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4日 星期四
九十年来高校党建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作者刘川生              日期:2013-09-27               阅读:3734 次

高校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策源地和不断发展的重要基地,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出了突出贡献。建国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作为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与思想舆论阵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服务社会、引领文化等重任,肩负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伟大历史使命,在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高校党的建设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回顾九十年来高校党建的基本历程,总结高校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对于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成长党成立九十年来高校党建的历史沿革

九十年来,高校党建走过了一条曲折的不同寻常的发展道路。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从最初的发源地到10年内战中的被削弱 (1921—1937年)

高校是中国共产党的“摇篮和策源地”。在高校中建党,这已经成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一大特点。1919年,由北京大学生率先发起的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自此之后,马克思主义已经形成了由高校向全国辐射的传输网络。从中共一大前各地共产党小组成立看,它们大多直接或间接地受着北大激进分子的影响。其中,北京小组由李大钊成立,上海小组由陈独秀创立。瞿秋白就曾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发端,还在一九二0年,这显然是从五四运动直接产生的。”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时期,校园仍然是共产党人的重要活动舞台,他们在高校里传播马克思主义,高校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组织发展的重要基地。从1920年到1923年,高校党支部就有7个,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其中,1921年8月成立了北京师范大学支部,缪伯英担任支部书记,她也是中共历史上第一个女党员。可以说,在整个中共创建时期,高校的作用和影响都举足轻重。

1924年国共合作以后,在中国掀起了一次学生加入政党的高潮。中国共产党从仅有400人的小党,迅速发展为拥有57963名党员群众的中国第二大政党。当时中国共产党以国民党为革命团体的第一级,将国民党称为“民校”,青年团为第二级,称为“中学”,共产党为最高级,称为 “大学”。有左派倾向的分子介绍入“民校”,而仅是有阶级觉悟的分子才介绍加入“中学”或“大学”。当时在国共两党内还曾流传这样一个说法,即国民党成了共产党的预备学校。如1926年8月上海中共组织的一份文件中就曾指出:“一直到现在,我们学生同志普遍的有个观念,以为国民党是C.Y.(青年团)的预备学校,C.Y.(青年团)是C.P.(中共)的预备学校。”这一时期,中共在高校植下了牢固基础,不仅在思想上、组织上确立了自己的位置,而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套建党思路:一是于体系内理清共产党与青年团的关系,明确二者在学生运动中的具体分工。当时的建党方式主要是学习俄共的党团制度。该制度规定:在一切非党组织中,凡党员3人以上,即成立党团。这既可保证党与非党群众的密切联系,又能保证党对外围组织的严密控制;二是于体系外各种学生团体中建立中共党团,比如,当时要求“每一个同志必须加入一个以上不带政治性质的群众组织,如演讲会、学术研究会、体育会、同乡会等等组织,无此种组织的地方,应由我们发起。”从而开辟了学生的联合战线。五卅运动时,上海团地委学生部在一份报告中就宣称:“整个的学联受‘民校’(国民党)党团的指挥,‘民校’党团受我们的支配。”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党员数量锐减,党的组织也被迫转入秘密状态。之后中共被迫转战乡村,加之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党在高校一度陷入了破坏重建,重建了再被破坏的恶性循环。这一时期,无论党是“以城市为中心”,还是“以乡村为中心”,党在高校的建设都遭到了严重的削弱。此后直到一二九运动和瓦窑堡会议,中共及时作出战略调整,高校党建才转入了新的发展轨道。

这一时期高校的党建,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着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教育。因为当时党时刻处在各种思潮、文化的包围之中,必须与各种思潮做斗争,宣扬马克思主义,并对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二是实行党团模式的建党方式,从而在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联合会等各级学生团体中植下了根基。

(二)从抗战时期的先锋与桥梁到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二条战线(1937—1949年)

