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辅导员在高校全员育人工作中的责任与使命 |
作者:乔璐璐 日期:2014-02-13 阅读:705 次 |
乔璐璐 北京化工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 100029 摘要:全员育人要把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思想政治辅导员作为学校各项教育管理工作落实到学生的具体执行者,在全员育人工作中担当着不可替代的责任。辅导员需要在多方面提升个人素质,完成职业使命。 关键词:辅导员 全员育人 一.辅导员工作在全员育人工作中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每位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要积极履行育人职责,结合岗位工作,找准育人的结合点,以课堂、管理、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每一项措施为载体,把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落实在育人的具体任务中。 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逐步改善客观条件的同时,必须采取切实措施.营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环境,把全员育人的理念、方法、制度贯彻到新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整个过程要着眼于紧密衔接,环环相扣,至始至终,不留死角。 二.辅导员在全员育人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既不是普通的任课教师,也不是学校管理干部,却是学校和学生间最重要的桥梁。工作中,辅导员同时扮演着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等多重角色。既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成学校教育教学及日常管理任务,又要面对广大学生,思考如何将学校各项工作准确地贯彻到学生中去、进而实现学校的工作计划和育人目标;既要深刻领会上级领导的教育理念和工作意图,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倾听学生的心声、理会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自主地开展工作;既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好学生、管理好学生、维护好学校的稳定,又要创造性地指导学生开展课余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一群个性鲜明和情感丰富的青年学生。现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丰富、个性鲜明、个体差异大。要准确把握这些学生的思想情感和需求、做好他们的引导教育工作有着相当的难度。对当代大学生,应“实现理想,从现在做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我修养。大学新生由中学生成为大学生,往往出现一些对新环境、人际关系、学习节奏等方面的不适应,容易产生失落感、自卑感、迷茫感等心理问题。所有这些,都需要辅导员给予关注、关心、关爱,帮助学生适应大学新生活,融入集体,认识自我,学会交往,确立新的奋斗目标,为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起好步,开好头。 因此,辅导员要胜任本职工作,就必须在工作实践中努力培养自己洞察秋毫的观察能力、善解人意的心理领会能力、平易近人的谈话沟通能力以及随时应对和处置各种复杂局面的行为能力。所以,加强高校辅导员的悟性修养,努力提升职业素养,对于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升学校教育管理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辅导员工作悟性修养的表现形式 辅导员悟性修养的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悟己深刻。辅导员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要对自已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第二,悟人透彻。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只有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理会学生的情感、了解学生的需要、透彻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工作。 第三,悟事周全。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重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对组织的各种活动或设计的各种教育方案之可行性都要进行周密的考虑,对每一活动的教育效果要有周密的评估,对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有必要的应对准备,这样才能确保教育活动的效果。 第四,悟势准确。辅导员在正作中要准确地把握事态发展的趋势、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发展潜能、掌握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这样才能不断增强自己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四.提升辅导员悟性修养的基本途径 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辅导员的工作悟性主要来源于学生工作的实践。因此,加强高校辅导员悟性修养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增强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同感、使命感。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担负着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践行者。辅导员只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热爱青年学生,并将辅导员工作当作一项崇高的事业去做,才能将工作做得深入、细致,才能增强其探索辅导员工作规律的自觉性,才能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工作悟性。 第二,全身心投入到学生工作的实践中。悟性必须在实践中提升。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集中精力关注和研究某一事物并用心感受事物时,比较容易产生悟性。悟性的最高境界是“彻悟”,而“彻悟”恰恰是来源于对事业的执著追求。辅导员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工作的实践中,才能不断增强工作的创造力,才能不断激发自已的工作灵感、提升自身的工作悟性。 第三,善于学习和深入思考。大多数辅导员比较年轻,但他们却负责一个年级或一个专业百十个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要做好这些人的工作,单纯从有限的工作经历中自我感悟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习他人和前人的经验。因此,有必要在前人的指点下,结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工作思考来逐步增强自身工作的悟性。 第四,在成功与挫折中领悟。工作中的一切成功和挫折,对辅导员来说都是宝贵的工作经验和阅历,是提升悟性修养必不可少的过程。只有正确面对工作中的挫折、善于总结一切经验教训,悟性修养才能达到较高的境界。 五.