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
作者:丁俊发 日期:2013-01-05 阅读:969 次 |
“除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材市场我认为是最大的,建材市场已到了非提升不可的阶段,用信息化提升,用功能提升,用物流提升,用新模式提升。” 短期内中国不可能进入通货膨胀。上半年CPI为负1.1,PPI是负5.9,价格下跌基本上也差不多了,不可能再降,但年内价格还是低迷的。有 人担心信贷规模如此之大,加上楼市、股市可能出现泡沫,国际上有些品种已开始涨价,中国会出现通胀。这种担心是很正常的。改革开放以来,通胀的年份多,通 缩的年份少。我认为通货膨胀短期内不可能形成,如出现,也是明年下半年以后的事情,是3%~5%的温和性通胀。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6%,但出口下降了21.8%,进口下降25.4%,很明显,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进而影响到与进出口有关的企业, 特别是第二产业。沿海发达地区的冲击大于内地。今年上半年上海GDP只有5.6%,浙江为6.3%,广东为7.1%,而中西部反而加大了发展速度。从制造 业PMI与非制造业PMI来分析,2008下半年与2009上半年,低于50的制造业有7个月,而服务业只有3个月,这说明对服务业的冲击要小于制造业。 整个金融危机对中国GDP影响有两至三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目前出现的问题是深层次矛盾的必然反映。主要是结构性矛盾,有产业结构矛盾、产品结构矛盾、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的结构矛盾,有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结构矛盾,有城市和 农村的结构矛盾、贫富差距的结构矛盾、垄断性行业和竞争性行业的结构性矛盾等。中国重生产轻流通的烙印很深,这也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改革 开放以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大体制改革的不平衡、不协调诱发了不少问题。全球经济下滑,中国经济下滑,必然产生底部震荡,引发冲突。比如国际货币 基金制度,三大经济体与金砖四国,资源大国与需求大国都会产生一些利益上的冲突。 应对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国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上半年已初见成效。物流是十大振兴产业规划之 一。物流就是讲运输,讲仓储,但是现代物流发展历史也就是一个世纪,发达国家已较成熟,中国仍处于发展阶段,和发达国家差二十年到三十年。物流总成本和 GDP的比率,2006年美国是9.9%,2007年达到10.1%,2008年降到9.8%,也就是GDP中9.8%是物流成本,中国GDP物流成本占 到18.3%。有的人认为中国产业结构和美国不同,美国60%~70%是服务业,中国现在大部分是制造业。但不管怎么说,中国的高GDP和高物流成本,反 映了中国经济还是粗放的,物流发展空间很大,2008年物流增加值占GDP的6.6%,占第三产业的16.5%,物流业是非常重要的新兴产业,并对制造 业、流通业、农业的产业提升起到很大的作用,对建材行业也是一样。 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扩大投资一方面可以保增长,但不可能持久,财政赤字加大,高投资率必然要以低消费率为代价,影响老百姓生活水平的
提高;中国低工资制度、高储蓄率使有效消费变成了潜在消费及大家对经济前景仍缺乏信心都是中国的消费缺乏后劲的主要因素;出口需求的恢复短期内难以奏效,
这决定于全球经济的复原时间,恢复到3%~5%的增长我认为需要2~3年时间;中国经济底部回升引发的震荡有一些风险。 工业化阶段使中国建材市场有坚实的生存力与发展力。中国处于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加速,新农村建设,建材需求量很大。中国现在到处都在搞新农村建 设,力度很大,今后还要发展“都会经济”,如国务院批准湖南“长株潭”计划,把长沙、株洲、湘潭联成一个经济区,建设扩大了,建材需求量就大了。城市市场是如此,农村市场也是如此。 环保、绿色、节能产品的推进。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在环保、循环经济上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建材有些还达不到国际标准。提倡绿色、节能,需要更新改造,对建材行业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国家加大了对新型材料的研究开发。 抓住中国建材行业发展的难得机遇。一是政策机遇,二是新的流通方式与经营业态的机遇。想讲一个东西,即链条经济,产业链、信息链、供应链、价值 链、服务链,今后的竞争将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一个核心企业必然有上游、下游,一个核心企业形成核心企业层,形成一个商业生态系统,等等。企业的相互关系就是四个字:竞争,合作。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合作共赢。建材经销商必须了解产品的原料、产地、用途及生产方式、价格构成等,还要了解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心态,他们最想要什么。生产商、经销商都要研究怎么样形成一个产业链,走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之路,建材生产和流通企业都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除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材市场我认为是最大的,批发市场可以划分为一代、二代、三代、四代,从建材市场情况来讲,有一部分已到三代,少数到了四代,大部分还停留在二代,建材市场已到了非提升不可的阶段,涉及信息化提升、功能提升、物流提升和新模式提升。 第一是革新你的理念。中国转轨时期最大的问题是体制问题,是理念问题,成功的建材商必然能革新理念,不能墨守成规。第二是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别的企业不可模仿。第三要勇于创新。创新才能发展,创新才有动力,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一点上要学习日本的综合商社。第四是提升你的团队素质。包括高管,包括中层人员,也包括研发与市场开拓人员。人才决定一切。 我在参加中国市场学会的年会时,有人提到用“金木水火土”来打造属于自己的中国功夫,结合我们建材行业来讲,也可以用“金木水火土”来营销我们企业。产品就是“金”,是名牌或者是物美价廉的产品,就会得到消费者的欢迎。好的产品是企业生
存之本,肯定是金。“木”,就是你的支撑体系,你的市场载体,你的平台,有形市场也好,无形市场也好,这是我们的“木”。“水”,是价格,随着市场供求关
系变化可涨可落,我们要有成本的概念,只有控制成本,才能合理控制价格。“火”,是我们的服务,中国现在很多问题出在服务上,改变服务的理念、改善经营之
道是我们建材行业的主要问题。我们可从“金木水火土”来理解我们中国的问题,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现在还处于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加速,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对我们建材生产也好,流通也好,物流也好,要学习外国的经验,更要创新我们的模式,练就我们的中国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