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6日 星期六
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
作者蒋耘中              日期:2013-08-29               阅读:699 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1]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结合,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

一、准确理解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世界观与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并用来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科学论断,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原因存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之中。资本主义以前的生产方式是以小生产和建立在小生产基础之上的个体所有制构成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建立在社会化机器大生产的基础之上的。这种生产方式是对过去时代的小私有制的否定,它为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开辟了道路,因而是一次革命性的变化。但是,资本主义生产以最大限度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以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分离为前提,这种生产方式产生了它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这是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不能容纳日益发展的生产力,必然要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正是在对资本主义进行科学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无产阶级革命不是要用小生产的生产方式来代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是要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通过暴力革命,“取得公共权力,并且利用这个权力把脱离资产阶级掌握的社会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通过这个行动,无产阶级使生产资料摆脱了它们迄今具有的资本属性,使它们的社会性有充分的自由得以实现。从此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的社会生产就成为可能的了。”[3]P759-760“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4]P286“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5]P293这样,就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2、在无产阶级专政下逐步把脱离资产阶级掌握的社会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3、以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为目的,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按比例的指导和调节;4、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5、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6、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的高度发展,消灭阶级、消灭剥削,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等等。

马克思主义诞生160多年来,尽管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并没有改变,其对资本主义所作出的批判仍然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有力、最深刻的。实践反复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就发展前进,不断取得胜利。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就会走上邪路。

二、准确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领导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开始了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但是,社会主义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历了严重的曲折,发生了像文化大革命那样长期的“左”的错误。造成这种“左”的错误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上出了问题。这里面既有对科学社会主义作了僵化的、教条化的理解的问题,也有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认识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加上其他一些方面的问题,使得我们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历经曲折,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比如,我们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但是却忽视了马克思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所赖以存在的条件,在所有制上片面追求一大二公,在经济调控上过分强调集中统一,把非公有制经济俄发展当成资本主义复辟来批判,成为“左”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思想来源。

再比如,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认识不足。在“大跃进”运动中,很多人以为实现共产主义已经不是很遥远的事情了,有些地方甚至提出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口号。在“大跃进”受到挫折之后,毛泽东等领导人曾经提出,社会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认为赶上美国大约需要100年左右的时间,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左”的指导思想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纠正。其主要表现就是希望通过生产关系的超前发展来带动生产力的发展。

党的历史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才能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偏离甚至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失去方向。不结合中国实际,不把握中国国情,不用马克思主义去分析中国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空洞的,就会无的放矢,同样会把我们的事业引向歧途。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同样需要这样一次理论上的飞跃。

党的十三大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方位作出了科学的判断。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6]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7]P13-14

我们党关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当代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走向成熟。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认识,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逐步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

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8]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强调总依据,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不仅在经济建设中要始终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始终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经济总量低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经济总量提高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谋划长远发展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记初级阶段。”[9]我们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就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中国最大的国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坚持正确方向,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

理解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就可以加深我们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理解,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10]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实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1]P248。在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运用同样要以中国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科学社会主义要求由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这是在马克思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趋势以后得出的结论。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12]P269而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尽管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了工业化,但是个体劳动、手工劳动还大量存在。这种劳动还具有明显的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直接结合的特征。在这样的基础上是很难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只有现代化大工业才是与公有制相适应的所有制形式。我们曾经试图以人民公社的方式解决广大农村实行公有制的问题,但是20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形式并不能很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针对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的状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适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一制度,按照十八大精神的要求,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要求由社会调节社会生产,实现社会生产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社会生产由社会组织和调节,实现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但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障碍了这一要求的实现。但这一要求同样是建立在社会大生产基础之上的。在一个生产社会化还不发展,自然经济还占很大比重的国度,发展市场经济是消灭自然经济、实现生产社会化的必由之路。我们过去教条化地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生产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要求,否定市场经济的经济作用,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虽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的有点,但也带来了经济缺乏活力、人民日常需求得不到满足等问题。十四大以后,我们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江泽民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13]P226-227十四大以来,我们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国家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正确体制。我们必须按照十八大的要求,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国民经济更好、更快、更健康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要求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就是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政权,并通过这一专政,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最终实现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列宁曾经指出:“一个阶级的专政,不仅对一般阶级社会是必要的,不仅对推翻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是必要的,而且,对介于资本主义和‘无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之间的整整一个历史阶段都是必要的,只有了解这一点的人,才算领会了马克思国家学说的实质。资产阶级国家虽然形式极其繁杂,但本质是一个:所有这些国家,不管怎样,归根到底一定是资产阶级专政。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当然不能不产生非常丰富和繁杂的政治形式,但本质必然是一个,就是无产阶级专政。”[14]P140我们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具体体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原则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那种把民主和专政对立起来,主张搞西方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的观点是与科学社会主义背道而驰的。当然,人民民主专政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丰富和繁杂的”。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组织机构的不断变化,会不断对国家的政治体制提出新的要求。原来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会很快变得不再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因此,政治体制改革将会贯穿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始终。但是,这种改革不是向某种“普世价值”回归,而是人民民主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要按照十八大的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坚持正确方向就是要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所在。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2)。

[2] 参见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744747页,人民出版社,北京,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6/65447/4526368.html

[7]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2)。

[9] 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N】。人民日报,2012-11-192)。

[10] 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N】。人民日报,2013-1-61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4] 列宁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阅读:699 次

蒋耘中的文章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几个问题
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
分页 1/1  [1]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