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积极评价温家宝答记者问 |
本报综合柏林、曼谷、萨格勒布3月15日电(记者柴野、吴建友、赵嘉政)德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今天发表题为“中国改革再起步”的文章称,3月1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以在中国政治家中不多见的坦率言辞,回答了14名中外记者提出的问题,既涉及贫富差距、房地产市场调控等民生话题,也未回避敏感话题。文章说,温家宝在卸任之前的最后一次“两会”记者招待会上的坦诚和直接,可以说超越了许多观察者事先的期待。例如,在谈及政治改革时,温家宝重申,改革到了攻坚 |
大会闭幕了,代表履职仍应继续 |
根据法律规定,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任期要到明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始时才结束,未来一年,代表们仍然要认真履行职责。3月1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这次会议是本届全国人大最后一次例会,但大会虽然闭幕了,代表的履职并不能随之结束。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的规定,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任期要到明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始时才结束,在未来一年的时间里, |
新华时评:让问责制为责任政府助力 |
政府及有关部门直面问题、坦承责任,是今年两会给人的一个突出感受。全国人大代表张志勇等人进而提出,在教育、医疗等各领域建立并完善行政问责制度,让责任政府的步伐在今后迈得更加坚实有力。近年来,各级政府都把责任政府建设作为题中应有之义。今年两会,无论政府工作报告中不讳言缺点和不足,还是政府官员坦诚面对代表委员的不满和质疑,都凸显了责任政府建设前进的脚步。问责制度是建设责任政府的重要实现形式。 |
从北京传递出坚强信心 |
本报北京3月14日电 综合本报驻外记者报道: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两会,一些外国媒体和人士认为两会代表委员提出的议案提案针对性、可行性强,他们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更加注重事关改革发展的综合性、全局性问题。中国两会在反映人民意愿、凝聚思想共识、合力攻坚克难、推动国家进步方面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两会传递出的坚强信心,有利于中国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印度《每日新闻与分析报》12日刊文称,备受世界关注的中国两会的 |
人民日报社论:乘势而上再谱发展新篇章 |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了。我们对大会的成功表示热烈祝贺!在特殊重要年份召开的这次大会上,近3000名代表牢记人民重托,认真履行职责,共谋发展大计,审议并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顺利完成了会议的各项任务。会议开得民主、求实、团结、奋进,代表们聚民意、汇民智,重实际、求实效,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发挥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展现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
中国脚步,走得更好 |
走出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凤城大梨树村党委书记毛丰美心情抑制不住地激动,这位曾经拿着苞米棒子上两会、激辩粮价太低,因而被称为“苞米代表”的农民代言人,脚步踏在人民大会堂前的台阶上,从容、坚定。“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一个干。”这个把“干”字铸成碑、立在山顶上的农民代表告诉记者,刚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共识,绘就了新的蓝图,“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把两会精神落实在大地上,让世界都听到中国不断前进的脚步声。” |
光明社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前行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完成了既定的议程后,3月14日在京圆满结束;3月13日,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也已圆满结束。在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和大力支持下,在代表和委员们的共同努力下,今年的两会开得顺利成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一次民主、求实、团结、奋进的大会。我们对两会的胜利闭幕表示热烈祝贺!今年的两会完成了许多重要议程,人大代表听取、审议和通过了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 |
历久弥坚的政治共识 |
每年的两会,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得以实现的制度保证,就是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主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不言而喻,但人们对民主的实现途径和实现形式的看法迥然不同。在中国近现代的一百多年间,有人曾主张学西方搞两党或多党通过代议制选举轮流执政,还有的搞假民主真独裁;中国共产党人主张按照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根据实际国情走中国式的民主道路。历史 |
“回应热点”与执政自信 |
既要面对代表委员质询,也需回应媒体公众关切。两会上,一些热点问题成了检验领导干部态度、能力与水平的考题。不回避,不畏缩,不推脱,回应热点赢得许多掌声。不是维稳,是“让农村发展更快”,河北省委书记张庆黎道出万名干部下乡原委;“没必要原谅,没必要说情”,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展现处理泄题事件决心。“回应热点”,是敢于正视、勇于承担、善于沟通的体现,这样的态度,值得赞许。多元舆论场中,热点不会因为你 |
发挥中国的制度优势 |
“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讲话,阐明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一种制度的民主性和优越性,最终要靠实践来检验,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这些年来,从九八抗洪到汶川地震,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到制定“十二五”规划,正是充分发挥包括人大制度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我们办成了一系列大事 |
正视问题写好“信心答卷” |
新闻发言人不避敏感话题,媒体报道直面热点难点,政府工作报告坦承“节能减排、物价调控目标没有完成”……“正视问题”成为今年两会的一大特点。“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无论对征地拆迁、食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问题突出”的定性,还是对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的表态,政府工作报告丈量着“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也指明了制度改善、改革推进的空间所在,更增添着人们对政府解决问题的信心。就在 |
把握机遇激发“信心能量” |
去家门口发廊理发,电视里一位人大代表正在谈人口老龄化问题,理发小哥说:“老人多了,那也是市场。我就准备回老家开个店,专门给老年人整头发。”虽然创业之路还很长,但小伙子看到机遇、把握机遇的信心,也让人对他前途看好。议国是、说发展,两会上,很多代表委员传递出同样的“机遇意识”。不管是先发的东部,还是赶超的西部;不管是“地方大员”,还是行业、企业“掌门人”,都在发展不同阶段、不同层面看到有利因素。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代表把经济转型视为“稳 |
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
今年两会的一个关键词,是“共识”。中央领导同志讲话中说,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把凝聚共识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不断巩固发展团结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代表委员在发言中说,在尊重多样性中寻求共识,在严峻挑战中深化共识,在科学发展中坚定共识,我们的事业就能一步步推向前进……这一切说明,上上下下都在关注国家的发展进步,都渴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发展和进步,民主与和谐,需要一个坚定的共识,那就是 |
法治发展,新的里程碑 |
一部关系人的自由、权利与生命的程序法,在万众瞩目之下,再次被提交“大修”。中国刑事诉讼法学会名誉会长陈光中指出,这次修正案草案如果获得通过,将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治发展的新里程碑。学界之所以能有如此判断,是因为这次修改,是在1996年我国刑事司法制度和诉讼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基础上的又一次重大修改,也是近几年来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一次总结,适应了惩治犯罪和加强对公民权利保护的迫切需要。刑 |
外媒继续热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 |
综合本报曼谷、巴黎、卢布尔雅那、日内瓦、维也纳、东京3月6日电(记者吴建友、姚立、赵嘉政、宋斌、方祥生、严圣禾)泰国主流媒体之一《民族报》今天在国际版头条位置突出报道了温家宝总理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道说,温总理在报告中提出,在目前国外市场疲软的情况下,中国将大力扩大内需,以确保经济增长。报道还指出,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反映出中国政府将把经济增长的重点放在扩大内需和发展以技术为基础的产业上,从而降低对出口和低成本产业的依赖。这一政策转变将对保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