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8日 星期五
爱国:北京精神的核心
作者周良书              日期:2013-09-27               阅读:735 次

周良书

 

爱国是中华民族最为悠久的政治文化传统,也是首都北京最具特色的城市精神气质。北京精神以爱国为核心,深刻地反映出首都人民的担当和责任,彰显出北京精神的高度与大义。它必将为全体市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成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一、爱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爱国是铸造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核心要素。在中国文化中,“国”由甲骨文“或”字演变而来,古时称“或”为“国”,西周时将“或”字外加“口”而成“國”。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國从口从或”,而“口”作为象形字有围绕周边之意,指有边界的生活区域。中国古代,诸侯称国,大夫称家。“国”与“家”这两个伦理实体密不可分。《孟子》有云:“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由此可见,“家”是“国”的母体,“国”是“家”的延伸。

“爱国”一词古已有之。在《战国策》的《西周》一章中,讲到秦国欲吞并西周时,就有过“周君岂能无爱国哉”的说法。东汉献帝时,荀悦在《汉纪》中,更是明确提出“亲民如子,爱国如家”。因此,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爱国之情始发于“亲亲”、“敬祖”。因为在国人心灵的深处,爱国也就是爱家,即缘亲祖而爱国。这是中国传统社会家国同构的血缘文化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根本体现。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源远流长。在古代,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苏武的“杖汉节牧羊”;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陆游的“位卑未敢忘优国”;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顾宪成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一不是心系国家、胸怀天下的爱国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正是这种精神维系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延绵不绝。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国家的领土被蚕食鲸吞,国家的主权被肆意践踏。在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头,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为国家寻找出路,抛头颅、洒热血,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鸦片战争中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坚守虎门壮烈殉国,中法战争中冯子材镇南关大捷,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等官兵血洒黄海,义和团勇士与八国联军殊死搏斗,维新派知识分子主张变法图强,革命党人完成辛亥革命。这些都一再显示出中华儿女在民族危亡之际奋斗拼搏的爱国精神。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党和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党以民族大义为己任,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丰富和发展了以爱国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紧紧依靠人民经过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经过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短短的60多年时间里,中国人民已将一个贫穷落后、满目疮痍、任人宰割的旧中国,建设成一个蒸蒸日上、繁荣富强、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党继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又以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以爱国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今天我们强调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并注意阐发其现实意义,目的就在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上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持久的精神动力。

二、爱国是首都人民的光荣传统

北京是中华民族爱国思想的源头,“黄帝邑于涿鹿”,就在京西地带。北京是古代中国爱国思想的重镇,文天祥在这里留下《正气歌》,于谦在这里写下爱国诗篇。北京还是近代中国爱国思想的先锋,维新变法中谭嗣同等六君子在这里慷慨就义,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这里发出“团结,奋斗,救中国”的最后呼唤。正是这些民族英雄的爱国思想孕育了现代北京光荣的革命传统。它集中体现于北京人民所掀起的三次伟大的爱国壮举。

一是五四运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成为27个战胜国之一,北京人欣喜若狂,政府宣布放假3天,11月17日大批学生、教师和市民从故宫内的太和殿出发,举行庆祝胜利大游行。但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操纵下,巴黎和会否决了中国代表的要求,决定将德国原在山东的一切特权全部交给日本人接管。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人民群情激愤,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痛斥日本的无礼行径,并要求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

1919年5月4日,北京高校3000多名学生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他们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天安门风暴横扫中国大地。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参加和会的中国代表最终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它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二是一二九运动。1935年下半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进一步控制察哈尔,并指使汉奸殷汝耕在冀东成立傀儡政权。而国民党政府却继续坚持绝对不抵抗的政策。失地丧权、亡国灭种的大祸迫在眉睫。处在国防最前线的北平学生,痛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全市15所大中学校发表宣言,反对华北“防共自治”,要求国民党政府讨伐殷汝耕,改变对日本的外交政策,动员全国对敌抗战,切实开放人民言论、结社、集会自由。

