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8日 星期五
发挥党组织“争优创先”作用,探索高校思政教育基地建设模式
作者刘雪菲              日期:2014-02-13               阅读:417 次

刘雪菲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北京  100029 

摘要:高校学生党组织作为学生工作的战斗堡垒,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怎样发挥党组织“争优创先”的实际性作用,从而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基地建设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别从党组织着重培养的群体,制度建设和党组织内部氛围三个方面提出了我的观点,形成较为系统的党组织“争优创先”制度建设方案。

关键词:党组织 争优创先 思政教育

高校思政教育基地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部分,而学生党组织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党建是学生工作的龙头,学生党员则是学生中的领头羊。十七大的召开为高等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出新的要求。2007年,学校党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优秀学生党员引领工程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力争在全校党员中营造争优创先良好氛围

学生党支部是学生群体中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学生群体的核心,需要具有坚强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而党支部的基本组成单元是每一个学生党员,要想使党支部发挥其先进性,成为党在学生中的“坚实阵地”,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党员的战斗力。怎样培养学生党员,怎样在同学中树立一批优秀学生党员和学生党支部的榜样,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把“争优创先”落到实处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点。

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对学生党员“争优创先”的看法。

一.党组织建设,从低年级抓起。

党支部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党员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党支部建设要尽早抓,党员的培养也要从低年级做起。 但是党员人数少,组织机构不健全是我校低年级党组织的特点。所以学生党支部一般都是在高年级才比较活跃。但与此相矛盾的是,高年级的同学由于考研、就业等各种压力往往缺少时间和精力投身到党组织的建设中。所以,党组织建设从低年级抓起是党支部“争优创先”实际而迫切的需求。

1.培养“党员后备队”。

要想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战斗力不但要我们对党员进行先进性培养,也要从源头抓起,吸纳“觉悟高,意识鲜,能力强的学生不断充实党员队伍。我们可以在低年级培养“党员后备队”, 低年级的同学学习压力小,对学生活动热情高,让他们参与到党组织的活动中来,不但可以了解党支部的各项情况,还可以提升他们的个人素质。我们可以采取自愿的原则,广泛吸纳低年级学生,让他们参与到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中,让大家认识党,了解党。这样一来不但为以后选拔优秀学生成为党员提供人才储备,更为党支部在学生中建立群众基础,让更多的同学接触党,让党在学生中扎下根。

2.端正学生入党动机,形成良好的入党氛围。

良好的入党动机是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前提条件。在大学里很多同学想要入党,当你问到他为什么要入党时,他却不知如何回答。有的人说入了党好找工作,有的人说大家都想入,那我也要入。有这样的思想融入到党组织中,那么党组织的思想就会被腐蚀,不但无法保证党组织的先进性,更不要提“争先创优”了。所以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形成良好的入党氛围是优化入党源头,为党组织提供新鲜血液的必要手段。

“身未入党,思想先入党”,大力宣传党的思想,公开透明党的要求是实现端正入党动机,培养入党氛围的主要方法。

1.积极宣传党的思想,我们可以在辅导员办公室门口或者宿舍楼下张贴《党章》,或者将《党章》印成小册子发给大家。让同学们对党的宗旨、党的目标、党的方针政策等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党支部需在学期初制定大致的工作计划,包括本学期推优入党的人数,近期的活动等,通过张贴海报等形式告诉大家。对于入党要求,党支部需提出明确的标准和入党程序,并让其公开化、透明化,让同学们清楚地知道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3.选派优秀的老党员与想要入党的同学进行交流、谈话,纠正同学们对党组织错误的想法,积极引导同学们,鼓励同学们向党组织靠拢。

支部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宁缺勿滥的原则稳妥地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求对培养对象全面考察,不偏废任何一方。

二.党支部建设“学生会化”,增强学生党员责任感。

党支部组织机构不够完善,管理较为松散,导致很多学生党员不积极参加党支部活动,通知什么就干什么,很少过问党支部情况。更有一些党员缺乏组织纪律性,开会缺席或迟到,党支部组织的活动更是能不参加就不参加。党组织的工作基本都压到了党支部书记和个别几位党员身上,党员数量虽多,真正把党的任务落到实处的人却很少。但是同样作为学生组织,学生会的情况却大不相同,学生会成员关心学生会发展情况,重视工作绩效,会因为活动的成功而开心,工作的失误而自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

究其原因,我觉得党支部与学生会的不同在于部门的划分不明确也责任的分工也不详细,导致任务来了你推我我退你没有人愿意主动承担。针对这种情况,我有以下两点建议。

1.责任到人,党组织制度“学生会化”。学生会搞得好,有很多组织建设上的宝贵经验,作为党组织我们可以借鉴采纳。学生会有部门上的划分,不同类型的工作交给不同部门去做,责任到部门;各部门的部长再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把工作分配下去,责任到人。党支部虽然也有党小组,有小组长,但是并未发挥到“部门”的作用。鉴于此点,我认为:

1.各党小组需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每一学期的党小组计划,小组每个人需参加计划的商量讨论。并且计划需在党支部会议上公布,让不同小组的成员了解各小组的动态。

2.党支部书记可将支部的工作分配给各个小组去完成,例如07级党支部有两个联合党建的项目,可将党小组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去完成一个项目。这个项目也可也再被分开由不同的党小组去完成。

