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4日 星期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李春秋              日期:2013-09-27               阅读:4549 次

作者:李春秋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目标高远,意义重大。

  一、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党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经历了一个初步探索、逐步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多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展开了“两个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规划建设。党的十二大报告阐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内涵及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相互联系。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把“总体布局”拓展为“四位一体”。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把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战略部分进行谋划。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并且单列一章论述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五位一体”国家发展战略崭新布局的提出,并被写入党章,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它既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总结,标志着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更加明确、肯定,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得以贯彻推行。还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表明我们党对人民福祉的回应,以及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世界文明进步的庄严承诺。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总战略,是个有机综合的整体。从各个部分的实质看,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是条件。这些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成功,建成小康社会。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在创新中不断升华。

  近十年来,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不断创新、深化和提高。我们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者、领导者。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做到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的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做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加以强调。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开始进行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的建设实践。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任务,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目标。十七大以后,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为政府的施政纲领和国家发展理念,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把“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我们党这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结合,意义深远。

  三、大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存在于人类物质创造和精神文化活动中,涉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要在科学发展指导下,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经济建设中的生态文明要求,其一,在价值取向上,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预测的原则,在生产活动中,采取理智态度,形成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新机制。其二,经济发展的方式上,无疑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就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测量仪和助推器。因此,在物质新产品的生产中,切实做到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少、对环境的消极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按照十八大报告要求,“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产环境恶化趋势。”经济领域的一切企业要毫无例外地承担环境责任,杜绝急功近利、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要建立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制度。

  政治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观指导下的政治建设要求,其一,必须最大程度地尊重社会成员的利益和诉求,注重各种主体利益和诉求的多样化,平衡各种利益关系,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均以及权力滥用而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其二,政治建设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使城乡人民生活在美丽家园中,过上幸福生活。人民群众从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从内心里拥护党的领导,信任自己的政府。其三,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政治文明建设。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治国理政的理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利益。这既是党和政府对人民渴求的回答,也将使党和政府拥有更深厚的群众基础,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其四,推行“保住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也是政绩”的政绩观,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干部考核的评估体系中。

  文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明价值观。它从人的主体视角出发,充分肯定自然及其生态系统的价值,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荣的关系,坚持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观与把人类价值和利益绝对化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大相径庭。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文化建设离不开生态系统。另一方面,文化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文化产业为例,主要是由人的知识、技术、智力、灵感等再生资源完成。此类产品具有成本低、污染少或无污染和多次使用等优点,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问题既是一个发展问题,也是一个民生问题。近年来,因土地利用、房屋拆迁、污染环境、食品不卫生引发的群体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其一,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提高保护和利用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其二,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其三,优化人民生态生活环境,加快绿色城市建设。

  可以说,没有高水平的生态条件,任何人要获得优质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享受,是难以实现的;没有生态环境安全,人类自身势必陷入难以克服的危机之中。 

 



  阅读:4549 次

李春秋的文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与北师大战略选择的理性思考
分页 1/1  [1]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