学生是民族解放的“先锋”,是联络人民的“桥梁”。这从一定程度上奠定了高校党在全民抗战中的特殊地位。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坚持灵活多样的建党和党员发展策略。在根据地高校,中共采用完全公开的建党方式,由中共中央直接领导。这一时期,在延安地区就先后扩建和新办了各种新型学校10余所,比较出名的有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大学等,这类学校受党的直接领导。各校都把发展中共党员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如在抗大,宣传科负责马列主义和党的知识的教育,为发展党员打好思想基础,组织科和各党支部负责发展对象的培养、考察和政治审查工作。据统计,抗大第二期知识青年609人,毕业时党员达427人,占70.1%;在国统区高校,中共大多采用半公开的建党方式,由中共各地方局具体负责。1940年12月,中共中央责成中央青委在重庆召开国统区青年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毛泽东“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16字方针。自此,党在国统区各校的工作,由大规模的校外救亡运动转向隐蔽的、分散的、小型的校内活动。如当时的西南联大党支部以分散的不定型的散兵线方式组织群众,利用秘密的小型读书会,团结进步群众,以坐茶馆、打桥牌、短途旅游等方式团结中间群众,通过组织壁报社、歌咏社、剧团、美术社、体育队等方式团结群众。在发展党员方面,中共在国统区也采取更为谨慎的做法:一是通过党员进行个别考察,二是通过学运在斗争中考察,三是通过组织作侧面调查;在沦陷区高校,中共则依托各抗日根据地采用的完全秘密的建党方式。并且,它还以“据点”为途径,发展“种子党员”,抓紧“中心学校”,再以此为“据点”,通过学生团体、同乡关系等线索向他校延伸,最终打开一个区域高校党的建设局面。如在重庆,以中央大学为中心的沙磁区“据点”,联系了重庆大学、四川教育学院等校。

抗战胜利后,中国高校再度成为多党斗争的重要舞台,“国共斗争不免在校内争取青年,但大部分学生是站在客观立场,谁能抓住中间分子,胜利属于谁”。这时中共在高校先后完成了两大任务。一是依托高校党建,开辟反蒋的第二条战线。全面内战开始后,国统区先后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学生运动。当时党从学生的本位利益着眼,并以民族问题为过渡,将学生的日常斗争引向全国性的政治运动。而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国统区民主运动,也使得美蒋集团进一步陷入了全完孤立的状态;二是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为新中国建设输送大批干部。随着解放战争的发展,到建国前夕,党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干部危机。为了缓解这一危机,党在接管新解放城市之原有大学和扩大老解放区原有高校办学规模的同时,还在新解放区就地兴办各种“抗大”式(抗日军政大学)、“华大”式(华北大学)的干部训练班。这样高校也就逐步由对敌作战的“第二条战线”,发展成了为新中国输送建设人才的“第一战场”。与此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共也逐步完成了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角色转换。一方面,党把高校纳入新的政权体制,并建立起一套较为成熟的高校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它又通过开展土改、诉苦、整党和“三查”(查阶级、查立场、查思想)等一系列运动,来不断强化高校师生对新政权的认同。这一时期所积累的党建经验,成为了后来党领导高校工作的一笔宝贵财富。

这一时期高校党建的特点:一是灵活的多元化的建党策略和党员发展方式,使党员数量迅速增加,党于各类高校中建立起牢固的基础;二是在国统区采用了“据点”式的建党途径,这是在特殊环境下,党在高校开创的一个特殊的建党途径;三是在党的控制区,党把高校作为了反教条化、进行党内思想争论的主要舞台,并在实践中确立起从思想上建设党的基本原则,强化思想理论教育、注重社会实践教育。如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修养》等,使广大党员进行了深刻的思想改造和灵魂洗涤;四是积极运用统一战线,联合团结多数,孤立打击少数。

(三)从建国初期的快速发展、形成核心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停滞瘫痪(1949—1978年)

