大院兴起于2000年前后,在当时的政策支持下,昌平区在短短几年间兴建了57个工业大院。经过多年变化和发展,南口镇东李庄等7个工业大院因拆迁等原因不复存在,到2014年,全区有工业大院50个,入驻企业642家,其中工业企业占到了八成。5 |
霍营地铁站充电桩有望春节前通电 |
作为昌平首批建设的充电桩,霍营地铁站P+R停车场内的10个充电桩建了两年却一直未通电。记者今天从昌平区两会了解到,这些充电桩将于春节前通电投运,同时,今年昌平还将在11个站点建设178个充电桩。
本月初,本报曾经报道过霍营地铁站P+R停车场内10个充电桩自安装以来一直没有投入使用的情况。昌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充电桩始建于2014年,是当时昌平区启动充电桩建设第一年的首批站点。除了霍营地铁站的10个,还有百葛服务区的2个充电桩都 |
昌平:6所名校名园今年建成开学 |
笔者从昌平“两会”获悉,2016年昌平力争6所名校名园建成开学,包括北京161中学回龙观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幼儿园、北京师范大学未来科技城第一幼儿园、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新校区幼儿园、棉花胡同幼儿园回龙观分园、华北电力大学附属幼儿园。这6所名校名园选址集中在回龙观、未来科技城、沙河大学城等地区。
2012年以来,昌平已有首师大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清华附小昌平学校、北师大昌平附属学校(小学部、中学部)、北师大实验小学未来科 |
昌平将打通7条“瓶颈路” |
昌平区政协四届五次会议1月11日开幕。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昌平将以连通联络线、打通瓶颈路为重点,力争四场路、鲁疃南路东延等7条道路建成通车。
2016年,昌平将全力服务保障京张城际、兴延高速路、地铁17号线、110国道二期、北苑北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项目建设。
以连通联络线、打通瓶颈路为重点,力争四场路、鲁疃南路东延等7条道路建成通车,加快推进太平庄北街、望百路等19条道路建设 |
昌平区回龙观增设众创空间 |
今年,昌平将再整理出15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用于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及其相关配套建设,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记者1月11日从昌平区“两会”上了解到的。
2015年,昌平区在回龙观地区整理出16万平方米孵化众创空间,建成了全国首个创新创业“双创”社区。
据了解,回龙观双创社区的空间,大部分是回龙观区域城镇化改造、征地拆迁后,留下的劳动力安置用房。这些空间原来由房屋各权属单位的村 |
中关村昌平园怀来建分园 |
昨天(2016年1月11日),笔者从昌平区“两会”获悉,今年上半年,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园怀来分园将开工建设,该园将承接昌平园部分企业的产业转移。
2015年1月,昌平区与河北怀来县签订协议,双方将在河北省怀来新兴产业示范区内共建中关村昌平园怀来分园,园区总占地面积3000亩。过去一年来,昌平区与怀来县联合召开了多次怀来分园项目协调推进会。目前,一期1416亩土地范围已经划定,先期500亩土地的规划设计已启动。预计今年上半年可完成土地 |
北京昌平区外来人口实现负增长 |
中新网 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 杜燕)人口调控、不符合区域定位的各类功能腾退和迁出……位于北京市北部的昌平区今年将聚焦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继续大力治理“城市病”。这是昌平区区长张燕友在今天举行的区“两会”上指出的。
张燕友表示,昌平区把人口调控作为头等大事,创新建立“五管”工作机制,采取了外埠车辆限行、房屋租赁联合管理等一系列阶段性措施,全区常住人口年均增速由“十一五”时期的16.3%回落到“十二五”的3.5%,外来人口实现负增长 |
“北四村”2016年启动改造 |
昌平区共有5个棚户区项目列入2016年实施计划,这其中包括市级治安乱点“北四村”。1月12日,记者从昌平区“两会”上了解到,这5个正在筹备实施的改造项目共占地474.08公顷,大小约为664个足球场,分别为“北四村”、兰各庄村、店上村、城南街道化庄社区、首农集团北郊农场(原国企棚改)、南口厂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项目。
“北四村”指回龙观北部定福黄庄、史各庄、东半壁店和西半壁店四个村,随着2009年海淀区唐家岭改造,“北四村”的流动 |
昌平区人口倒挂村不准申请新电表 |
市级乱点“北四村”今年启动棚改
昌平区今年将继续保持人口调控高压态势,年内再拆除违法建设240万平方米以上,全面实施人口倒挂村水电总量控制措施。市级治安乱点“北四村”列入今年棚户区改造计划。这是记者从今天(12日)的昌平区两会上了解到的。
昌平区提出,将按照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节能减排的要求,全面开展农村地区特别是人口倒挂村用电总 |
昌平“退低进高”促产业转型升级 |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昌平扮演着功能疏解和承接的双重角色。聚焦区域功能定位,昌平区加快推进“瘦身健体”,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做好功能疏解和承接两篇文章,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科教新区。
制定推行“三个清单”
2014年,昌平在全市率先出台产业发展“负面清单”,以及鼓励低端产业退出的相关政策,全面禁止采矿业、一般制造业等开办及新扩建 |
区政协四届五次会议胜利闭幕 |
审议通过了区政协四届五次会议关于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常委会提案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区政协四届五次会议政治决议
|
积极建言献策 助推转型发展 |
改善园区环境 营造企业绿色发展空间
■ 王东辉委员 北京佰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详实、数据充分,在民生保障方面做出了合理规划与布局,符合我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划。
今年,我带来了关于“如何改善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东区环境的几点建议”的提案。随着入驻企业的增加,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东区在硬件配备方面暴露出一些不足,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