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4日 星期四
“支部建在团队上”的创新实践
——基层党组织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相融合的探索
作者方增泉              日期:2013-09-27               阅读:3776 次

方增泉

 

2010年,中共中央颁布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了高校教师党支部设置原则、主要职责等,这既是高校党建制度创新成果的总结,也是推进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行动指南。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最基层组织,是党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切实抓好党支部建设,对于加强和改善高校党的领导,团结广大教职员工,确保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基本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条例》明确要求,高等学校院(系)以下单位设立党支部,要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机构相对应;教师党支部一般按院(系)内设的教学、科研机构设置。长期以来,高校教师党支部一般是以系(所)、教研室为基础组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将教师党支部建立在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和社会服务团队上,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支部建设和发展动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增强了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支部建在团队上”是新时期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创新,是增强支部的发展动力,使党建工作更富时代气息、更富有实际成效的积极探索。

一、创新高校基层党建组织形式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党在高校直接联系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职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巨大变革、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和近年来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我校基层党组织尤其是教师党支部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是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和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依然深刻复杂。随着我国社会的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教师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呈现多样化。相关调查显示,最能体现教师价值的三个重要因素分别是社会的认可、社会地位和荣誉、经济收入。教师在参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深受市场经济影响,因而对教师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变得更加复杂。基层党组织必须树立宽广的世界眼光,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明确职能定位,紧紧围绕高校的中心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二是高等教育创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高校的办学规模急剧扩大,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高校在办学方式、管理体制、教育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受评估、排名等影响,学校更重视学科建设等硬指标建设,党建及大学文化等软环境建设难免受到影响。教师普遍反映教学科研工作压力大,特别青年教师面对职称评定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在参加理论学习,要求思想进步和入党等方面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据有关调查,有60%的教师认为入党与促进个人成长发展关系不大。部分党员、党务工作者甚至产生了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相冲突的误解,支部的凝聚力不强,发展动力不足,支部活动的吸引力弱,组织难度加大。基层党组织必须主动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团结和凝聚广大党员教师,在教育思想、教育体制以及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学科研主战场。

三是高校党建创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高校党委贯彻落实“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越来越明确。但高校基层党组织对新形势下党建如何把握时代发展主题,更好服务高校发展规划的思路不明确,创新方法不多,政治核心作用难以发挥;教工党支部建设的责任不明确,没有建立相关的问责制度和考核机制,更少有支部层面的规划和年度计划,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结合度不够甚至是“两张皮”的问题;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滞后,一些单位的党员教育管理松懈,支部活动和学习教育形式单一,思想政治工作乏力,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基层党建必须放到推进学校改革发展和构建和谐校园的大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大局,促进教育教学、加强科学研究、推进社会服务的大局中去谋划,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用中心工作的成效衡量和检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效果,提高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的融合度。

二、“支部建在团队上”是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和组织形式创新

应对全球化挑战,必须根据高校的特点和基本职能,从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等方面,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

“支部建在团队上”适应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以及教学科研组织变革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普遍采用苏联模式的教研室模式,与此相适应,以教研室为基础,成立党支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研室的功能不断弱化,主要是贯彻落实学院(系)布置的工作,党支部工作游离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之外,党的基层组织体制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科既进一步分化、深化,又进一步综合、交叉。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任何重大的社会、经济和科技问题都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发展,需要团队集体攻关。完成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重点领域、重大专项和前沿技术的研究,更需要大团队作战。加强团队建设,也是现代大学的学术组织变革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高校适应大科研的需要,逐步打破原来的学科组织结构和科研组织模式,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汇聚的科研体制。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也逐步加大了教学、科研团队的支持力度。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2007年到2010年已批准建设101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也建设了省级、校级教学团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跨学科、跨单位合作,形成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国家“985工程”建设项目也强调要把创新团队建设和创新平台、基地建设紧密结合。随着跨院系(所)研究中心(院)、实验室、教学科研基地的团队建设力度的加大,原有的院系(所)教研室的功能相对弱化,教师支部的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联系弱化,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凸现,支部的职能定位不明确,缺乏足够的凝聚力,发展动力不足。因此,适应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以及教学科研组织变革的需要,借鉴现代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和管理实践,在教学科研团队上设置党支部,是创新基层党建组织设置形式的积极探索。

