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探讨 |
作者:贺爱忠 日期:2013-01-14 阅读:542 次 |
[摘要]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是对品牌自主创新现象的本质说明,其运行常态是整合。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整合理论的研究文献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的基础、内容和原则,这将突破了以往单从分解的视角对创新机制进行理论探索的局限。 国内外学者们重点就资源整合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国外学者重点研究并
购后的资源整合,纳多扎提出要实现领导团队、企业文化、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人员、产品、流程和技术等八个方面的整合。拉尔森和芬克斯迪恩则着重提出了战
略、组织、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整合。于吉鑫认为,企业资源整合包括并购前整合和并购后整合两个方面。并购前整合是企业资源整合的常态,是一种企业内部资源整
合,包括企业内部资源的动态配置、动态互补、动态协同等方面内容。并购后整合是外部资源内部化的过程,主要包括治理结构整合、战略整合、资产财务整合、组
织结构整合与组织再造、企业文化整合、人力资源整合六个方面。总而言之,国内外学者关于资源整合内容的观点可归并为有形资源的整合、无形资源的整合、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整合三大部分。 博瑞斯曼和哈坎森通过对瑞典三家跨国公司研发部门整合过程的研究,将并购后的整合分为两个过程:第一阶段,以人的整合为主,第二阶段,以任务的整合为主。陈子季把创新资源整合过程分为水平整合过程和垂直整合过程。郑健壮认为,整合过程就是经济组织中资源、能力、竞争力的递进过程。 Bartlett和Ghoshal提出了三种整合方式:集权化,即正式权利和层级机制在公司决策过程中的作用;正规化,即通过行政机制来制定决 策;规范化,即通过将管理者同化在一套共享的目标、价值观和信仰中,来规范其观念和行为。李清华则从行政管理学科的角度把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的利益整合 方式按七种标准进行了划分:按照整合所运用的手段分为经济整合、政治整合、制度整合、意识形态整合;按照利益整合方式的历史演变过程分为传统社会的整合方 式、转型社会的整合方式、现代社会的整合方式;按照主体意志是否介入整合过程分为自发性整合与自觉性整合;按照整合所涉及的利益主体的范围分为局部性整合 与全局性整合;根据利益共同体赖以维护的基础分为机械整合与有机整合;根据整合机制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的不同分为开放型整合和封闭型整合;按照权力介入整 合的方式分为集权式整合与分权式整合。这是目前对整合方式的最全面的认识。 国内外学者关于整合的研究成果为本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资借鉴的思路,但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搜索,有关“机制整合”的文献只有1篇,即郑志刚发表在《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上的《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公司治理机制的整合》一文。该文论述的是不同治理机制应该整合,及不同背景下治理机制之间的不同关系。本文在借鉴上述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就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的基础、内容和原则进行探讨。 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可以克服特定子机制的固有缺陷,产生协同效应。品牌自主创新各个子机制旨在从某一方面对品牌自主创新活动发挥作用,因而每 种机制有其自身固有的局限性,任何子机制的单独应用都可能难以全部发挥出这种机制的潜能,企业品牌自主创新活动必须面对从多种子机制中进行选择和整合的挑 战。比较而言,实施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利用不同子机制获得对品牌自主创新不同方面的作用,进而在各个方面作用之间建立关联,使之相互协调、相互支持、 相互补充,从而便于企业避免或减少单个子机制的局限性,形成品牌自主创新机制的整体优势,从根本上改善创新活动,提高整体创新活动绩效,从而产生强大的协同效应。 同时,品牌自主创新各子机制之间具有相关性。这是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的基础。 在品牌自主创新机制的构成中,动力机制是品牌自主创新的源泉性机制,决策机制是品牌自主创
新战略制定机制,支撑机制、运行机制、控制机制是品牌自主创新战略执行机制,三者环环相扣,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缺少了哪个机制或对哪个机制不重视或哪个机
制出了问题,都会使品牌自主创新战略目标无法实现。其中,动力机制是品牌自主创新的根源,没有动力就不会有品牌自主创新战略。决策机制是品牌自主创新的指
针,决策正确,品牌自主创新会事半功倍;决策错误,品牌自主创新可能南辕北辙。在动力充足、决策正确的前提下,战略执行的三个机制就是成败关键。 一般而言,按时间顺序品牌自主创新各子机制依次为:动力机制、决策机制、支撑机制(含外部支撑机制,即促进机制)、运行机制、控制机制。动力机
