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党治党不能表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 |
各级党组织要把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体现到党的建设各个领域,落实到党的各级组织。 |
辩证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基点 |
《光明日报》4月6日版面
|
刘光明:辩证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基点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不能脱离这个基点。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基点和时代特征,为我们党制定方针政策、作出决策部署提供了基本依据。 |
彭维锋:如何在农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我国广大农村幅员辽阔,农民人口多达9亿,长期居住在农村的农民大概7.5亿左右,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面向。可以说,没有农村的和谐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和谐稳定。从此种角度考量,在广大农村培育和践行“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动农民提升思想境界,转变思想观念,发现生存价值,追求生命意义,进而实现中国农民的品格重塑、中国农村的和谐稳定,将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基础性的重大意义 |
周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2015年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加强人民法院党组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提出明确要求,为人民法院工作指明了方向。这对于进一步加强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领导,保障支持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应当切实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始终坚 |
中国道路的关键秘诀何在? |
近年来对中国奇迹的原因与中国道路的研究是国际热门话题。 |
新华社评论员:国家的意志 香港的基石 |
|
深改小组会议首提“四个全面” 释放三大信号 |
这次会议可以被视作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后的一个具体化、操作化的会议。 |
张维为:国际视野下的中国道路 |
|
新华社评论员:把握改革关键地位 运用改革推动工作 |
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对于一个曾经贫穷落后而今却日益繁荣进步的国家而言,没有谁能比中国更深切地体会和理解这句话的历史分量与现实 |
当代中国鲜活管用的马克思主义 |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为党和国家新30年的发展提供了指南。 |
解放军报:始终站在真理那一边 |
●跟什么不跟什么,是一个关系是非标准的大问题,也是一个如何对待真理、维护正义的抉择。
●官场塌方源自官德塌方。无论是正风肃纪,还是纠贪反腐;无论是党内生活的营造,还是政治生态的打造,最终都必须回归真理,回归党性,回归到核心价值观上来。
我们党历来倡导实事求是,坚持真理。跟随真理还是跟随利益,选择正义还是选择靠山,彰显党员干部的党性,折射政治生态的优劣。
|
齐卫平:树立法治思维 全面依法治国 |
从1997年党的十五大首次将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到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提升到战略新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建树就是法治思维的树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法治思维的结晶,对我们党治好国、理好政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核心要点:
■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 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学习研究,汲取中华优秀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 |
万喆:用特色主义代替模式主义 |
中国正处在改革转型的关键时刻,对于各种“模式”或者“理论”的使用常常成为争论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