支部建立在团队上”有效解决了支部发展动力不足、凝聚力不强的问题,实现团队发展与支部发展有机统一。教学科研团队的最显著特点是凝聚力强,团队发展的动力持续,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目标明确。团队是围绕特定问题、项目或任务等组成的目标导向型群体,明确的目标为团队及成员提供价值驱动力,使得团队成员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并汇聚成集体力量;二是团队规模适中。每个成员在团队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在年龄上,能够形成老中青相结合,形成合理梯队,尤其是通过学科带头人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使一大批承上启下的中年科学家和富有朝气的青年学者凝聚在他们周围,逐渐积淀成大师领军+团队作战组织模式;三是认同默契的行为规范。团队成员能够按照一定的信任关系、行为规则和约束机制,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去共同努力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支部建在团队上,紧紧围绕团队建设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使基层党建工作有了着力点,使支部发展与团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增强了支部发展的动力和凝聚力,增强了团队成员的归属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辱感。

“支部建在团队上”有利于解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突出问题,使党建工作与日常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工作有机统一。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必须树立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始终把搞好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日常管理等工作作为党支部工作的落脚点,坚持以本单位改革与业务实绩作为最终检验党支部工作的主要标准。北京师范大学积极探索团队建设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结合点,努力使党组织设置与高校教学科研新组织发展相适应,目前已在心理学教学研究团队、概率论创新群体、理论化学创新团队、文艺学研究中心设立了党支部,使党建工作更富时代气息、更富有实际成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学研究团队围绕“国家理科基地”建设的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要求,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合作,在共产党员、学科带头人彭聃龄教授的带领下,在心理学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华南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系由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寄生虫、禽病、传染病、微生物四个教研室组成,是高校积极探索把支部建在科研团队上的典型案例。这个支部成立之前,教研室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党员政治热情不高,普遍存在着“重学术、轻政治”的思想。在业务工作中,各自为政,缺少团队合作精神,形不成学科优势互补。针对存在的问题,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和兽医学院党委积极探索,在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这四个教研室中建立一个统一的支部,并选派了党性强、业务能力强的学科带头人担任党支部书记。支部提出了“两加强”、“两带动”的工作思路,即加强支部的思想建设,带动学科和谐发展;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带动非党员群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坚持不懈地加强正面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无处不在。支部组织生活采取理论学习与科研生产实际结合的方式,让科研团队中的非党员教师列席组织生活,把组织生活的空间扩大到生产一线,把党务和业务融为一体、相互促进。这种将支部建在团队上的做法,打破了原来以教研室为单位,成员分布于不同系所与不同学科中的组织形式,较好地防止了党建工作与科研工作相脱离的现象,实现了以党建促进团队建设,以团队建设带动党建。

“支部建在团队上”有效解决了教师成长中的发展问题,实现了教师专业发展与支部发展有机统一。大学本质上是学术组织。美国著名教育管理专家博德斯顿认为:“大学不是一个紧密联合的整体,它是一个由不同单位组成的结构松散的学术组织”。大学的这种组织特性,使得科层制的管理体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教学科研团队强调平等、沟通、协调和协作,呈现出明显的扁平化特征,既充分发挥松散联合系统的优越性又克服其不足。从高校工作的规律、特点和教师需求层次来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第一位的,是贯穿于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过程,教师在学术团队中能够实现自身价值,获得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和成就感,党性观念和组织意识、集体观念明显增强。关心教师的成长,首先要关心教师的专业发展。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遵循这一规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全面成长。在教学、科研团队中,每个教师都可以成为集体中的一份子,找到和实现了自身的工作价值,增强了向心力。在一些教师团队支部中,倡导团队互助,以老带新,“一帮一、一带一”,支部时刻关注和关心党员的思想成长与进步。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以“生物化工”、“环境工程”这两个学科为基础,尝试进行学院——学科——团队的管理模式的运作,要求每个教师“人人有研究方向,人人进研究团队,人人有团队归属感”,已组建了14个方向鲜明、梯队合理、合作紧密的研究学术团队。在党员发展工作方面,华南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系党支部积极倡导“导师制”,导师既负责青年教师的业务研究,又要负责青年教师思想认识的提高,政治上重点培养,以点带面,积极吸收青年骨干教师加入党组织。发展优秀青年教师入党,既为党组织增添了活力和新鲜血液,又为支部的科研团队事业培养了接班人。