制为创新主体进行品牌自主创新决策提供动力源泉,决策机制为品牌自主创新活动提供指南和行动方案,支撑机制为决策方案实施提供内外部资源保障,运行机制具
体组织创新项目实施、创新活动开展,控制机制对品牌自主创新主体及自主创新战略进行导向与制约,根据创新绩效信息调整品牌自主创新战略,保证创新目标实
现。在品牌自主创新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占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子机制,居于次要地位、起辅助作用的子机制。 在品牌自主创新实践活动中,各子机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织、共同发挥作用的。动力机制中含有决策机制,如开发哪些动力源、怎样开发动力
源、采用何种动力培育手段,等等,是决策问题;决策机制中也含有动力机制,如选择自主创新还是贴牌生产、合资创牌,就与决策主体的动力类型及其强度有很大
关系;支撑机制中存在动力机制、决策机制,如企业投
入多少资源到品牌自主创新活动中,政府对品牌自主创新是否制定扶持政策、扶持力度多大,等等,既有动力因素,也是一种决策;运行机制中含有动力机制、决策
机制、支撑机制等因素,如品牌自主创新项目各个岗位配备什么人员,对执行绩效如何评判与使用,涉及动力、决策、支撑等因素;而动力机制、决策机制、支撑机
制、控制机制都有一个运行问题。因而,品牌自主创新各子机制是相互交织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如前所述,品牌自主创新不同阶段的主导子机制、辅助子机制是不同的。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不仅要求同一创新阶段的主导机制与辅助机制相互补充、
相互结合,而且要求不同创新阶段的子机制环环相扣、形成一体。就同一品牌自主创新项目、创新活动而言,品牌自主创新各个子机制是同时发生作用的,对它们应
进行并行整合。由于品牌自主创新机制运行过程中主客观条件是变化的,品牌自主创新活动是不断发展的,因而,品牌自主创新的各子机制要因应内外条件变化而更
新、完善,而且各子机制之间的匹配关系也要动态调整,使整合动态发展、循环运转。更为重要的是,品牌自主创新机制的整合,不能局限于当前及近期的品牌自主
创新活动,而要着眼于推动和促进未来品牌自主创新活动的发展。 从空间维度来看,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首先是企业内外部的整合。就各个子机制而言,它们的形成和运行都离不开对企业内外部条件的综合考虑;就整
个品牌自主创新机制而言,有的则侧重于内部资源的整合,有的子机制侧重于外部资源的整合,为了发挥品牌自主创新机制的整体作用,客观要求侧重于内部整合的
子机制与侧重于外部整合的子机制相互匹配,有机结合。其次,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是国内外市场的整合。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中国对外开放度越来越大
的背景下,国际竞争与国内竞争是融为一体的,任何企业的
品牌自主创新活动必然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成果接受国内外市场的检验。因而,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不纯粹是国内市场的整合,而且更是国内国际市场
的整合。再次,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也是品牌自主创新各个子机制在网上网下的整合。品牌自主创新的动力、资源、传播、控制等要素,既有来自网下的,也有来
自网上的。信息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处理越来越多在网上进行。创新成果保护与管理也不限于网下,早已延伸到网上。因而,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客观上要求把
网上网下结合起来。 品牌自主创新主体是多元的,各个主体有各自独立的利益(价值)追求,利益追求是品牌自主创新的根本和源头。品牌自主创新机制价值维度的整合首先
是主要利益相关者价值追求的整合。按照菲利普·科特勒的观点,企业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有三类:投资者、员工、顾客。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要把投资者、员工、
顾客的价值追求统筹考虑、有机结合,形成一个价值共同体。这样,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就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动力,就有了良性循环的基础。其次,品牌自主创
新机制价值维度的整合是经济、文化、生态价值的整合。品牌自主创新既是经济创新活动,也是文化创新活动,还是生态创新活动。品牌自主创新的结果,当然会获
得好的经济价值,同时也传承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创造了新的生产、生活文化,优化国家的产品结构,提升自主品牌企业的地位。因而,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目标的价值增值,不只是经济价值的增值,还有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的增值。 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投入维度的整合首先是对企业内部投入品牌自主创新的资源要素的整合。企业内部投入品牌自主创新的人力、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
