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6日 星期六
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之源
作者公方彬              日期:2013-07-29               阅读:708 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之上,而建设和谐社会,既是执政党的目标和任务,更是全民族的期待和追求,甚至是建设和谐世界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与此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任务和目的,又是为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清楚表明,核心价值体系关照了我们社会最大的人群。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此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乃至整个民族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进而形成我们的“精神家园”。如果进一步结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讲话思考这一问题,会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经成为“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重要任务。

一个体系揭示了一个民族和一个政党的精神创造

核心价值是所有价值观念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一个人、一个集团乃至国家和民族长期秉承的一整套根本原则。它从深层次稳定而又恒久地影响着个体或群体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核心价值不具有强制力,但当其一经行为主体所接受,就会进入无意识,进而形成内在的支撑和左右行为主体的价值判断、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的强大影响力。核心价值形成于整个民族和执政党长期的精神创造,是智慧和实践经验的结晶。由此而言,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十七大报告对此再确认、再强调,这清楚告诉我们,核心价值体系所含的思想内容,直接揭示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与精神创造,是一种文明的结晶。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的积淀和要求。自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知识阶层便走上了探索民族富强的道路,但一再碰壁,直到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中国革命才找到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一个民族才确立起科学的发展道路。特别是随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民族独立的伟大胜利,取得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个建设成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愈来愈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真正感知到,先进科学理论作用于一个集团或单个人后,所产生的强大力量。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和国家“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才能应对挑战有所突破,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所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将马克思主义摆在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首位,十七大报告又突出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足见其在中国发展道路上具有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积淀和要求。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要求我们思考和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该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去建设社会主义,思考与探索的结果,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原本就是中国革命走向成功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最基本的经验和规律。正是因为弄清并坚持了这一点,便有了改革开放后30年来的经济建设成就。如十七大报告所总结指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确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文化与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积淀和要求。从更广阔的背景与规律上认识,一个民族只有拥有了根植于民族灵魂的爱国情怀,才敢言凝聚力和向心力,才敢言伟大和不朽。爱国主义既是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支撑民族发展的力量之源。至于改革创新的价值观,同样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成就的证明,由于我们党以不断超越自我的理论勇气,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进而将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从而保证跳出历史的羁绊,获得光明的前景。因此,必须化作我们的精神财富。

确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是对现实社会特征的强烈关照,也是思想文化上的积淀。“社会主义荣辱观”即以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出的“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八荣八耻”的归纳方式及其内容组成,形成时间不长,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归纳和总结,但本质上却根植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或者说,其涉及的基本内容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和道德价值观的积淀,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创造与道德价值观的积淀,这些内容深刻反映着中华民族千百年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必然毫无疑义地反映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

一个体系标定了一个民族和一个政党的价值坐标

价值坐标形成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它标定着单个人或某一集团价值追求的起点和归宿,抑或说是一种处理各价值关系的基本标准准则。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所确立的核心价值,已经不仅仅是某一集团和群体的价值准则,而是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准则。

之所以说是包括执政党在内的全民族的价值坐标,就在于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很强的包容度和广泛关照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之上,而建设和谐社会,既是执政党的目标和任务,更是全民族的期待和追求,甚至是建设和谐世界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与此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任务和目的,又是为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所以,其原则便确立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基础。”而这一原则无疑清楚表明,核心价值体系关照了我们社会最大的人群。

之所以说是包括执政党在内的全民族的价值坐标,就在于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容上的丰富性和思想层次的立体化。讲其拥有丰富的内容,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涵盖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创造和文明积淀,囊括了中国共产党的道德价值观,一定意义上是以文化的层面表现出来,比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就明确指出,“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而思想层次的立体化,在于核心价值体系中既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这些崇高而永恒的内容,也有爱国主义这种普世而又美好的思想,还有普通民众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

一个体系表明了一个民族和一个政党的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以代表大会报告或会议决定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起来,并且视作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其初衷已经具有鲜明的指向性意义和功能。正因此,我们很容易从基本内容中解读出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所崇尚与追求的核心价值,解读出现阶段更加关注的命题。

中国共产党最核心的政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是不变的灵魂,将其纳入到共产党主导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方面是政治思想意识的再强化,另一方面也是党转变执政方式,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向社会作出的政治理念的再确认、再强调。与此相一致,具有普世价值观特征的爱国主义,既是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也是共产党的价值取向,反映于核心价值体系中,必产生引导社会大众价值取向的作用。简言之,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浪潮中,在政治制度与地缘政治的争斗远没有冷战时期那么突显,大国博弈已经进入以核心价值观为支点的时代,进一步向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表明自己坚守的核心价值十分必要,这是清晰形象,形成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和突破口。

认定核心价值体系凸显着一个民族和执政党的价值取向,除了重申和强化原本就是一种导向,特别应引起我们关注的是把握新确立的呼应了时代需要的内容,比如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纳入核心价值体系,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时代意义。就中华民族来说,百年之梦是民族崛起于世界。既然大国的崛起是文明的崛起,没有文化上的超越,即使崛起也是短暂的、不可持续的。

如果我们以大文化为视野谈创造,核心价值体系对现实的观照十分明显。应当承认,我们这个民族的确拥有大量的科学成果,比如“四大发明”就丰富和推动了世界文明的演进。与此同时也应当承认,近现代以来我们的创造力弱化了。媒体披露,上个一百年,世界重大科技发明18项,其中美国人完成9项,英国人完成4项,前苏联完成3项,德国人完成1项,只有基因图谱排序吸收我们参加,也仅完成了1%的工作量。美国有几个专业学会曾经评出了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重大发明20项,竟然没有一项是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人所发明。虽然我国受过高等教育者已达6800万,但高层次人才十分短缺,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科学家更是凤毛麟角。由于思想理论上的创新不够,所谓理论成果中大量的属于复制或诠释,闪耀着智慧之光的重大突破性成果少之又少,这也是我们文化产品贸易不仅对美出现巨大逆差,甚至对亚洲一些国家亦存在不小逆差的重要原因。文化产品的贸易状况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影响力,或者说“软实力”。因此,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在此基础上造就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我们还需特别强调的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所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经过十七大报告的再确立、再强化,必将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乃至决定着整个民族的精神走向。因此,在已有的理论基础和框架下,我们必须按照解放思想的要求,加强理论创新,努力研究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以更加明晰、简练的表述,有效灌注于人民群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不断推向深入。



  阅读:708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