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 危急关头更显党员本色 |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冲在前面;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鲜红党旗高高飘扬。在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害中,广大党员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用无畏的勇气、艰苦的努力甚至宝贵的生命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彰显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地区最大的一场暴雨,一场令所有人猝不及防的灾难。灾情就是命令!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广大党员雨夜紧急投入战斗。在城区疏散交通的路段、排水泄洪的积水点,在郊区解救游客的景区、 |
四川省来京务工人员讲述被救经历 |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三川镇大光村周学元夫妇721当晚被困大树3个多小时,凌晨被尤家坟村主任李铁救起。 |
河北省涞水县刘俭夫妇讲述被救经历 |
河北涞水县刘俭夫妇721当晚被困房山区韩村河镇东南章村他们打工的一个农家院内,8月2日,他们在镇办公大楼第一次正式见到救命恩人——村党支部书记书记杨桂江。 |
高乃社:六天六夜几乎没合眼 |
办公桌、椅子就是床,外套、雨衣就是被,6天6夜,在房山区城关街道安置点战斗着的北京城建集团16公司常务副总指挥高乃社几乎没有合过眼。53岁的高乃社在安置房建设中从来就没有考虑年龄和疾病这两个问题。昨天,记者在房山区城关街道安置点建设现场看见,大雨中,所有的工人都穿着雨衣、戴着安全帽有条不紊地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现在工期紧张,工人们一天两班倒,可老高每天只上一班,那就是从早晨到第二天早晨,24小时连轴转!”工地上的技术员心疼 |
孙光:哑着嗓子坚守前线 |
“让房山的受灾群众早一点住上安置房,就算掉几斤肉我们也认了!”昨天,在大雨中指挥阎村安置房建设的建工集团房山抢险救灾前线总指挥孙光沙哑着对记者说。7月26日来到建设工地,不知道在床上躺平了是啥滋味,不知道饭菜是啥味道,不知道衣裤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多少次的孙光已经几乎说不出话来,但这一点也没影响他对各种繁杂事务的正确判断和处理问题的果断。“我们立的军令状是,5日受灾群众肯定能住进来!”孙光这样告诉记者。8个乡镇、20个安置点、200 |
为邻居安全拆自家院墙 |
“院子北边围墙拆了,我这心里才算踏实了。”52岁的郝宏秀瞅着自家没有围墙的院子,对记者念叨着。郝宏秀家住大台街道双红社区,社区从北向南依山而建,一层层升高,郝家的房子就比前面一排高出三四米。十天前那场暴雨,她家北面的院墙被大水卷走了,原来一人多高的院墙只剩下半截儿,摸一下直掉渣儿,酥了。房屋漏雨没法住,郝宏秀一家搬到了怡然广场的救灾帐篷里。帐篷里的生活,郝宏秀和老伴住着还习惯。每天都能吃 |
灾难中的感动 |
7月21日,这个让北京人永远难忘的日子,从这一天的夜里到第二天清晨,特大暴雨铺天盖地而来,由于学校地处朱家坟地区最低处,大雨导致校区西侧的牦牛河漫堤,地下污水上涌,顷刻间河水、雨水、泥水、污水全部灌进校园,如果不及时清理,会恶臭熏天、病菌滋生、蔓延,这样的后果让人不寒而栗。灾难发生了,然而灾难带给我们的感动也在空气中弥漫。7月22日上午8点,暴雨过后,我来到学校,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片狼藉 |
群众的安全重于一切 |
7月21日,大城子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建民在参加抗洪救灾过程中,突发心脏病晕倒,经抢救无效,于23时26分因公殉职。李建民同志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7月20日下午,大城子镇党委接到县防汛办通知后,李建民同志立即按照防汛预案,指挥落实每个环节。他迅速组织人员充分利用短信、广播、电视、电话等通讯手段,在第一时间将防汛抗洪的有关信息和要求进行传达。对于比较偏远的村,他还要求干部一定要入户通知,确保通知到每个人 |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做人民群众健康卫士 |
(通讯员 郭海波)沈燕,丰台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人事科主任科员,共产党员,一名普通的卫生监督员。2012年7月21日,一场暴雨突袭京城,给人们群众造成巨大损失,也给卫生监督工作带来了突如其来的困难,尤其是对农村自备水源井水质造成了极大地冲击。7月22日,早9时,监督所值班人员接到举报,长辛店首钢建材化工厂自备水源井由于雨水倒灌造成污染。了解情况后,沈燕和另一名值班人员跟随大红门站监督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受暴雨影响,多个路段出现堵塞, |
他们,守卫着丰台人民的饮水安全 |
(通讯员 郭海波)2012年7月21日一场61年来最大的暴雨席卷北京城,对丰台区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应对这种突发状况,丰台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大红门站(水科),在监督所领导的指挥下,在站长傅旻的带领下,全站人员凝成一股绳,团结一致,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奋战在灾后保卫群众饮水安全的第一线。7月22日一早,大红门站站长傅旻担心夜间的大雨会对丰台区河西地区自备井供水造成影响,她主动赶到单位,了解河西地区供水情况。在接 |
健康卫士在行动:为了灾后无大疫 |
(通讯员 李梅 郭海波)7月21日一场数十年未遇的暴雨天灾侵袭北京,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系统再一次面临考验,能不能使受灾群众的健康得到保障?能不能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能不能在群众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出现?丰台区卫生系统的医务人员用智慧、责任和行动告诉大家:他们无愧于健康卫士这一称号。应急指挥:做到八个主动,打赢灾后防控硬仗7月21日晚上 |
科学应对筑起健康长城 |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了61年来最强降雨,丰台区长辛店地区发生了严重洪涝灾害,出现内涝,房屋进水或倒塌,蚊虫及其他病媒生物大量滋生,自备水源井被淹没,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风险骤然加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21日晚23点丰台区疾控中心赵建忠主任接到区卫生局防汛卫生应急准备命令。他立刻与中心领导班子成员通过电话商讨汛期卫生应急工作,第一时间成立临时应急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各主要业务 |
灾难面前尽显社工本色 |
7月21日下午,北京地区突发特大暴雨,这场北京地区61年来最大的暴雨,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损失。截止目前,我区受灾最为严重的长辛店街道、南苑街道已经造成户、居民不同程度的受灾。其中长辛街道19个社区2515户居民房屋进水(其中1289户被淹水位20厘米以上,767户被淹水位50厘米以上,459户被淹水位100厘米以上)。受灾最为严重的北关、南墙缝等十个社区,居民住户家具、电器遭到较大破坏。南苑街道受灾最严重的为槐房 |
民族团结 共抗天灾 |
王佩英,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她即是张湾镇村清真寺里的一名普通会计,又是村里的一名村民代表,在7月21日,狂风、暴雨袭击张家湾镇时,王佩英几夜没有合眼,战斗在抗灾第一线,她用真情很好地诠释了“回汉一家亲”的名族精神。21号的强降雨造成镇域内40余村受灾,张湾镇村灾情由为严重,由于村内清真寺地势较高,没有受灾,但是身为村民代表的王大妈却第一时间赶到村委会听从村支书、主任的安排立刻投入到村内的抢险救灾工作中去。为了能让村内的朵提们正常的 |
1200志愿者参与房山抢险救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