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社会力量 共享丰硕成果

作者吴 皓  网站编辑马轩  责任编辑梁齐勇  来源前线增刊:2018年10月[总第282期]   日期2018-11-15

  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有效地达到特定目标,按照一定的宗旨、制度、系统建立起来的共同活动集合体。“枢纽型”社会组织是由负责社会建设的有关部门认定,在对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社会组织的发展、服务、管理工作中,在政治上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业务上处于龙头地位、在管理上承担业务主管职能的联合性社会组织。延庆区社会组织包括注册登记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未注册登记的草根组织。几年来,在中共延庆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委社会工委、区社会办紧密结合延庆实际,创新管理模式,加大培育扶持力度,着力提高社会组织服务能力,在满足公众需求、提升社会组织影响力、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上,作出了积极的努力,社会服务领域不断扩大、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随着社会组织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长,其在提供社会服务、整合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为社会广泛认同。

  搭建桥梁纽带、规范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促进供需衔接方面的积极作用

  健全工作体系。目前,延庆区分两批认定区总工会、区妇联等15家社会组织为区级“枢纽型”社会组织,认定百泉街道爱相随志愿者协会、香水园街道彩虹志愿者协会等3家社会组织为街道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初步形成了对社会组织的分类管理,建立起以“枢纽型”社会组织为核心的条块结合、上下贯通的社会组织服务管理网络,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网络,实现对延庆区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的广覆盖。

  建立动态更新机制。根据社会组织自身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对辖区各类社会组织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搭建“社会工委—枢纽型社会组织(街道、乡镇)—社会组织”三级信息管理框架,积极与区民政局社团办建立日常联系,定期更新注册登记社会组织信息,要求各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及时上报下属社会组织基础信息,并将信息录入延庆区社会组织管理系统,不断丰富基础内容。与此同时,抽调专人深入到街道、乡镇和各社会领域调查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等辖区内各类社会组织的组织信息和成员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形成情况清晰、条理清楚的社会组织管理格局。

  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根据不同“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实际特点和具体情况,按照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出台《延庆区关于推进“枢纽型”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各“枢纽型”社会组织在加强对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和管理中的工作任务,形成规范化运行模式,促进了辖区内各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

  给予工作支持。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等方式,支持“枢纽型”社会组织及其所属社会组织开展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公益活动,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和凝聚力。通过社会组织“公益行”等活动平台,支持“枢纽型”社会组织带动本领域相关社会组织走上“前台”,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使其在投身公益事业、满足居民需求的同时,积累了项目运作的经验,进一步加强了自身建设。

  着力培育发展、完善扶持政策,推动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

  完成区级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建设工作。按照市委社会工委、市社会办的要求,延庆区克服各种实际困难,积极协调一处200平方米的场地作为区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投入60余万元进行装修改造和配备设备设施,并委托北京敬诚社工服务中心作为专业机构进行管理。目前,已经引入北京市延庆区墨墨祝福志愿者协会、妫川志愿服务队等6家社会组织入驻,各项培育和扶持项目正在有序开展。延庆妫川志愿服务队结合延庆区两件绿色发展大事,在儒林街道温泉东社区、康安社区、香水园街道恒安社区开展青少年园艺体验兴趣小组、科普活动营、阳光课堂、冰雪体验兴趣小组、社区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社区630名青少年报名加入,向青少年普及了世园会、冬奥会知识,培养了青少年综合能力。

  争取资金支持扶持社会组织发展。通过申报市级、区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争取资金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必要的扶持。一方面加大培训力度,围绕当前时事热点,结合社会组织发展、项目设计、财务管理、品牌推广等内容组织全区社会组织学习,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等培训方式,搭建平台,拓宽渠道,邀请专家教授讲课,走进北大校园学习交流,提升了延庆区社会组织工作能力水平,开阔了社会组织眼界。另一方面给予适当资金支持,帮助其扩大活动规模,提升社会组织影响力,几年来,共争取资金千万余元,为社会组织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育的蓝天救援队延庆分队、妫川志愿者服务队等一大批社会组织,在丰富延庆区居民业余生活、推动公益事业前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吸引了一批人员加入社会组织提供公益服务。蓝天救援队延庆分队积极开展日常山野、城市救援,寻找走失人群等应急志愿服务,提高队员和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一年就开展各类活动约150多次,进一步宣传了世园、冬奥志愿服务理念,吸引更多社会公众关注世园会、冬奥会,服务世园会、冬奥会。

