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责任编辑sxs2  来源学习时报  日期2019-11-0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系统总结我国制度和治理体系显著优势基础上,突出强调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和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吹响了集结号,绘就了路线图。

  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大地上就会再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惨剧,何谈国家治理,更无效能可言。我们所说的国家治理效能,从根本上说就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效能。全会抓住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强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这为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确立了坚实基础。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创新,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这是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必由之路。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直面矛盾和问题、风险和挑战,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

  必须坚持科学治理方法,做到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坚持把政策和策略视为生命,善于探索总结国家治理规律、借鉴运用科学治理方式方法,是我国国家治理保持高效的奥秘所在。要加强国家治理的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治理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把依法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统筹各个治理主体形成国家治理整体合力,推动国家治理向前端、向基层延伸,从源头和基础上解决影响国家治理的深层次问题。

  必须提高干部治理能力,引导广大干部提高运用制度干事创业能力,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完善担当作为激励机制,集中整治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执行制度、落实制度的实践中考验干部的责任担当,确保制度时时生威、处处有效。




打印 | 转发:

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

书写新时代“中国之治”新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