“支部建在团队上”有效地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乏力的问题,实现了日常思想教育与团队精神建设的有机统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及机制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乏力。团队是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载体,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的熏陶、感染是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党员集体的优良作风和团队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鼓舞和激励着每个成员团结拼搏。在团队中,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各个方面,融入到团队精神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学科是一个极富战斗力的党员集体。20世纪90年代,文艺学学科发展关键时期,正是共产党员坚忍不拔的精神使文艺学学科渡过难关、克服危机,并且在十年之后跃升为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学科。他们成功的经验,就是有一个党员团队,能够团结协作,勇克难关。共产党员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使得这个团队能够像一个人那样步调一致,能够在艰难的境域中百折不饶。

三、“支部建在团队上”的经验和启示

把支部建在团队上,把党的工作融入团队建设,不是弱化党建工作,而是找到了一条适合高校特点、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的有效形式。通过“支部建在团队上”的探索和实践,主要有以下三个经验和启示:

第一,支部书记和学科带头人的党性原则与奉献精神是支部能否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关键。教工党支部书记的职称、职务以及奉献精神对支部建设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支部书记是支部班子的带头人,是党员和教师的模范,支部书记一般应由学科带头人兼任。学科带头人是团队的核心,具有过硬的学术水平,在学术上有地位,有助于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业务领域。一个坚持党性原则、具有奉献精神,既有学识魅力,又有人格魅力的学科带头人,对团队的发展和支部的发展至关重要,有利于促进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渗透到教学科研工作中,克服“两张皮”现象。重视党员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在团队建设和做人、做事、做学问等方面的特殊影响力和号召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心理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等教工支部书记都由教授或者副教授担任,支部书记待遇等同于系主任。由于支部书记威信高,支部活动组织起来较为容易。团队的带头人高度的敬业奉献精神、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提携中青年学者的宽容大度精神,汇聚一个个富有战斗力的学术团队。

第二,完善促进团队持续发展的机制是支部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准确定位,科学处理好党建工作与团队建设工作关系,相互协调、配合密切。支部工作要紧紧围绕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开展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完善促进团队发展的有效机制,如目标激励机制、分工合作机制、民主决策机制、优秀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党内激励与关怀帮扶机制、团队文化建设机制等,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要创新管理体系,在制度上确立学术权力的地位,扩大团队的管理自主权。在促进教师团队建设上,高校要完善基于合作的政策,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将对教师个体的考核转向加强对团队的考核,促进教师团队的持续发展。

第三,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和团队精神和文化是支部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对一个学术群体而言,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产生不仅仅在于遵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共同的理想追求和志趣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团队成员拥有共同的信念,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相互信赖的人文氛围,尤其是共产党员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团队文化使每个人都能够做到时刻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团结一致,奋发进取。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努力在团队中努力营造个人融入团队,团队成就个人的氛围。北京师范大学数学学院概率论团队形成了兢兢业业、杜绝浮躁的学术风气,献身数学事业的共同理想以及无私奉献培养人才的育人氛围。高等学校是学者的精神家园,大学倡导的自由精神、独立精神创新精神和宽容精神等,是教学科研团队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阅读:3776 次

方增泉的文章
“支部建在团队上”的创新实践
全面构建宣传思想工作新格局
分页 1/1  [1]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