这样一来,责任划分到小组,每个小组便有了压力。俗话说“有压力才会有动力”,通过这种责任制的方式,不但减轻了党支部书记的担子,让党员们更有动力去为组织做事,更加强了党组织的纪律性,增强了党员的先进性,从而更好的为组织,为广大同学服务。

2.加强考核制度,形成良好督促体制。

在培养优秀的团队过程中需要不断检验工作成效,考核是一种必要手段。考核是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作为一种目标管理手段,通过考核的制约,更有利于促进预设前景的实现。作为一种压力的管理方法,通过增加心理压力,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党支部建设的过程中,对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都要进行考核。考核的方面要从多角度入手,不光包括工作绩效,还应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群众满意程度。对于不合格的党员要进行批评,并指出改进的方法。                                                      

三、用心关爱,在党组织内外营造“家”的氛围。

“家”是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提到“家”大家的心中都会有一种温馨。为什么“家”在人们心中有如此高的分量,不难想到,因为在“家”里,大家得到了最充分的关爱。在家中,家庭成员们不会计较得失,每个人都会主动地为家庭建设添砖加瓦。在党组织建设中也一样,如果每个党组织成员都把党支部当做家来看待,那么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将会被大大提升;如果每个学生都对党支部抱有这样的亲切感,那么党支部的的发展必将欣欣向荣。

但是怎样营造这样的气氛呢?我从两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1.党支部、学生群众“一条心”。

学生党支部是学生群体中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学生群体的核心。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于学生党员,服务同学,扎根基层就是我们的宗旨。要在学生群体中培养对党组织的亲切感,就要党组织了解同学们的需要,把大家的事看成自己事,把同学们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形成党员群众一家亲的氛围。

1).从小事做起,为学生办实事。

党组织为同学们办事要注重实际,“以人为本”才能让同学们感受到被关心。以前党支部在组织活动时未完全考虑到同学们的需求,不贴合同学们身边的实际情况,举办的活动往往对同学们帮助较小,甚至给同学们带来负担。导致同学们对党组织不信任,不亲切。学生党员办事要从同学大众的角度出发,要有发现的眼光,找到同学们的需求点。比如开学之初是否需要帮助大家集体购买课本,关心家里受灾的同学是否需要帮助。这些事也许都是小事,但是却是同学们真正需要帮助,需要关爱的地方。党的信誉,党组织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就是从这些小事上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2).搭建交流平台,增进相互了解。

缺乏交流,是党组织缺乏群众基础的原因之一。同学们不知道党组织的情况,不知道党组织都在干什么,而支部也不了解同学们的需求,导致党组织与同学们脱节,自然谈不上亲切感。针对这种情况,党组织需做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让同学们了解党组织,知晓党组织的最新情况。另一方面,党组织要努力去了解同学们,找到大家的需求点。现如今网络科技发达,每天都有大量的讯息通过网络传播。我们可以运用网络创建交流平台,促进党组织和同学们的感情。

1.我们可以建立党组织的博客,把党组织推优入党的情况张贴到博客主页,把近期活动的通知和活动后的新闻等以图片文字的形式展示出来,把党支部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详细具体的告诉大家。通过这种贴近同学的做法,不但可以展示我院党支部的风采,更给大家认识党,了解党组织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2.对于同学们,大家可以在博客上留言,把自己的想法、需要,对党组织的意见建议告诉党组织,让党组织了解同学们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也可以有的放矢。

3.这样党组织分析、采纳同学们的意见,把同学们的需求落到实处,再通过博客展示出来。同学们在网上看到自己的意见被采纳而更加关心党支部的情况。这样便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同学们越来越关心党组织的活动,党组织也越来越贴近同学们的生活,这样互利互惠,让党组织真正在同学们心理扎根。

2.党支部内部“一条心”。

学生党员在是党员的同时首先是一名学生,一个普通人,是需要被了解,被关爱的对象。想要让一名党员真心为党组织建设出力,把党组织当做家来看,首先组织要把每位同学当做家庭成员来看,关心他们,让大家对党组织有归属感。 

1).采取激励措施。在党员中引入竞争机制,对表现优异,群众反响良好的党员进行物质上的奖励,可以适当在评奖评优等方面采取利益倾斜,令学生党员感到付出有所回报。同时也可以对其授予一些荣誉称号,或在党支部博客中表彰其光荣事迹,激励党员,激发斗志。

2).党支部成员互帮互助。要形成党支部“家”的氛围需要每一个党支部成员的努力。建立党支部QQ群,在平时生活工作中多加交流,谁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大家及时沟通共同解决。我们也可以建立党支部成员生日簿,在QQ群公告栏里公布近期生日的党员名单。当党员们在过生日时可以收到来自党支部同志们的生日祝福时,心中必对党支部增加一份感情,长此以往“家”的温馨气氛便会在党支部中扎根。                       

我们要站在全党全国的大局上来开展“争优创先”“争优创先”,过去搞过,将来还要搞。党支部和广大学生党员要提高认识,要“争优创先”放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放在切实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基地建设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上。在“争优创先”的道路上,我们仍需开拓创新,不断开辟党组织工作的新途径,真正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和完善高校思政教育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阅读:417 次

刘雪菲的文章
发挥党组织“争优创先”作用,探索高校思政教...
分页 1/1  [1]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