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年,中共领导绩效惊艳 |
中共很成功,仅以最近5年为例。这5年,中国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党领导一切,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中国的发展需要能够对整个社会进行调控的权威。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13亿多人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没有党的领导,是不可想象的。
这5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取得长足进 |
吹响“冲锋号”,追赶小康路 |
新华社拉萨10月16日电(记者段芝璞、张京品、王军)10月9日,金沙江沿岸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对昌都市三岩片区的群众实施整体易地扶贫搬迁。这将成为西藏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精准施策,真抓实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实质性进展。
|
用“工匠精神”擦亮党员底色 |
本报讯(记者范晓)“我作学徒那会儿,师父文化水平不高,也不会说什么,可他那份一辈子只干一件事的劲头儿,让我感动。”日前,在工美集团党委下属的白孔雀艺术世界党总支“热爱祖国坚守誓言——喜迎十九大”主题党日活动上,曾多次承担国礼制作的工美大师孟剑锋向现场的年轻党员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
“师父教我的第一个基本功就是使用锉刀,那么多不同规格的锉刀,一把一把地练。 |
新发展理念夯实发展新起点 |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同时,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向着梦想,奋进! |
10月12日,一名观众在“砥砺 |
谋划,三大战略绘就中国未来蓝图 |
在广西北海铁山港,起重机正在装卸货物(9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李绚丽摄 |
打好组合拳 开启新局面 |
作为“共和国长子”,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和重要的农业基地。然而,近些年来,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甚至曾一度出现断崖式下跌。推动东北经济脱困向好、实现新一轮振兴,事关全国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大局,事关区域协调发展全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福祉。
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东北以“强、高、优”为方向进行的结构调整,已初步甩掉了“傻大黑粗”或“一业独大”的帽子。“吉林一号”卫星、高速动车组、新松机器人、石墨烯等“高精尖”工业产品,也开 |
东北振兴唱响“四重奏” |
|
“绿色”满粮仓 产业闯新路 |
中部六省是我国农业生产“重镇”,素有“中部粮仓”之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部地区面向农业现代化和市场需求,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探索、“三产融合”,提升农业科技信息化水平,向新时期绿色现代化“粮仓”迈进。
农业生产崛起“绿色粮仓”
由满足“肚皮”温饱到对接“舌尖上”的需求,中部正 |
迎接千年大计的历史大考 |
【砥砺奋进的五年·为了总书记的嘱托】
9月10日傍晚,记者来到河北雄安新区安新县大王镇,金色的夕阳映照着一片片密密匝匝的玉米地,也照在大王镇北六村村民李虎群的笑脸上。
“我们农民没有太多词来形容兴奋的心情,但大家有多振奋你可以从每个人灿烂的笑容中看出来,我们的心思全在脸上呢。”说起今年4月1日听到河北雄安新区设立的那个时 |
深情暖燕赵 重托催奋进 |
知之深,爱之切。
习近平总书记对燕赵大地充满深情。不只因为他在这块土地上工作过,更是因为这是一块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土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六次来到河北考察。
从太行深处到渤海之滨,从冀中平原到塞外山城,总书记的足迹印刻在燕赵大地的山山水水。关心困难群众冷暖安危,指导河北走好发展新路,总书记的关怀给予河北人民巨大鼓舞。
|
美丽天津新动图 |
还是那土地。隔着4年时光,温热依然。
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提出,要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快打造美丽天津。提出加强京津合作,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双城记”。一年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出台,天津的发展纳入国家重大战略。
总书记脚步所至,激起深深回响。
“这是天津发展的重要历史性窗口期,得之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