建国初期,党在高校的任务是接管、恢复和整顿旧大学,创建发展新大学。从开展民主运动转为培养国家人才。这时候,大批党的干部调入高校担任领导职务,他们继承和发扬党在革命时期的优良传统,使高校党群关系密切,党风端正,人心稳定,确立了党领导高校的局面,为高等教育事业赢得了良好的开端。1952年,经过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一大批高校应运而生,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党在高校的领导也得到进一步加强。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规定:“在一切高等学校中,应当实行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从而确立了党组织在高校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为配合全党的整风运动,1957年高校也普遍进行了一次整风运动,尽管这次整风是以“反右”为目的,在现在看来也许并不可取,但在当时确实解决了不少问题,特别对加强党在高校的领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60年代初,高校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组织广大师生到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如北京师范大学有2000多名师生参加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并在这次运动中评选出了五好队员和积极分子367人。这一时期高校在党委的领导下,明确党政分工,健全政工机构,建立学生政工干部队伍。各高校逐步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帮助学生端正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的人生观,还通过劳动、军训以及教学与生产、科研相结合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文化大革命”时期,“左倾”思潮严重泛滥,高校成为“重灾区”,高校党建工作受到致命的冲击,在“踢开党委闹革命”,“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口号下,17年来的高校党建工作被全盘否定,高校各级党的干部统统被打倒,基层党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机被冲垮,工宣队、军宣队取代了党的领导。文革后期虽然也规定了学校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但实际权力机构是“革命委员会”,党组织很难发挥作用,高校党的领导名存实亡,高等教育事业也遭受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一时期高校党建的特点,一是全面加强了党对高校的领导,在各类高校中确立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扩大巩固了党在高校的思想和组织阵地;二是加强政治学习,通过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土改运动、抗美援朝运动、整风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各种政治运动对广大师生进行思想教育;三是由于受整个政治形势的影响,高校普遍出现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状况。

(四)从改革开放后的恢复重建到新时期的创新发展(1978—2011年)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任务。1977年9月19日,邓小平在同方毅、刘西尧等人谈话时指出,科研机构已经确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教育部门要紧紧跟上。1978年10月,邓小平指导修订了“高教六十条”,颁布了《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规定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这一时期,学校在党委的领导下,开始了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重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高校工作出现了稳定团结的局面。这期间,高等教育逐步走上正轨,教育改革开始起步,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逐步取得明显成绩。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出现了严重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党的建设遭到严重挫折。在党组织建设方面,1985年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这本是对高校领导体制的有益探索,却被理解为要弱化党的领导,甚至不要党的领导。

1990年4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在认真总结和反思1989年北京政治风波教训的基础上,强调了坚持党对高校领导的重要性。会后,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其中规定,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高等学校仍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98年8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其中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从法律的高度,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领导体制的基本定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党建理论,突出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尤其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党建也得到了新的发展,从1990年,连续召开了19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党的建设的开展.

这一时期高校党建的特点:一是注重以制度促建设。这一时期,中共中央、中宣部、教育部就高校党建工作出台了大量文件、规定。其中综合性的文件有《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关于加强和改进科研院所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2010年又对《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工作条例》(简称条例)进行了修订,《条例》详细规定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原则、设置、职责等等,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二是坚持用发展着的当代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师生头脑;三是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又颁布了《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

二、中国成长党成立九十年来高校党建的主要经验

(一)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思想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头脑。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必然会受到不同指导思想的影响,必然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的意志和要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思想意识等培养和教育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我们就必须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大创造。早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曾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从根本说就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1942年党以延安大学作为宣传和鼓动的重要阵地,开始了延安整风运动,通过强化教育、小组学习、批评与自我批评和思想改造等方法,建造了一个在思想、组织和作风等方面都一致的统一政党。解放后,党在高校通过各种政治运动也不断加强思想建设。高校党的思想建设的实质就是要坚持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在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如果放松党的思想建设,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党的教育方针就得不到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办学方针就得不到保证,就会导致广大师生迷失正确方向,造成思想混乱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最终严重影响党的事业。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创新的理论,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就无止境。九十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和发展,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活力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党建的目标和方向。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党的十六大以来,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校党建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发展,重点更加突出、成效更加显著。近几年,全国高校先后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学习《江泽民文选》、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建设学习型政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理论武装工作向广度和深度推进。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总结党建基本经验时指出:“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具体到高校来说,必须坚持用发展着的当代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体党员和干部的头脑,解决理想与信念问题,解决目标和方向的问题,解决决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问题,解决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三观”问题。当前,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就要在高校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进一步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营造追求真理、推进知识创新的浓厚学术文化氛围。

