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6日 星期三
三大都市经济圈发展的新特点、问题与对策
作者王一鸣              日期:2013-03-15               阅读:5889 次

  我国目前已形成若干都市经济圈,包括内地的长株潭都市圈、大武汉都市圈、成渝都市圈和中原都市圈,以及沿海的山东半岛都市圈、辽东半岛都市圈等,但发育比较成熟的还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三大都市圈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人口占12%,但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占全国的40%左右。

  ■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全球化是我国都市经济圈发展的主要动因

  一是我国工业化加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推动钢铁、建材、汽车、电子等资本密集型工业部门加快发展。这些部门具有大规模资源需求、大运量物流特征和近距离配套要求,需要依托大城市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本供给,直接或间接地推动都市圈发展。二是工业化加速发展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吸纳农村众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特别是向都市经济圈转移,加速了都市经济圈的扩张。三是市场配置资源机制不断加强,促进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要素收益率高的城市和都市圈集中。四是民营经济完成资本积累,大量进入城市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五是外商投资向都市圈地区大规模集聚,并推动都市圈参与全球化生产和供应体系。

  ■三大都市经济圈发展的新特点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经济圈,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优势地位日趋突出,在参与全球分工和竞争中,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结构功能特征。

  ●经济增速加快,在我国发展格局中的优势地位日趋突出

  近年来,我国三大都市圈的经济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占全国经济的份额越来越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强。以长三角为例,2004年16个城市中,江苏8个城市的GDP增速均值达到15.9%,浙江7个城市15.5%,上海居16城市末位,也达到13.6%。16个城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约28775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由2003年的20.4%上升到21.1%,成为我国最具竞争力的经济板块之一。

  ●劳动力需求增长,成为我国最大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吸纳地

  目前我国流动人口规模约有1.2亿人左右,三大都市圈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主要吸纳地。例如,深圳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其中外来人口约800万左右。同样,上海、北京、广州、苏州、无锡等城市吸纳的外来人口数量也都有300-400万人。

  ●产业加快集聚,成为我国吸纳外商投资最为密集的地区

  我国三大都市圈外商直接投资和外贸出口约占全国的80%左右,以长三角为例,2004年16个城市实际利用外资约254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41.9%,外贸出口2082.9亿美元,出口总额占全国35.1%。外资的大规模集聚和跨国公司及其研发机构的集聚,明显增强了三大都市圈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制造基地。

  ●技术多元组合,有利于技术创新

  我国三大都市圈对外开放起步早,大规模引进外资,不仅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制造能力,而且形成了各种先进技术的多元组合,为整合各种技术资源基础上集成创新创造了条件。跨国公司投资形成的溢出效应,形成产品链和产业链的延伸,有利于提高技术开发的集成能力。同时,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使企业得以分摊高额研发投资,提高了商业上成功的可能性,为培育技术创新能力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使三大都市圈有条件成为我国创新技术供给的重要源地。

  ●物流总量攀升,物流集散和资源整合功能迅速增强

  我国三大都市圈产业快速发展和聚集度迅速提高,使得道路、港口和物流中心的建设形成高潮,增强了货物集散和物流资源整合能力。以长三角为例,正在建设中的大小洋山,为形成以上海为中心、苏浙为两翼的国际航运中心创造了有利条件。2004年,上海港货物总吞吐量达到3.82亿吨,首次超过多年一直排名世界首位的荷兰鹿特丹港,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455万箱,稳居世界第三位。

  ●交通网络化水平提高,城市间经济联系进一步增强

  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大运量快速通道的建设,形成纵横交错的现代化快速交通网,提升了交通网络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各城市的通达程度,促进了都市圈空间结构发育。例如,长三角正在兴建横跨长江口的苏通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和宁杭高速公路兴建,规划建设3小时经济圈。城市间经济联系进一步增强,促使以上海为核心的都市圈和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都市圈,向具有世界意义的大都市圈方向发展。