辅导员开展工作时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作为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一名合格的辅导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才能更好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这是学校育人工作的要求,也是辅导员自身工作职责的要求。 1.努力提高思想政治修养。 政治素质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核心。辅导员应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努力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避免空洞无味的说教。辅导员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执著的政治责任感,切实发挥自身在政治生活中应有的作用,才能给大学生正面的指导。 2.加强管理方法的研究,提高管理水平。 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管理,包括校规校纪的执行和学生衣食住行的保障,但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要求我们不能停留在做好一个管理员和服务员的层次。辅导员应加强管理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来指导工作,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用人性的管理手段来提升管理层次。通过管理工作,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学生,转变大学生对“管理”的认识,由“被动服从”变成“主动适应”。这样既能提升辅导员管理的工作层次,又能使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绩效。 3.良好的心理品质。 “打铁还需自身硬”。辅导员在参与学生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确保自身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辅导员首先需要建构好自身积极健康的内心世界,树立起适应时代的正确的道德观,这样才能辅导学生使其心理健康。其次,辅导员需要在认识 上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更好地理解自己与学生、自己与学校各相关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在工作中学会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学会正确认识出现的矛盾,做到“推己及人,尊重事实,尊重学生,爱护学生”。 4.健康的形象和人格魅力。 辅导员要做学生的表率,要让学生做到口服心服,就必须首先要求自己有健康的形象和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人格力量是辅导员能否给学生树立榜样的决定因素,也是辅导员工作是否具有凝聚力与说服力的首要因素。辅导员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无私的奉献精神和良好的性格特质,在工作之中向学生展示并感染学生。 5.得体的语言表达和仪表服饰。 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必须不断训练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用精辟、诙谐的语言来强化感召力和说服力。正式场合语言要准确、得体、生动、活泼、丰富、有逻辑性和启发性,而非正式场合应寓教于乐。不同的谈话内容选取不同的谈话方式,公开场合多表扬,进行批评时应选择合适的地点和场合,和风细雨动之以情。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语言风格也不同,如与性格开朗活泼的学生沟通时语言可以不拘一格,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应以朴实自然为主、以真诚打开他们的心扉。同时,辅导员直接面对学生,端庄的仪态、优雅的风度以及得体的着装都可以给学生留下可亲可效仿的印象,有助于辅导和引导工作的进行。 6.较强的沟通能力。 当前学生的知识面宽、主体意识强、民主平等观念浓,一些学生在心里对教师和管理者有一定的闭锁性和抵触性,如何在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建立新型的、有助于平等交流、沟通理解和化解矛盾的人际关系,是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新问题。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它能够使师生双方相互理解和信任,彼此敞开心扉,展开深入坦诚的交谈,产生心灵的共鸣,促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主动向积极方面转化,除此之外辅导员还应注意同院系教师及学校相关部门建立联系和沟通渠道。 7.深入了解社会,丰富自身阅历。 在大学阶段,大学生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会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学会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如何正确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学会怎样参与社会竞争,怎样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学会如何正确的看待社会,如何辩证地理解人生;学会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等。这些问题都要由辅导员做出判断和回答。因此就要求辅导员能深入了解社会,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和指导。辅导员通过自身丰富的人生阅历,辩证地理解人生,引导学生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挫折。 8.意志坚定,敏锐果敢。 辅导员应表现出对事物反应灵敏、立场明确和意志坚定的品质。处理突发事件要敢于决断、善于决断,要做到沉着冷静、机智果敢、公平民主;在注重教育引导的前提下,根据规章制度准确处理。同时,还要讲究艺术,让学生心服口服,这样辅导员的工作也会显得很有魄力。能否当机立断、分清是非、控制局面,是对辅导员综合素质的一次检验。 参考文献: [1]赵庆典,李海鹏.努力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 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 [2]梁金霞,包金玲.关于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状况的调查及思考与建议[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8). [3]邱显清,李龙. 高校辅导员应当积极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0). [4]干旭.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及对策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 [5]候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7(2). [6]喻芒清. 论高校辅导员的悟性修养[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0) [7]张伯威.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的三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7) [8] 高扬帆,郭超杰,叶晖. 关于高校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工作的思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