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两会热词跃上华文媒体? |
每年3月上半月,中外媒体都会聚焦中国两会,今年也不例外。2016年恰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华文媒体也参与其中,关注了华侨华人所关注。
“供给侧改革”
美国《侨报》报道说,中国两会期间,全球目光都投向了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中国总理李克强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向世界阐明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蓝图。
李 |
齐惠:“两会好声音”落地有多难 |
【摘要】“两会好声音”落地需要高效的执行力,但现实中常遇到“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的现象。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有些问题的解决可能会触动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执行到位就是一次“壮士断腕”的真改革,非勇于担当者不敢为,也不能为。
【关键词】两会提案落地【中图分类号】D602【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很多代表委员都在全国两会这个民情汇聚的舆论场,发出了贴民意、接地气的“好声音 |
全国“两会”服务保障工作圆满完成 |
昨天,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湖北团代表乘坐北汽集团的大巴车离开驻地北京国际饭店返程,代表们高兴地向送别的服务保障人员挥手致意。本报记者李继辉摄
|
让法治之光照亮慈善事业 |
“赞成2636票,反对131票,弃权83票。”
3月1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当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宣布“通过”的声音传来,中国首部慈善法诞生了!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乐善好施、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伴随这部法律的诞生,中国人民存善念、行善举的朴素意识统一上升为国家意志,现代中国在社会主义法治不断完善的进程中又将社会文明向前推进了一步。
慈善立法 |
一枝一叶总关情 |
就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我们确实在化解过剩产能,但化解过剩产能绝 |
汇聚正能量 唱响好声音 |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
|
改革创新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力 |
连日来,海外舆论持续高度关注中国两会。海外舆论认为,“十三五”时期,改革创新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力,中国经济将继续引领世界经济发展。
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认为,中国经济希望多于困难;改革与发展并不矛盾,中国将会坚持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发展,通过改革加强金融体系建设;中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但是在一些领域的增势强劲;中国在减少过剩产能的过程中将会避免大规模裁员,今年将对煤炭与钢铁行业给予特别关注。
|
站在新起点 踏上新征程 |
3月16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胜利闭幕。代表们信心满满步出会场,迈向新征程。本 |
向世界展示开放自信中国 |
新华社记者 刘东凯 韩 洁 罗 沙
2016年的“两会时间”,人民大会堂北大厅“部长通道”成为一条“新闻热线”。
最多时达到500多人的中外媒体大军,带着全世界对中国的期待齐聚在此。各部委负责人40余人次先后在此亮相,坦诚与媒体互动,回应民众关切,向世界展示了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
世界瞩目:
百米通道 |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决议、决定 |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高度评价“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肯定国务院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和2016年工作部署,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 |
满怀信心 阔步前行 |
3月16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胜利闭幕,代表们步出会场。接下来,他们将回到各自岗位,继续深入实际、联系群众,牢记时代重托,共谋未来发展。本报记者 李景录摄
|
决胜攻坚从头越 |
编者按 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胜利闭幕。此前,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也于14日胜利闭幕。连日来,全国两会举办了 |
信心凝聚力量 奋斗赢得未来 |
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和任务后,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胜利闭幕。此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也已于14日胜利闭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政议政,使两会开成了一次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我们对两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今年的两会是在我国发展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 |
两会落下帷幕,只有落实好两会才算成功 |
《人民论坛》(2016年3月7日 05版)树立狠抓落实的自觉、肩负敢抓落实的责任、提升会抓落实的能力,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16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召开。国歌声中,又一年两 |
让农民工更有幸福感 |
和往年两会一样,今年,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全收提交的建议,仍然和农民工有关。
“当前,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及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劳动力尤其是农民工存在劳动技能与产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状况普遍存在。”张全收认为,这样造成一方面企业招不到他们需要的员工,一方面大量农民工又找不到好的工作,结构性缺工和就业难同时存在。
对此,张全收建议,国家应鼓励实施农民工素质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