  ■都市圈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受发展阶段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约束,我国都市经济圈在快速发展进程中也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

  ●区域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基础设施重复建设问题依然存在

  缺乏统一规划,基础设施领域的重复建设依然存在。譬如,珠三角在很小的地域范围内建设了5个机场,最近的仅相距27公里,最远的也仅有110多公里;长三角港口建设也缺乏统筹考虑;环渤海地区的机场、港口资源利用也不协调。基础设施领域的重复建设不仅会带来资源浪费,而且也影响到都市经济圈空间结构的发育和完善。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竞争力不强

  都市圈经济快速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还依赖高投入,技术和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急功近利,资源过多用于城市建设,而对提升产业竞争力重视不够。制造业规模持续扩大,但产业发展集中于低附加价值、低盈利率的加工组装环节,经济效益不高。


  ●城市建设投资增长过快,超前建设问题比较突出

  一些地方超出本地财力,盲目兴建开发区和扩大城市规模。不少城市的城建投资规模是以往年份投资规模的数倍,城市建设投资增长过快,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过度投资问题。一些城市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扩大城市辖区面积,但产业结构并未转型,产业支撑力明显不足。

  ●城市就业和公共服务跟不上需要,进城农民工问题凸显

  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都市圈地区,城市人口快速膨胀,但城市就业岗位供给难以满足需求;城市公共资源及公共服务设施跟不上需要,比较突出的如教育资源不足,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突出。受到收入水平限制,农民工聚居在最廉价的社区,居住条件较差,如不采取措施加以改善,也会形成像一些发展中国家那样的“贫民窟”现象。

  ●土地、能源、交通供需矛盾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加剧

  制造业的迅速扩张,出现“地荒”、“电荒”;生产中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特别是水资源污染严重,形成“水荒”。此外,将大量农用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土地可持续开发利用特别是耕地问题日趋严重。大量占用耕地造成大量失地农民,他们的长远生计受到影响,一些地方推出“土地换社保”、“土地入股”等办法,但从总体而言,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完全解决。

  ■关于都市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国际上有学者认为,21世纪是都市圈主导经济发展的世纪。我国都市经济圈的地位都日趋突出。其发展已不仅仅是一个区域性问题,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考虑发展对策。

  ●加强区域规划工作,发挥规划的指导、协调和约束作用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启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工作,这是规划工作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变化的重要创新。通过规划明确区域发展目标,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分工,都市圈的空间结构和开发方向,规划公路、快速轨道、港口、机场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对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进行统筹安排。同时要强化区域规划的约束力,划定区域内各类功能区的“红线”,特别是要把绿地和保留地区等落实到具体空间上。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转型,培育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进入新时期,我国都市经济圈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必须加快推进新一轮经济转型,核心是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转型,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传统的产品价格和规模的竞争优势基础上,重塑以技术、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竞争优势。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

  ●有序推进城市建设,完善都市圈空间结构

  在都市圈不同层次的城市发展中,注重增强大城市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发挥中小城市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特色,引导小城镇集约化发展。城市建设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有序推进,合理布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体现特色。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统筹城乡发展,合理把握城镇化进度,注重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快速通道等交通体系的规划和建设,加快建设功能完善、高效畅通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促进中心城市的一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扩散到周边城市,发挥周边城市的集聚功能,并以此作为推动发展的持续动力。

  ●清除阻碍经济整合的市场障碍,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发育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深化城市间产业分工关系,促进各城市扬长避短,根据比较优势形成产业分工关系,发展各城市间的产业配套关系。在各城市间产业分工形态不断发展,特别是内部分工和水平分工加强的情况下,重视培育产业集群,促进生产某种产品的关联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形成若干产业优势地区。

  ●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

  强化资源节约,注意保护和节约土地,实行土地资源有限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开发。增加对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投入,加强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合作。通过市场准入、技术标准、排放标准和生态环境补偿等措施限制高污染企业进入,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绿色经济。

  来源:宏观经济研究院网站



  阅读:5889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