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1日 星期四
中国零售业之路
作者顾国建              日期:2013-01-15               阅读:1083 次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特别是我国在加入WTO之后,一些外资的零售企业将大举进军我国的国内市场,这势必对国内零售企业造成巨大的心理和市场压力。实际上,一些世界排名前列的零售巨商,都已对中国国内市场感兴趣,有的已通过各种形式进入了中国。

    例如,全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沃尔玛”公司在深圳投资开设了“沃尔玛购物广场”,法国著名的零售超市集团“家乐福”公司在上海、深圳等地合资兴办了多家“家乐福”超市。这些已开业的外商投资零售企业,有相当数量的商品价格很低,有的销售价格甚至低于国内商店同种商品的进货价格,使得国内零售业无力与之竞争。

    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国内零售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必将有更多的外资零售企业进入国内消费市场领域,并与国内企业一起争夺市场。因此国内商家只有现在抓紧时间做大市场、扩展规模,届时才能与国外商家一争高低。对这一点,深圳和上海的部分商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据资料显示,1999年深圳新开大商场15个,其中1万平方米以上的商场9个,总营业面积为22.11万平方米,新增连锁超市门店共110个,营业面积 5.25万平方米。预计2000年深圳还将新开大商场18个,新增连锁超市门店190个。目前深圳有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商场52个,上万平方米以上的 大商场已达32个,一跃成为广东省大型商场拥有量最多的城市。 在深圳的大商场纷纷上马的同时,小超市也不甘落后,华润万方采用自营、加盟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使门店数量达到 70余家。而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民润超市则坚持看好新兴住宅区,把规模扩大到16家。深圳的零售商们争抢优势商业地盘、“跨地区”争抢市场达 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在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上海,商家们对规模扩张的意识也已是了然于心。如沪上有名的联华超市近年来发展很快,1996年时,联华超市的网点总数仅41家,而 到1999年底,网点总数已突破了600家。联华超市有限公司王宗南董事长认为,规模扩张已成为超市业态的主要竞争手段,没有规模的超市公司就不会产生集 约效应。尤其是在世界零售业刮起并购浪潮的时候,国内超市公司更应积极探索通过多元资产结构的组织形式,做大企业规 模。在未来的几年里,联华的规模战略是寻求和海内外的大型超市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共同开发市场。同样上海华联超市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华洲也表示,华联下 一步的发展策略是以上海为中心向江浙两省发展,并由城市向农村发展,到2002年在上海发展大型购物中心。而上海的青浦区,最近则将连锁店从城市向乡村移植。青浦区的213家“农字号”连锁店经改建并连锁经营后,年销售额从原来的1000万元骤然增至1亿元。

    事实已经证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国内的零售业只有做大规模,争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国内贸易局特聘专家顾国建教授指出,目前零售业的竞争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游得快的吃游得慢的。国有零售业只有深化公司制改革,改善企业负债结构和减轻企业社会负担,使企业轻装上阵,走规模扩张之路,才能在与外资零售业的激烈竞争中勇立潮头,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阅读:1083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