12月9日,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运动迅速波及全国,掀起全民抗日救亡高潮。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日本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对此刘少奇曾有精辟论断:“从中国革命运动的形势来讲,一二九运动是划分中国反动时期与革命时期的一个标志。从此,中国反动势力逐渐后退,而新的革命运动则开始逐渐高涨。” 

三是四五运动。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损失。在这场“革命”的后期,中国社会的各种不满情绪已激化到可以爆炸的临界点。一场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正在酝酿之中。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但“四人帮”却阻挠、禁止人们悼念他,这一下子点燃了民众“积怨”的导火索。从3月下旬开始,在全国各大城市,群众自发组织各种悼念活动,以抗议“四人帮”的破坏行为。

4月5日,北京市上百万人民群众,自发地聚集于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献花篮、送花圈、贴传单、作诗词,悼念周恩来。而“四人帮”却将悼念活动定性为“反革命事件”。5日晚有5万名民兵、3千名警察和5个营的警卫部队,包围天安门广场,对留在广场的群众进行镇压。但此后不久,中国共产党即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并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征程,这使当时被错误定性的这场运动,成为了具有历史里程碑的重要意义和象征的事件。

三次爱国运动均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分革命重新前进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而1976年的四五运动则为中国人民开创改革开放的全新事业奠定了强大的群众基础。

三、爱国是北京精神的第一要义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精神生命”。北京最悠久、最深刻、最显著的精神特征就是爱国。北京精神以爱国为先,正反映了北京特有的这种讲政治、顾大局、树正气、重奉献的市民风貌,展现了北京时刻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心系国家发展、勇担时代使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球化时代必须强化的价值坐标。

爱国富有创新力。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所萌发的创新精神,无一不是源于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洪秀全因爱国而主张创造一个“新天地新世界”,康有为、梁启超因爱国而主张“弃守旧,尚日新”,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因爱国而主张“革命维新,兴邦建国”,中国共产党人因爱国而主张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爱国赋予北京人革故鼎新的奋斗精神。千百年来,北京以厚重的文化底蕴,向世界诠释着一个城市的创新和进取精神。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始终是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综合创新龙头,2008年北京奥运会还成为倡导“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现代新型文明综合创新潮头。北京正在实施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新战略,众多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星光灿烂的各类拔尖创新人才,“中国网都”的崭新称谓,“水晶石”、“中国芯”所展现的神奇创造力,都使北京无愧于“创新之城”的美誉。正是因爱国情而激发出的这种创新力,使古老北京朝气蓬勃地走向世界舞台。

爱国富有包容心。《礼记》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因此,春秋时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宋代苏轼则向皇帝上书:“若陛下多方包容,则人才取次可用”。近代以来,林则徐有“海纳百川”志向,蔡元培有“兼容并蓄”精神,李大钊有“容人并存”雅量,均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天下为公”、“有容乃大”的精神气质。

爱国赋予北京人兼容天下的博大胸襟。千百年来,北京以一种“天朝帝都”的雍容气度或“政治中心”的文化自觉,吸收和兼容着外来文化和外来人口。三教九流、五湖四海、汉满蒙回藏,各路人马在这里出入、汇集、发展,各种文化都在这里交流、碰撞、融合。北京对此均能一视同仁,决无文化偏见。包容北京精神的重要特征,也是北京人的固有禀性。正是因为包容,北京敞开了胸襟,成为四面八方有志创业者的理想地,无论国藉、地域和种族,也不论远近、信仰和贫富,北京都能为其提供生存和成长空间。在北京机会多多,只要有能力肯努力,就能找到合适工作,实现自己的梦想。

爱国富有荣辱感。中国士人反复强调“修己”、“克己”,提倡“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他们认为只有做到“修身”、“养性”,才能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目的。这种修身养性精神,既同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见利思义”、“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相联系,又与中华民族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为荣,以“危害祖国”、“背离人民”为耻的人生价值共同发展。