(二)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是高校党建的政治保证。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我党控制区,党就把高校纳入了“延安体制”之中,对高校进行领导。如抗日战争时期的陕北公学,其最高领导是学校党组,校内实行党组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总支在党组领导下专管党务工作,党组书记由校长兼任,学校下设教务处、总务处和生活指导委员会(后改称政治部)具体负责校务。解放后,高校一直存在着要不要党的领导的论争,高校的领导体制也经历过反复探索。建国初期,我国高校学习前苏联的经验,实行“校长负责制”,1956年提出高校实行党委领导制,1958年提出高校实行“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使高校党委成为学校工作的领导核心。1961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即《高教六十条》)中明确规定,“学校中党的权力集中在校党委,实行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这是经过各级党组织讨论,党中央批准的。十年动乱后,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中央确定“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中央颁发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中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1989年北京政治风波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实行“中国共产党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领导体制的基本定型。2010年,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再次明确,“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保证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各项任务的完成。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高校领导体制经过多次变革、反复总结经验后作出的正确选择。这一领导体制符合我国的国情和高校的实际。高校党的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集合的制度。党委主要是统揽全局、协调各方,谋大局、抓大事、办实事以委员会制为制度框架的党委领导体制,又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民主的力量,有效地降低决策风险和决策失误。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将委员会制和首长制有机统一起来,既有效地发挥了委员会制和首长制的优点,又克服了它们各自的不足,成为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和可行性的社会主义高校领导体制。实践证明,这种领导体制有利于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和高校党的建设,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有利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全面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加强高校党建,从体制上讲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三)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开展高校党建工作。

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其主要任务就是搞好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工作。鉴于此,高校党建在办学中的特有职能就是根据国家和社会要求,围绕学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的展开,以党的建设为纽带,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政治和组织保障。九十年来高校党建的历程证明,脱离高校自身建设特点实际、不顾教育教学规律抓学校党建是错误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左”“右”倾错误,特别是“文革”给高等教育造成了严重危害。改革开放后,高校党建得到不断重视和加强,但部分高校仍然存在着“就党建抓党建”的现象,从而使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不够。

高校党建工作是整个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党建工作只有融入学校工作大局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其价值。因此,高校党建工作应该结合形势的发展,融入到学校工作大局特别是学校中心工作中去,而不能游离于中心工作之外,搞成“两张皮”。“围绕中心抓党建,凝聚人心促发展”,这是对高校党建工作规律性的科学总结。具体来说,“围绕中心”,就要始终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着眼于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把握战略发展方向,推动党建工作进入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主战场,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凝聚人心”,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为每个师生搭建施展才华和全面发展的平台,努力营造“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育英才”的良好局面高校党建就要在“把握”中心和紧紧“围绕”上下功夫,克服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行政工作脱节的倾向。具体来说,党建要做到五个紧密“结合”,即与学校中心工作和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紧密结合,与广大师生员工的活动紧密结合、与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考察紧密结合、与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紧密结合、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紧密结合。总之,要坚持把党建工作置于高校工作的总体布局中来考虑,坚持党建工作服从服务于学校发展建设的硬道理做到胸中有大局,工作有重点。要创造党政合作的新经验、新途径、做到党政目标相同,工作同步,有机结合,团结协调,相互促进,使高校党建工作逐渐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基础,增强党在高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高校基层党组织担负着直接联系、组织、团结广大师生员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的重要责任,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九十年来,从最初推行党团制度,到抗战时期“据点”式的建党途径,从解放战争时期多样化的发展党员策略到解放后的支部建设,党一直都比较重视加强高校基层组织建设。这也是高校党建的生命力所在。