要素相互之间要匹配。按照管理学的“木桶板效应”,某种资源的短缺会决定所有资源效能的发挥。某种资源过剩,也会造成浪费。一定质量的资源数量要适当,资
源之间的匹配、有机结合更重要。其次,政府对品牌自主创新的各种法规政策投入的整合。政府制定的与品牌自主创新有关的法规、政策,为品牌自主创新营造的体
制条件、采取的舆论手段,相互之间在根本上要一致,理想状态是相互之间要互补、互促。再次是品牌自主创新的企业资源投入与政府法规政策投入的整合。品牌自
主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所需投入,主要靠企业自身,政府的法规政策投入也是必须和必要的,这是普遍规律。重要的是,两者要互补、匹配、协同,发挥整体优势。 品牌自主创新机制制度维度的整合首先是品牌自主创新内外制度的整合。品牌自主创新机制中有企业制定的制度,也有政府制定的制度。一方面,企业规
章制度制定要遵守政府制定的制度,另一方面,政府制定的制度要有利于企业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在品牌自主创新活动中,政府制度与企业制
度各自发挥着自身独有的功能,两者缺一不可。其次,品牌自主创新机制制度维度的整合是用制度规范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品牌自主创新各个子机制在整个品牌
自主创新机制中有各自的角色定位,这些子机制在整合过程中存在各种冲突和矛盾,主宰这些子机制运行与整合的人相互之间更是存在利益冲突,因而,从制度上规
范各个子机制之间的冲突与矛盾的化解程序与办法,从制度上规定机制主宰者之间的利益分配与调节办法,是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的重要内容。再次,是品牌自主
创新新旧制度的整合。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品牌自主创新的制度是不断演变的,新制度总会代替旧制度发挥作用,但这种代替不是对旧制度的全盘否定,而是在旧制
度基础上的发展和扬弃。 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文化维度的整合首先是企业内部与品牌自主创新有关的文化的整合。主要是企业自主创新文化、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整合。其次,是
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整合。在品牌自主创新活动中,吸收、传承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把民族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中,同时通过品牌自主创新活动,把企业的优秀文
化传播给社会,成为民族文化的有益补充。再次,是用先进文化引导、规范品牌自主创新机制的整合。通过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吸收优秀民族企业文化,把中西方先
进文化整合起来,用来引导、规范企业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 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是由各个子机制及其内部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品牌自主创新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各个子机制、子机制内部各要素也是一个系
统,因而对品牌自主创新机制进行整合时,应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思考。例如,从时间维度对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不能只考虑某一时点的整合,而要考虑一个时间
段,乃至把过去、现在、未来联系起来。从创新主体角度考虑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不能只考虑企业家与政府之间作用的整合,而要把企业家、
员工、领先用户、供应商、技术合作者、知识产权工作者、政府等之间的作用关系衔接起来。否则,就会影响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的广度与深度。系统性原则不仅
仅要求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着眼于各子机制及其构成要素的整合,还要求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要与外部环境状况相适应。 尽管品牌自主创新各子机制、子机制各要素其内容和性质各不相同,但其目标应与企业的主要目标一致。在进行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时,要按照与企业
主要目标一致原则在时空、价值、投入、制度、文化等维度引导、推动各子机制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由于品牌自主创新机制的形成、运行、整合主体主
要是企业内部的人员,因而一致性集中体现为企业员工的团结。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教授艾伦·鲁滨逊等人指出,“团结就是‘一致’”,团结意味着要达到一种程
度,即每一个员工的兴趣和行动都要以企业的重要目标为出发点。团结可以影响创新行为能否发生,影响行为自身的性质,甚至影响着其他人做出对企业给予支持或
者不支持的决定。企业创新力对于团结比对商业和管理任何其它方面都更敏感,而且除非一个企业特别团结,否则它就不能连续不断地产生创新力。把这一思想应用
