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7日 星期日
让延安精神放射“民主政治”的时代光芒
作者张晓辉              日期:2014-01-21               阅读:475 次

张晓辉

 

延安是革命圣地,更是民主圣地。从1936年到1948年,我党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为中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更为中国的民主进步而奋斗,其目的在于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总结我党在延安的13年历程,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就是一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史、就是一部为实现民族独立自由与人民解放事业而不懈斗争的革命史。在新的时代,我们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让延安精神成为我们党在新时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拓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让“延安民主模式”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发挥强大的动力支持,让延安精神放射“民主政治”的时代光芒。

 

一、 延安精神的新时代意义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本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标志。正是依靠这样一种精神,我党在延安的13年才能排除万难,创造辉煌奇迹。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和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需要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让延安精神成为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在延安考察工作时指出,今天我们弘扬延安精神,就要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自觉学习和忠实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至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既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就要坚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增强忧患意识,注意防微杜渐,厉行勤俭节约,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在前进道路上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胡锦涛总书记的上述论述充分阐明了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的意义所在,民主政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应当从延安精神及延安民主模式中得到充分的借鉴。

 

二、党在延安时期的民主政治探索

 

事实上,党在延安时期就已经开始了积极探索民主政治的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为此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毛泽东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回答了实施民主革命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更是系统阐述了其民主建国和联合政府的方略,内容涉及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政权组织形式、军队与武装力量归属、土地政策及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问题。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我党在陕甘宁边区竭力打造民主政府,率先在各级政权机构中实行“三三制”民主政策,探索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道路,形成了“延安民主模式”。根据这一政策,根据地民主政权中人员的组成,不仅有工农代表,还有其他阶级阶层的代表,共产党员大体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党之所以在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其实质就是为了反对在党内长期存在的倾关门主义,实行更广泛的民主政治,建立一个包容性更强、代表性更加广泛的政权,以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实践表明,“三三制的实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最突出的是使边区各级政权有了广泛的代表性,有力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团结抗战的积极性另外也使边区政权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大大加强,提高了边区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效率。

此外,我党在延安时期推行的“精兵简政”政策、农民减负政策以及大力弘扬的徐特立精神、吴玉章精神、抗大精神、南泥湾精神、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等都包含着丰富的“以人为本”、“民主决策”、“服务民众”的民主思想。实践证明,我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经济模式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形成了清廉高效、民主公正、务实现代的政治作风,呈现出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直接为我党后来夺取抗战胜利和全国胜利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三、延安精神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启示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探索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道路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这一深刻认识是我党经历沉痛教训而总结得出的。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基于这一认识,我党先后纠正了王明左倾主义路线和抗战初期的右倾错误,在党内逐渐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体、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从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但照抄照搬别国模式从来不能成功西方民主是西方独特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产物,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和完善才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尽管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日益完善,民主机制日益健全,但在向其它国家移植和推广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就存在先天不足甚至更严重的问题。一些发展中国家主动或被动地实施西方民主制度后,往往导致政治动荡、经济停滞、民不聊生。近年来国际政治一系列严酷现实启示我们客观看待西方民主制度,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模式和发展道路,正确的选择

(二)建立体制,完善机制,将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落到实处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从成立那一天开始,我们党就在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而不懈奋斗。毛泽东同志说过,立党为公还是立党为私,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分水岭。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因此,要坚持立党为公的宗旨,就必须将其具体化为执政为民的实践。否则,就会失去民心,动摇党的执政地位。

延安时期,我党在学习西方民主理念和民主精神的基础上,创建了新型的人民民主政治体制和政党制度;颁布了边区政府施政纲领和一系列法规条例,初步形成和建立了严格的执法环境和公正的司法制度;保证一切抗日民众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开展了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运动;党内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新风气。延安精神启示我们,只有将民主政治的思想和理念以体制机制的形式落到实处,才能充分实现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与支持。因此,我们党必须要加强民主政治的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加强法律体系建设,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进一步强化新闻媒体、信息网络及社会民众的社会舆论监督作用;进一步探索直选制、引咎辞职制等基层民主和党内民主的新模式,为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提供制度保障。

(三)丰富内涵,创新形式,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精神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参政议政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这是一个双向互动与循环的过程。党在延安时期实施民主政治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表明,在一个没有民主传统,缺少现代文明资源的落后国家的落后地区,通过不断创新民主形式,丰富民主内涵,宣传民主精神,践行民主理念,完全可以也完全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延安时期,人们编写了《选举小调》,用歌声来普及和宣扬民主精神:“民主政治要实行,选举为了老百姓,咱们选举什么人?办事又好又公平,还不耍私情。” 为了便于不识字的选民参加选举,表达他们的政治意愿,行使他们的政治权利,有些地方还创造了“豆选”、“香头烧洞”选举等便于操作的选举方式。这些实践表明,通过不断丰富和创新民主政治的内涵和形式,是完全可以在落后国家和落后地区加以实施和推广的。现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我国已处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过程中,这与昔日的延安不可同日而语,这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行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土壤。这就要求我们党和各级政府要在民主政治的内涵和形式上下功夫,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精神和理念体现到工作中去,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通过创新民主模式,促进民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通过保护和发扬民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的民主进程。

 



  阅读:475 次

张晓辉的文章
让延安精神放射“民主政治”的时代光芒
分页 1/1  [1]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