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分享经济助力新常态”

作者本报记者 何韬  责任编辑sxs1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日期2016-03-11

  “上下班让人搭个车补贴油钱,闲暇陪人打球赚点外快,花几百元也能住整栋别墅……如今,分享型消费成为时尚,各类分享模式企业呈指数级扩张,分享经济浪潮席卷全球。”

  3月10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15名全国政协委员就各自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大会发言。作为第六位发言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汤维建,与在场的政协委员们共享了他的“分享经济”理念。

  “分享经济之所以蓬勃发展,是因为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力和社会财富快速提升,经济过剩成为全球新问题。经济过剩,在企业层面体现为闲置库存和闲置产能,在个人层面则表现为闲置资金、物品和劳动力盈余。”汤维建认为,分享经济,恰恰是一种通过大规模盘活经济剩余而激发经济效益的经济形态。

  在分享经济的模式中,互联网平台是最重要的基础。它以更低成本和更高速率来匹配海量社会闲置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改变了以往靠不断投入来刺激经济增长的传统思路。汤维建表示,分享经济的发展,将加速供给侧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有助于改变传统消费观念、保护和节约资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入活力。

  “分享经济下,每个人都是互联网的中心节点。人人都是供给者,经过平台整合,大量个体能比单一企业获得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汤维建说。

  对于如何加快发展分享经济,汤维建给出了他的建议:

  首先,普及分享经济理念,助力“绿色消费”。分享经济使得“占有但不拥有、使用但不购买”新消费观念和模式逐步盛行,这种绿色消费模式更少消耗资源而满足更多人群需求,必将促进国家绿色发展。为此,需要更多民众了解分享经济的益处。

  其次,创新监管模式,破除行业准入壁垒。分享经济监管面临两难问题:沿用传统管理理念,可能会阻碍发展,有悖国家战略;放任不管,则可能导致新问题不断,社会矛盾与纠纷加剧。因此,监管应转变思维,创新政策,破除壁垒。如,解决出租车与专车之争的关键是加快出租车行业改革,而不是扼杀专车发展。

  再次,树立安全质量标准,完善信用体系,保障消费者切身利益。必须为分享经济确立最低限度的安全和质量标准,让民众放心参与分享经济活动;必须高度重视分享经济的信用价值,加强社会征信体系和信用评价体系建设,让信用成为互联网世界的通行证。

  最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试点分享经济城市建设。借助政府财政和各类基金项目,为分享经济平台提供资金支持。部分城市可试点分享经济模式,整合城市现有公私资源,建立统一分享平台,调节资源供需矛盾。

  “分享经济充分体现了创新发展理念,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分享经济,前景广阔,潜力无限!”汤维建说。(本报记者 何韬)




打印 | 转发: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