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第二故乡”绿色名片做个小小“葫芦妹” |
我叫胡一萍,是北京农学院国贸系2006届毕业生,与当年大多数的毕业生不同,我并没有选择在城里就业,而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下来到京郊延庆担任起了一名大学生“村官”。我所任职的村是延庆县永宁镇西山沟村。村子不大,只有百十来户人。但是,就在这个小小的村子里,我却有另外一个好听的名字——“葫芦妹”。我非常喜欢这个名字,因为它不仅蕴含着村里人对我的深情厚谊,也浸透着两年来我在“村官”岗位上洒下的每一滴汗水,记载着我在“村官”工作中取得的每一点成绩。 |
在希望的田野上 服务农村 挥洒青春 |
2007年毕业之初,正值北京市发出号召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之际,我满怀激情地参与了竞聘,并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助理。两年多以来,在母校的智力资助下,在康庄镇政府大力支持下,我做到了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助理应尽的职责,引进、推广了中华随缘果项目,为农村经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微薄之力。回想两年多来走过的点点滴滴,以往的每一步都是我今天成功的重要选择,都付出了我的智慧与汗水。最重要的是要感谢我的母校,感谢县、镇两级政府,感谢曾经帮助过、关心过、指导过我的各级领导。正是他们 |
朝阳区十八里店乡西直河村党总支委员、书记助理——李智博 |
从初任村官时的炎炎夏日,到如今的杨柳依依,转眼间,担任村官助理工作已接近一年。在这段时间里,我由一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毕业生成长为朝阳区十八里店乡的村官助理、总支委员,除了自身努力工作、虚心学习,更多的得益于区乡村各级领导对于我的关心、爱护和培养。经历了基层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尤其是在被提名和当选为村总支委员,成为基层政权决策层中的一员之后,如今的我少了初任时的紧张、激动与新鲜,多了一份进入角色后的平和、自信与责任,十个多月的工作经历令我体会颇多,感触良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