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的眼光和智慧

作者李忠杰  网站编辑李爱玲  来源北京日报  日期2010-12-07

  所谓“眼光”,是指历史眼光和世界眼光;所谓“智慧”,是指中国智慧和世界智慧——

  研究“十二五”,学习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制订“十二五”规划,可以有不同的视角和眼光。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有“五种眼光”:一种是实践眼光,就是立足于实践,从实际出发制订规划和战略。一种是理论眼光,就是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实践,这是灵魂。一种从主体来说,就是人民眼光,从人民的角度来看怎么制订战略,怎么解决人民所关心的问题,怎么组织动员人民来共同建设美好生活。这“三个眼光”,很多同志实际上已经直接或间接谈了不少,所以我想侧重于从另外两种眼光,即从历史眼光和世界眼光来谈谈我的认识,也就是从时空两个角度科学地认识我们的历史方位、任务、机遇和挑战。

  所谓“历史眼光”,就是把“十二五”及其规划放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考察。所谓“世界眼光”就是把中国的发展放在世界大环境中来考察。

  从“历史”眼光来说,我们将要制定的是“十二五”规划,就是说,前面已经制定过十一个计划或规划。回顾以往走过的道路,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成绩和不足,经验和教训,也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我们发展到一个程度。面向未来,则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十二五”与下一个十年及至2020年的关系,看到它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什么样的意义。

  从“世界眼光”来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与世界已经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十二五”期间,外部环境对中国将会产生更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如果说,过去的中国经济社会是相对独立的话。那么,现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制约。

  “十二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不仅取决于国内的条件和状况,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我们如何应对世界大环境的变化。所以,制订“十二五”规划,就不能仅仅看国内的状况,而要用更宽广的视野看世界的状况、看世界的机遇、看世界的挑战、看我们应对这种机遇和挑战的本领和水平。所以,要提高制订规划的水平,就一定要有世界的眼光。

  ■“十二个规划之变”有什么特色

  把十二个五年计划(或规划)连接起来,实际上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中国发展变化进步的脉络。

  比如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是我们有计划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尝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为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个五年计划,是从1958年到1962年,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不断地提出高指标,社会上刮起“浮夸风”,所以,这个五年计划甚至连正式文本都没能颁布,实施的效果也最差,主要经济指标是负增长。

  第六个五年计划,是改革开放以后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个计划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所以,计划的名称改成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在原来“国民经济”后面加上了“社会发展”。

  第九个五年计划,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订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这个规划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成果,它的实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制订的。所以,其全部内容都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另外,“十一五”把“计划”改成“规划”,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的特点。

  所以,以往的发展规划充分展示了我们发展进步的历程。在这样的基础上制订“十二五”规划,可以以已经取得的成就为基础,吸取以往制订规划的经验和教训,适应新的形势发展,提出更加科学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十二五”规划《建议》吸取了世界哪些建设经验与智慧

  虽然“十二五”规划还在制订过程当中,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还是“建议”。但这些建议已经充分体现了世界眼光,因为这些建议全面分析了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充分肯定我们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充分肯定我们面临着机遇及挑战。所以,《建议》的各个方面都注意到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力求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

  具体地说,文件当中,以及我们现在逐步普遍使用的一些词汇,如:“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绿色、低碳经济”等等,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从国外学来的,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碰撞的产物,吸取了世界经验或者智慧的产物。

  另外,文件中各方面的内容都体现了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互动,力求顺应时代潮流,又参与世界竞争,处理好与世界其他国家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特别是注意防范来自外部的风险,比如,如何继续应对好国际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影响。

  ■“十二五”规划《建议》体现了哪些“中国智慧”

  “十二五”规划《建议》体现的“中国智慧”应该说是很丰富的。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比如说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大问题,这与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解决这样的问题,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道路和办法,而只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所以,十七大也好,“十二五”规划《建议》也好,都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来对待,而且根据中国的特点,强调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对农民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强农惠农的力度,这些政策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别。

  再如,中国地域辽阔,各个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如何把全国的发展整合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需要始终认真研究和解决的大课题。所以,这些年来,我们除了东部率先发展外,还进一步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战略,而且使各方面的战略构成一个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继续实施好这些战略,是“十二五”期间的一项大工作。这项战略和工作的难度,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难以比拟的。不仅过去,今后也还需要继续发挥我们特有的“中国智慧”。

  ■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类似于我们这样的“五年规划”吗

  世界上很多国家也都在研究自己的发展战略,也或多或少制订有自己专题性的发展规划。原来的苏联、东欧国家制定五年计划的历史比我们还早,但他们现在已经转向完全的市场经济,计划的地位和作用已大大下降。

