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十渡有信心 |
8月2日,我们一行人赶往十渡。路上的交通信息显示屏,不间断地在提醒某某路段发生断路,路面塌方、山体滑坡也不时可见,拒马河上许多为观光搭建的漫水桥都已倒塌,原本清澈见底的拒马河水也混杂着上游冲卷下来的泥沙而变得浑浊。这一切仿佛都在告诉我们7月21日那晚的洪水是怎样的猖狂。7月的十渡,本是最热闹的。十渡镇党委秦副书记告诉我们,十渡的常住人口约为1万人,但在每年7月,来十渡的游客一天最多能达到40万人。去年一年十渡镇的旅游收入就达7个亿 |
天道酬勤 主事为民 |
挂在秋坡村上的标语来到门头沟深入采访几天了,“秋坡村”这几个字被反复提及。经过几天的了解,得知秋坡村位于门头沟区永定镇群山环抱之中,西邻潭柘寺镇,辖区面积1600多亩,是泥石流易发区。2 |
在细节中为百姓打造一扇安全屏障 |
水务局监控室
8月2日上午,我们一行人来到门头沟水务局采访。这次见面机会实属不易,因为现在仍然处于汛期,水务局的上上 |
棚户区安置房见闻 |
|
上下同心利断金 |
采空棚户区新安置房 |
我必须赶过去 |
谭斌,一位四十来岁、干练的女性,河北镇党委副书记。7月21日晚,她在受灾最严重的河北镇中最危险的四个村坐镇指挥。7月21日下午4点,河北镇班子成员聚集在镇政府,快速成立救灾垂直领导机构,并进行分工。下午5点,谭斌冒雨赶往她负责指挥的他窖、口儿、杏园、南道四个村。下午5点半,通讯信号中断,谭斌与镇政府失去了联系。此时的谭斌还在路上,瓢泼的大雨不停地下,由于路上积水太深,她与司机干脆弃车徒步前行。走到一处低洼地段,积水已经到胸口,水流 |
落泪 |
淅淅沥沥的雨已经下了两夜一天,采访进入到第二天。通过实地采访,7月21日以来的房山在我们的头脑中逐渐清晰:灾害的无情、组织的力量、人们的守望相助及灾后的自强自救。在采访中,一名共产党员留下的落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秋伶,一位眉目清秀的中年女性,是城关镇南城社区的劳动协管员,平日负责社区的劳动保障工作。7月21日下午,接到命令后,李秋伶开始巡查负责楼区的水情并动员、组织居民转移。李秋伶巡查的南城社区与洪水肆虐的西沙河只有10米的 |
铲车指挥部 |
8月1日,中雨。早上8:30从良乡出发,下了一天一夜的雨还没有要停的意思,我们一行人驱车赶往房山区城关镇,这里是老区政府所在地。在镇政府3层,我们见到了城关镇宣传部长赵丽杰。她告诉我们,书记和镇长进山了。从窗户往下看,房山工业区旁边的马路平坦宽阔,谁也想不到,就在721当晚,这里曾是一条水流湍急的河流。这条路就是顾八路,它的两边分别是丁家洼水库 |
科学发展观的成功实践 |
|
走在灾害前面 |
|
未雨绸缪 打有准备之仗 |
|
暴雨中的“次序动员机制” |
雨还在下,丝毫没有停的迹象。在杂志社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奔赴暴雨重灾区之一的房山区河北镇,探寻倡导困难面前党员干部冲在前,利益面前群众排在前的“次序动员机制”在此次灾害中发挥的效果。雨中湿滑的路面如同被抹了一层油,盘山公路的崖壁上挂着如瀑布般奔流泻下的雨帘,时而可见一些从崖壁上滚落下来的石块横在路面上。如此的天气,如此的路况,使得每当有车与我们的车擦肩而过时,我的心跳都会加速,同时心情沉重起来,不禁为暴雨重灾区的人们担忧。两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