到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中,就是要求首先必须弄清楚企业的主要目标及品牌自主创新的主要目标,使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为促进主要目标实现服务。 追求品牌自主创新活动整体价值最大化是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的原动力。企业的优劣势在品牌自主创新过程各个环节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各个品牌自主
创新项目带给企业的收益和风险也有差别,因而,企业可能在某些环节与外部组织或个人合作,对创新项目可能进行组合。同时,企业是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文化
组织的集合体,企业的任何经济活动目标不是单纯的经济目标,还有社会目标、文化目标等,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必须有助于企业价
值目标的优化。如前所述,品牌自主创新机制的支配力量是品牌自主创新主体,因而,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从决定意义上来说,是对品牌自主创新主体的整合。能
把各创新主体联系起来并主动相互协作、配合的是共同的利益(即价值)。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必须能给各创新主体带来利益,满足创新主体的价值需要。价值优
化原则还要求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必须考虑整合成本与整合收益的比较,追求以较低整合成本获取较高整合收益。 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是人们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经历主要目标识别、方案搜寻、试错、调整的渐进过程。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是整合能力不断进化的过程,沿着整合初期、整合发展期、整合成熟期的阶段循序发展。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具有层次性,因为整合主体是分层次的。就企业层
次而言,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在高层管理者的整合,在职能部门和中层管理者之间的整合,在基层的整合。最重要和首要的是在高层的整合。
就思维层次而言,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由低到高也可分为三个层次:对立统一基础上的抽象整合,客观分析基础上的具体整合,历史演变和动态平衡基础上的全方
位整合。整合层次的形成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实现的。因而,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必须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一方面要求机制建立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必须相互匹配。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社会经济系统是开放系统,是运动中的系统,不断与外
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即不断进行输入——转换——输出的循环往复。如果输入与输出较长时期不匹配,系统的生命力就会削弱;如果这一过程中断,
系统的生命力就会枯竭。另一方面,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要求品牌自主创新的当前战略与未来战略有机结合。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是一个系统,系统与环境存在着密
切的关系,当环境发生变化后,系统也必须相应调整。品牌自主创新机制经过一段时期的运转后,品牌自主创新能力得以提升,品牌自主创新成果得以增加,机制自
身也可能更为完善,品牌自主创新战略也要相应地有所变化。此外,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要求企业具有柔性,即企业为了达到控制自己命运的目标而与内部和外界
互动,进而持续地适应环境、营造环境或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尤其要求企业为了实现品牌自主创新目标而不断进行内外互动,进而对品牌自主创新各个子机制及机制整合进行相应调整,提高品牌自主创新机制的灵活性。 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以满足需要、可靠适用为度,并不追求尽善尽美。当然,整合不到位也不行。这就需要企业不
断实践,不断摸索,不断衡量,不断调整。现实中,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怎样才算适度,很难找到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只能根据品牌自主创新的实际效果和实现
程度来推断。总的来说,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的手段要有适当的弹性,做到刚柔相济;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的速度要适当,欲速则不达;品牌自主创新机制整合
的结果是各子机制相对来说的协调、统一、和谐,不是绝对的均衡和协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