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4日 星期一
“邹韬奋道路”的启示
作者尹韵公              日期:2013-05-06               阅读:4413 次

1925年,《生活》周刊创刊,邹韬奋曾任主编。
1925年,《生活》周刊创刊,邹韬奋曾任主编。

  一如许多著名人物故去那样,邹韬奋也被历史无情地定格。读着前辈们对他的判辞,深感如欲准确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那是多么地不易。实际上,每个人对前人的评价总是离不开自己的立场、视角、眼光、经历和好恶等情绪因素。

  ■对邹韬奋一生,周恩来等人的评价相当地引人长思

  一般而言,越是深入地透彻地了解被评价人物,就越是能够把握好评价的分寸感。譬如,毛泽东对邹韬奋的题词是:“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毛泽东强调的是邹韬奋服务人民的真诚态度。吴玉章的题词是:“近代中国文化界,在新闻事业、出版事业上,最有成绩、最有创造能力的,要算邹韬奋同志。”吴老强调的是邹韬奋在新闻出版界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毛泽东、吴玉章等人的切入不同,周恩来则从邹韬奋的成长经历给予定格。

  周恩来在纪念邹韬奋时曾说:“邹韬奋同志经历的道路,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道路。”跟周恩来持相似看法的,还有宋庆龄和史良。宋庆龄推崇邹韬奋,她说:“他的斗争历史,提供了革命知识分子所走道路的一个最光辉的榜样。”史良赞道:“韬奋从一个爱国知识分子,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走上无产阶级的革命道路,并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战斗的一员。他的战斗的一生反映着中国知识分子追求光明、找到真理的全部历程。”依我管窥,对邹韬奋一生,尽管后人可以作出各种不同的定格,但就启发意义而言,恐怕周恩来等人的评价倒是相当地引人长思,人们乐意探讨:韬奋是如何“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

  ■邹韬奋面临的时代困顿

  邹韬奋生于1895年,他所处的时代特征:历史背景是惊心动魄、险厄迭现,社会氛围是动荡不安、混乱不堪。虽然家境较好,邹韬奋青少年时期既上过传统家塾,又受过西式教育,但国破家困的大环境,却是过早地培养了他的忧患意识。他早年崇拜黄远生和梁启超,一方面说明他立志以新闻记者为终生职业,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他决心充当民众喉舌的迫切愿望。

  1926年10月,是邹韬奋人生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他正式接编刚刚创办一年的《生活》周刊,这意味着邹韬奋波澜壮阔的新闻生涯从此展开了伟大的行程。对于韬奋办刊而言,我相信他从不缺乏行文风采,也不缺乏新闻敏感,虽然发行初期有些苦恼,但他最为痛苦的事情却是心灵的折磨,即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知识分子面临的同样困顿:应该选择怎样的道路?

  邹韬奋碰上过“五四”运动,但他没有参加,而是埋头读书,想做一名“优行生”。在20世纪20年代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邹韬奋竟仿佛置身于世外,在《生活》周刊上倡导“趣味化”。尤其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他跟当时为数众多的知识分子一样,仍然对国民党抱有幻想。

  ■是哪些因素促进了邹韬奋思想立场的转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的政治思想自此急剧变化,开始了从进步走向革命、从民主主义者走向共产主义者的醒目转变。首先,它改变办刊宗旨,在《生活》周刊大量刊登抗日新闻报道,坚决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其次,适时刊办《大众生活》周刊,把“对民族解放前途,对大众解放前途,尽一部分的贡献”作为办刊宗旨,该刊积极反映民众心声,大力推动爱国救亡运动,故深受读者欢迎,创造了当时每期销售20万份以上的中国期刊史上最高发行纪录。

  邹韬奋的思想立场转变还得益于一些有利的客观的积极因素。一是结识了鲁迅、宋庆龄等一些先进人物。邹韬奋通过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而与鲁迅相识,鲁迅的思想及其成长道路必然给予韬奋深刻影响。二是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1933年7月,邹韬奋被迫第一次海外流亡,在英国伦敦期间,他在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不仅系统地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还读了不少记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生平思想的传记。这些书籍,为邹韬奋的思想立场转变奠定了理论基础。三是对两种不同制度进行了有深度的比较研究。在这次为时两年的流亡中,邹韬奋不仅游览了苏联,而且还游览了美、英、法、德、意等国,实地考察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仔细比较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优劣。

  国内蓬勃发展的抗日运动,国外紧张繁忙的考察活动,共同促使邹韬奋的思想立场由量变产生了质变。国民党当局对他及其所办刊物的迫害、打击和制裁,甚至杀头威逼,都没有吓倒他,反而使他愈战愈勇,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更加积极和主动,影响力也愈来愈大。 1944年7月,邹韬奋因病逝于上海。在临终遗嘱中,他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庄重要求。很快,延安中共中央追认他入党。这实际上也为邹韬奋长期以来一直曲折而艰辛地探索思想立场转变,划上了一个圆满而肯定的句号。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



  阅读:4413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