  规范引导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围绕居民的生活需求,对活跃的社会组织,动员其规范活动形式,引导其为居民提供服务发展,不断弘扬社会正能量。指导成立了老干部文化艺术联合会、情润妫川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等社会组织,引导其参与社会组织公益行活动,为延庆区社会组织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在创城、创卫、“疏解整治促提升”“拆违拆建”等全区重点工作中,在全国“两会”安保、正月十五花会表演、禁燃禁放等重要时期,社会组织积极行动,维护地区平安,全区参与服务保障工作的社会组织志愿者达到12656人次,为社会领域和谐稳定贡献力量。作为成熟规范的社会组织,百泉街道爱相随志愿者协会通过开展趣味运动会、上门服务、志愿者招募、志愿者培训、心理讲座、秋游活动、联谊宣传活动、读书分享等方式,服务全区失独老人、居民2600人次,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有人照料,内心不再孤寂,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调动社会资源、全力服务盛会,在共建共享中激发社会组织生机活力

  广泛动员社会组织申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结合全区重点任务以及为世园会、冬奥会筹办举办提供服务保障等重点工作,通过在延庆政府网上公示,向各业务主管单位、“枢纽型”社会组织等部门发送通知等形式,广泛动员延庆区各类社会组织积极申报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吸引了一大批社会组织参与项目申报工作。几年来,共审核、挑选、包装上千个具体项目上报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评选。

  确保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扎实开展。积极组织项目负责人,召开工作部署会,强调工作纪律和专项资金使用规定。制定下发了《延庆区社会建设专项资金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关于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的管理办法》,建立了监督考核机制,规范了项目承接主体的行为,有效保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项目实施严格落实到位。2010年至2017年,延庆区共有136个项目通过了评审,共获得专项资金1918.5万元,促进了自行车协会、社会工作者联合会等一批优秀社会组织的快速健康成长。社会组织服务协会“银发卡”暖巢项目一年惠及人群可达6000人次以上,受众人群正逐年增加。

  打造品牌社会组织。以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为抓手,对一批潜力大、前景好的社会组织服务项目进行了大力扶持,区妇联的“‘阳光同行’关爱单亲母亲”、自行车协会的“展文明骑行风采 做低碳生活引领者”、社会组织服务协会的“‘筑生命防线 护首都饮水安全’水源地保护计划”等优质服务项目,通过知识普及、专业培训、保护生态环境、倡导绿色出行方式等形式,共开展技能培训、自行车骑行、科普宣传、专题讲座、慰问送温暖等活动2700余场,发放宣传材料63.7万余份,参与人群超过30万人次。这些项目的成功运作,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共安全秩序、壮大基层工作力量、关爱特殊人群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也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职能作用、打造社会组织服务品牌、促进延庆区社会组织整体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强化宣传引导、提高公众认识,营造全民参与社会治理主动服务社会的良好氛围

  几年来,先后举办了以“雷锋精神筑丰碑 文明美德润妫川”和“营造生态文明氛围 建设美丽宜居延庆”为主题的公益行系列活动。区妇联、团区委、红十字会、自行车协会、环境保护协会、社会组织服务协会等100余个社会组织强强联合,在全区15个乡镇、3个街道开展了以儿童教育辅导、公共安全教育宣传、关爱老年人、特殊人群心理疏导等为内容的469项公益活动。2018年,由延庆区社会工作者联合会牵头,开展了“2018年社会组织四季公益行”活动,每季度结合中心工作,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服务社会、交流研讨、宣传推广等活动。第一季度开展了“新春送温暖 服务进社区”活动,11家社会组织通力合作,为社区居民提供禁放宣传、上门理发、写春联、健康义诊、儿童安全教育等方面的服务,营造了喜乐祥和的节日氛围。第二季度开展了“延庆区社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 助力绿色大事”主题研讨实践活动,全区22家社会组织参加,加深了各社会组织之间的了解,凝聚起积极奉献、全心全意服务世园会、冬奥会的强大合力。注重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宣传推广作用。蓝天救援队在延庆区2018年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中,延庆电视台和延庆报等媒体进行了现场报道,北京延庆、延庆在线、文明延庆等微信公众号进行了专题发布,蓝天救援队的信息在显著位置得到传播并被广大网友转载。

  (作者:吴皓,中共北京市延庆区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书记、北京市延庆区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主任)




打印 | 转发:

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检视初心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