高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高校党员独立思考意识和学习能力较强、思想活跃,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不断增强党在高知群体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高校大学生的流动性决定了高校党组织建设具有周期性短、流动性大的特征,也凸显了在高校发展党员、重视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校教学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师生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高校基层党组织也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比如,高校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覆盖面不适应高校新形势的发展、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生活单调、形式化,缺乏创新和吸引力等等。面对这些情况,高校必须主动适应变化,大胆创新,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加强高校基层党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如关于高等学校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置,《条例》规定,高校党的组织机构一般由“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院系级党组织(包括院系级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在职工党员和学生党员中设立的党支部”三大层次构成。同时,高校党的委员会设置若干个工作机构,共同承担着学校党委的日常工作。《条例》还提出,“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包括配备一定数量的组织员”。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职责,《条例》也进行了明确界定,包括“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支持本单位行政领导班子和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等等。按照《条例》的精神,近年来,高校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比如,北京师范大学为适应国家重大项目攻关、“985工程”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需要,积极鼓励和探索党支部建在科研团队、教学团队、项目团队上,新的教学科研机构延伸到哪里,支部就设置到哪里,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体系,构建构建党员发展、学习教育和管理创新制度、党建工作队伍创新制度、绩效评估创新制度等,尤其是对于党员的发展,要根据高校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发展方式和程序。此外,还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高校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高校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五)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以大学文化建设构筑精神家园。

高校是社会的风向标、晴雨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比较敏感、思想活跃、关注解国情世情,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他们的安定团结对社会的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最初的五四运动到抗战时期的“读书会”,高校党的建设始终与学生运动、与学校文化建设息息相关、紧密相联。九十年多来的历史也充分证明,高等教育事业是整个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家前途和长治久安,没有高校的安全稳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文化大革命”的经历也告诉我们,高校安全稳定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前提。学校要发展,首先要安全稳定。没有安全稳定,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只有在安全稳定、团结和谐的氛围中,广大师生的首创精神才能得以尽情发挥、创造能量才能得以充分释放、创新成果才能不断涌现、创业活动才能蓬勃开展,也才能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着重指出,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并明确提出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等学校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当前,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就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各项工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努力建设和谐校园。 

建设和谐校园着重是要大力弘扬大学精神,建设和谐的大学文化。大学文化积淀着学校的学术传统和文化精神,凝聚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追求,是学校和谐发展的精神支撑。和谐的大学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无声的力量,它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影响。大学文化也对社会文化起着积极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是引领社会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基础力量。要积极发扬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研究教学科研管理等中心工作,深入研究和解决关系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要积极推进民主建设,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用权利约束权力;要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和学术评价体系,大力提倡和鼓励创新精神;大力提倡敢冒风险、敢为人先的勇气;大力提倡互助合作、公平正义的品格;大力提倡鼓励冒尖、宽容失败的胸怀,从而营造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尊重创新、激励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积极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以文体活动、鉴赏阅读——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图书漂流阅读活动、励耘文化沙龙活动、学术论坛等为主要内容,不断加大文化建设的力度始创于1993年的大学生电影节被称为中国民族电影事业的“加油站”,每年发出的是中国电影界的“第一声春雷”,如今,连续举办了18届的大学生电影节成为品牌文化活动,学校北国剧社排演《枣树》在2007年获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由学校发起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也于2007年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此外,学校还积极鼓励和支持各学院结合学科传统、专业优势和时代特征,创建了有特色的学院文化。通过这些文化建设,构筑共同的精神家园。

 



  阅读:3734 次

刘川生的文章
大力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观
九十年来高校党建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分页 1/1  [1]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