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7日 星期日
老百姓关注是收入差距扩大当中的公平性
作者李实              日期:2014-01-21               阅读:483 次

中国的收入分配与贫困有自己的独特性,我们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转型,在转型当中一半转了,一半还没转。政府转型还没有起步,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都在影响收入分配问题,使得收入分配问题变得非常突出。

  我现在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对收入分配的研究,我们都在用收入进行测量,到现在为止,所有研究收入分配的问题,可能对收入本身的定义都没有一个非常规范、准确的定义,到底我们的收入是指什么。因为考虑到城乡之间收入结构差距非常大,收入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可能在农村当中有一些东西计算在收入,在城市当中不计算。城市当中虽然不是以货币的形式得到的,但是实际上是享受消费的东西,可能都没有计算在收入内。再加上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价格指数的差距、生活规模的差别,使得收入的测量问题,最基本的收入的概念在很多研究当中都没有做的很好。因为前一段时间我们根据2002年做的数据,对全国的收入差距进行估计,估计出来以后基尼指数是0.45,公布数据以后,很多人提出争论,可能有高估的问题。当然也有一些人说是低估的问题。高估的人认为没有考虑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价格的差别,同样一块钱在城市当中的货币含金量和在农村是不一样的。如果研究收入分配,主要是研究收入背后的福利的差异,得到的是真正实惠的生活质量的差别和生活水平的差别,就要进行价格调整。如果进行价格调整,可能收入差距就要缩小。为什么?因为农村的货币收入低,但是生活费用也低,做这样的调整以后,可能差距要缩小。另外一个观点是低估。为什么?很多的收入可能在城市基本享受的福利没有考虑进。比如城市当中很多公共服务,很多社会保障是农民享受不到的,这些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是要花钱买的,虽然是政府以实物的形态提供,但是是需要花钱的,如果把这一部分折算进去以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是3:1的问题,可能更高。

  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做了一些估算,确实如果把城乡之间的价格指数问题考虑进去,可能会得到比较低的收入差距,基尼系数是0.4,但是如果把各种各样实物形态的补贴,包括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的项目进去以后,再加到城市基尼的头上,得出的收入差距不是0.4,可能是0.5,这样的话,把两个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得出0.4到0.5,是这样的情况。

  我举这个例子说明可能我们的收入分配当中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好多是基础性的工作,包括收入的测量问题,更重要的是万教授提到的,我们可能在调查样本上是否有偏差的问题。不仅是课题组在研究当中有偏差问题,包括国家统计局的样本可能都有偏差问题,这种偏差造成收入差距低估或者高估的问题。

  第二个例子,对于收入差距变化,包括一些原因的解释。从我们研究来说,我们感觉到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把这个观点在报纸上讲出来的时候,受到很多网民的批判,说我们太糊涂了,没有看到收入差距背后本质性的因素。这种本质性的因素可能是腐败的问题或者是其他的以权谋私的问题、非法收入的问题。很多老百姓所感觉到的收入差距可能和我们学者在研究上的收入差距是不一样的。

  我感觉到可能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关注的是一个收入差距测量的问题,老百姓关注是收入差距扩大当中的公平性。这样老百姓更多的是收入差距稍微有一点扩大的话,他认为非常不公平的话就有非常强烈的反感。我们对一点收入差距扩大不敏感,但老百姓不是这样想,这就涉及到对收入分配当中,到底差距扩大当中哪一些成份被老百姓认为是公平的,哪些是不公平的。这些问题要加以严格的区分。

  总的来讲,收入分配的研究是一个长期关注的问题,作为收入分配研究的课题,是几代人的协同作战,同时是几代人的联合作战,这个事情是一个非常大的事情。



  阅读:483 次

李实的文章
老百姓关注是收入差距扩大当中的公平性
中国低收入阶层超70% 收入分配不公加剧贫困
坚持不懈地提高农民收入
农民工社保制度设计不合理
收入分配改革将会从财政政策起步
不可低估收入分配问题
消除收入分配不公体制根源
分页 1/1  [1]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