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正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 标本兼治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全力保供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电视电话会议1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对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任务和天然气保供等工作作出安排。
韩正指出,做好下一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突出问题导向,准确把握形势,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加注重精准施策,不搞形式主义,不搞“一刀切”。要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推进重点治污任务,推动空气 |
这个秋冬季,京津冀地区蓝天保卫战怎么打 |
近年来,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重点区域秋冬季期间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PM2.5平均浓度是其他季节的2倍左右,重污染天数占全年90%以上。抓好秋冬季污染治理,就抓住了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牛鼻子”。日前,生态环境部牵头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社会关切进行了回应。
|
天更蓝了,空气更清新了 |
【名家看河北】
一个时期里,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当时重污染指数爆表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成为人民关注、政府关切的民生问题。作为 |
唐山新一轮钢铁企业停限产启动 |
本报讯(记者白波)为进一步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唐山确定了新一轮钢铁企业停限产时间表。
根据唐山市政府发布的全市钢铁企业停限产工作通知,8月1日前,绩效评价为A类的首钢迁钢公司,沿海区域的首钢京唐公司、文丰钢铁公司、唐钢中厚板公司、德龙钢铁公司、纵横钢铁公司的烧结机(球团)、高炉、转炉、石灰窑限产20%;其他钢铁企业烧结机(球团)、高炉、转炉、石灰窑限产比例不低于50%,高炉扒炉停产。8月1日后,视唐山全市空气质量和气 |
今年秋冬季京津冀PM2.5要下降3% |
本报讯(记者骆倩雯)昨天(8月31日),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了解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即将印发实施,今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要同比下降3%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要同比减少3%左右。另外,生态环境部要求环保督察执法过程中避免“一刀切”,以保护合法合规企业权益。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攻坚行动方案”是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部署和安排,既与去年 |
“空气”交易里的绿色增长极 |
听过林场卖木材的、卖特产的,您听过卖“空气”的吗?本月,塞罕坝林场在北京环境交易所完成了这样一笔买卖。2015年,塞罕坝林场启动首批造林碳汇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经过3年多的潜心经营,如今终于迈出了实质性一步。按照市场行情和价格走势,首批项目全部完成交易可以给塞罕坝林场带来上亿元的效益。
对于不少人来说,碳汇交易还是个新鲜事儿。简单来说,就是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出规定额度,需要购买一定比例的项目减排量予以抵消,购买林业碳汇正是抵消 |
加大京津冀及周边大气污染纠纷案件审理力度 |
本报讯(记者高健)最高法院昨天(6月4日)出台“为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提出要加大京津冀及周边大气污染纠纷案件审理力度。
最高法院副院长江必新介绍,《意见》着力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服务保障污染防治和生态安全保护。
要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依法审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和垃圾处置、噪声 |
污染联防联控 生态共建共享 |
全国政协委员闵庆文:
建立完善“造血型”生态经济发展体系
本报记者高枝
生态环保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大率先突破领域之一,是提升京津冀三地民生福祉的最直接体现。为进一步 |
排放标准再收紧,倒逼企业提标改造 |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记者倪元锦)根据环保部相关文件,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即“2+26”城市)于3月1日起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这意味着排放标准进一步收紧,将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带来污染物排放相应减少等积极影响。
所谓特别排放限值,是指相比污染物排放的国家标准更高、更严格的排放要求。
“排放强度大,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重污染的主因,火电、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等 |
大气治理“人努力”因素占八成 |
昨天(2月27日),环保部通报:2017年,京津冀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了39.6%,其中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降至58微克/立方米,“大气十条”确定的各项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全面实现。
治理大气污染,“人努力,天帮忙”,而“人努力”因素占了八成。环保部正在制定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让“人努力”更精准有力。计划将以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京津冀及周边等重点地区为主攻阵地,通过联防联控重点解决重 |
环京13县执行最高标准 |
自2018年1月1日起,河北省将向企业征收环保税。河北省将环北京13县(市、区)、雄安新区及相邻的12个县(市、区)设定为第一区域,执行一类标准。相关负责人表示,分区域实施不同的税额标准,既能保障以首都为中心的京津冀生态环境,又能有效引导河北省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
税额标准分为三档
河北省环保税税额标准注重精准施策,将环保 |
京津冀大气环保局于明年组建 |
10月31日,环境保护部举行10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国内首个为重点解决区域大气环境问题而设置的跨地区环保机构——京津冀大气环保局将于2018年以前完成组建。
环保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会上表示,环保部9月份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通过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开展跨地区环保机构试点筹备组建工作方案,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明年前组建跨区域环保机构 |
秋冬治霾攻坚战,京津冀出了哪些“实招” |
据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高敬)北方多地即将进入采暖期。今年秋冬季,京津冀为治理大气污染都出了哪些“硬举措”?环境保护部31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京津冀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的有关情况。
“散乱污”企业整治效果如何?
环保部宣教司巡视员刘友宾介绍,10月1 |
细颗粒物重污染天数双降15% |
在北方地区即将进入新一轮供暖季之际,河北出台一揽子措施利剑斩污,启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秋冬季攻坚行动。近日出台的《河北省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中提出明确目标,全省秋冬季细颗粒物和重污染天数实现双下降15%。
区域联动应急机制启动
初步统计显示,今年前8个月,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66微克/立方米, |
环境问题按数量逐级问责“一把手” |
今年秋冬季,环保部打出“1+6”组合拳进行大气治理。环保部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解读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及其6个配套方案。记者了解到,该套方案由一个总方案加强化督查、巡查、专项督察、量化问责等6个配套方案组成,其中量化问责是一大亮点。根据方案,问责细化到发现问题的数量,逐级对区县、地市“一把手”一一问责,若空气质量不降反升,最高可问责地级市委书记。
根据攻坚方案,今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