  从总体上来说,制订和实施五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规划,是我们的一大优势。虽然,在改革开放前,这种五年计划,计划体制的色彩非常浓厚,有不少缺点和不足,但总体上还是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五年计划和规划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制订的方式和内容也更加科学。所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对中国的做法表示钦佩和赞赏。2008年我去美国访问时,与美洲国家组织的大使们举行会谈。他们在发言时,就特别肯定中国能够从比较长远的眼光来规划自己的发展,制订“三步走”战略和“五年规划”,他们很想学习这样的做法,希望我给他们介绍更具体的情况。我向他们介绍了中国的经验,但我感到各国的制度和体制不一样,有些国家两党竞争,今天你上台,明天又下台,恐怕很难像中国一样有长远打算,也很难制订稳定发展的“五年规划”。所以,我们要珍惜中国自己这样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好“五年规划”的指导作用。

  ■如何看待“中国模式”,真有所谓“中国模式”吗

  “中国模式”是近年来国内外议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讨论,但意见不是很统一。我个人觉得:

  (1)客观上,中国的发展走的是一条自己独特的道路,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就是中国特色。如果要说模式的话,这客观上可以说是一种模式。

  (2)中国的道路、体制和做法还在不断地探索、发展和创新之中,现在还很难说已经定型。而“模式”这个概念,比较容易固定化。所以,我们从思想方法来说,一定要坚持与时俱进,不要停步,不要僵化,要始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使我们的一套制度逐步地成熟起来。

  (3)过去,我们吃过照搬外国模式的亏。所以,今天虽然很多国家都赞扬中国的做法,希望向中国学习。如果他们觉得管用,向中国学习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从他们自己的实际出发,不要原封不动地照搬“中国模式”,更不要把中国的做法当成僵化的、静止的、不可改变的、固定的模式。如果那样,又会重犯中国的错误。所以,我觉得在对外交往中,尽可能不要用“中国模式”这种语言。

  ■从历史和世界的眼光来看“十二五”,应该把反腐败放在一个什么位置 腐败问题其实是一个历史问题,当然也是世界性问题。多年来,世界上发生的腐败案件层出不穷。有人说到腐败问题,往往把它当成中国特有的现象。其实,这绝对不是中国特有。比如说意大利、日本、韩国,包括这次金融危机中华尔街的那些高官,以及美国政府中的一些官员,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过腐败问题。

  正因为如此,联合国已经制定了《反腐败公约》,对世界各国提出了共同的要求,也要求世界各国在反腐败问题上加强合作。我认为,这是符合实际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就我们来说,腐败现象确实比较严重,人民群众很不满意。但是,党和国家对腐败问题高度重视,不断采取措施,采用标本兼治的办法,建立教育、预防、惩治相结合的反腐倡廉体系,取得很大成效,成绩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反腐败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十二五”期间,如果光有经济发展的进步,而腐败问题不能得到有效遏制的话,人民群众还是会不满意的。所以,我们要继续抓好反腐倡廉建设,要推进反腐倡廉的制度创新,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规范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加大查办腐败案件的工作力度。同时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外部管理,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要使反腐倡廉建设像经济社会建设一样取得更大的成效。

  ■今天老百姓更关心的是过上“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十二五”应从哪些方面满足老百姓的最大关切

  “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里面,明确提出: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期望,要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也是十七大报告里面的一句话。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基本要求当中,有一个就是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规划的《建议》里面,把社会建设作为一个专项问题提出来,其他的问题里面也都贯穿、体现着解决民生问题的要求,这方面的措施是很多的。

  比如说,就业是很多人关心的一个问题,当然也是一个世界难题。政府在这方面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强职业培训。当然,这是一种政策取向和政策要求,落到实处还要做很多工作。

  还有,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成绩显著。但总体上覆盖的面还不够广,水平还不够高。所以,我们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比如说,农村已经基本建立了新型合作医疗,还要进一步实行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力求覆盖更大的范围。还要解决各地养老保险衔接不够的问题,实行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实行跨省可接续,逐步提高保障标准。

  物价问题也是当前老百姓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目前物价上涨比较快,这有多种原因,其中包括国际因素。控制物价是一个大课题,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前些天又出台了“十六条”。从整体状况来看,我国居民消费品的供应是充裕的,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是可能的。对此,我们有信心。但通货膨胀是世界性的难题,也是会不断出现的问题,“十二五”期间,将始终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课题。我们希望政府始终把这样的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上。当然作为消费者,我们也要看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处。比如说农产品,作为农民来说,都是希望价格越高越好。但是如果价格太高,城市居民就会感到难以承受。如何寻找这样一个平衡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需要政府运用智慧,发挥好调控作用。社会各方面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这样一种复杂的利益关系。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教授)




打印 | 转发: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