爱国赋予北京人厚德首善的人文关怀。北京历史上就是厚德之城。紫禁城、坛庙、中轴路、四合院这些城市文化符号,无一不是中华民族厚德文明的物化呈现。历史不仅给北京留下了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也培育了北京人崇德、尚德、重德的优秀品格。正是由于厚德,才使北京涌现出“宁肯一人臭,换来万家香”的掏粪工时传祥、“‘一团火’服务精神温暖每一位顾客”的张秉贵、“岗位作奉献,真情为他人”的李素丽、“京城活雷锋”的孙茂芳等一批英模人物。正是由于首善,才使北京成为了全国56个民族、世界五大洲朋友团结友爱、和谐相处的大家庭。

四、爱国是发展北京的不竭动力

北京沉积着深厚的爱国传统,激荡着强烈的爱国情愫。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定要扎实推进以“爱国”为核心的北京精神的宣传和实践活动,使之家喻户晓、人人践行,成为反映首都人民精神面貌、代表首都城市形象、引领首都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是以重大活动和事件为契机,大力弘扬爱国精神。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它有着得天独厚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北京的政治活动多,外事活动多,重要庆典多,重大仪式多。人民大会堂里经常召开党和国家重要会议,天安门广场每天举行升降国旗仪式,一年一度的“两会”在这里召开,一年一度的国庆典礼在这里举行。这些都可以使人民群众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有利于人们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境界,有利于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因此,一定要挖掘蕴藏在这些活动中深刻的爱国主义内涵,以抒发首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把这种爱国情感导入到北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之中。

二是以文教机构为阵地,扩大爱国精神的教育范围。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云集了大批的文化、科教、体育各方面著名人士,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80多所高等院校,5000多个科研机构,千余种报纸,上百家出版社,30多个博物馆和被誉为“亚洲之最”的北京图书馆。中国艺术团体的精华,也大多聚集于此。此外,北京还建有87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例如故宫博物院、毛主席纪念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圆明园遗址公园、八宝山革命公墓、中华世纪坛等在全国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一定充分利用好这些文化优势和教育资源,发挥文化名人、科研单位、艺术院团和教育基地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

三是以新闻媒体为平台,营造爱国精神的宣传氛围。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化大众传播媒介,一直是宣传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北京各新闻舆论单位通过各种形式,倡导互助、奉献、诚信的社会风尚,引导广大市民群众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承敬孝、仁义、感恩等传统美德;运用各种途径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切实增强广大市民的法治观念和诚信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风尚。今后还应继续利用新闻媒体这一平台,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光荣传统和灿烂文化,大力宣传北京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英模人物和先进事迹,以使爱国主义成为社会舆论的主旋律。

四是以首都建设的成就为内容,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把爱国精神有机地贯穿于各项主题实践活动中,使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和鼓舞,是振奋、鼓舞和激励广大市民投身于首都建设的有效方式。近年来,北京爱国主义教育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地开展起来,关键在于各单位把爱国主义教育的落脚点放在动员群众热爱本职工作,在各自岗位上奋力拼搏,为祖国、为集体贡献力量上。今后全市各单位还应继续紧密结合各自的实际和特点,以践行“北京精神”为主题,以宣传“首都建设成就”为内容,深入开展“爱祖国、爱首都”,“爱北京、建北京”等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这可以使广大市民深切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首都北京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他们作为首都人的光荣感、责任感、自豪感,进一步激发其热爱首都、关心首都、建设首都的热情。

总之,爱国既是首都人民的光荣传统,也是北京精神的第一要义,更是发展北京的不竭动力。因此,大力弘扬爱国主义,践行北京精神,就一定能够鼓舞人心、聚集士气,万众一心、共同奋进,推动首都北京的经济和社会建设事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阅读:735 次

周良书的文章
爱国:北京精神的核心
雷锋与雷锋精神
分页 1/1  [1]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