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全社会参与 百姓需求就地解决

政府出资3000万元,激励驻区单位向社区敞开停车场、食堂、体育场,扶持居民自建公益团体……

作者本报记者 巩峥  网站编辑李爱玲  来源北京日报  日期2011-03-02

  老人用餐、周边停车……社区居民日常的需求千头万绪。面对这些庞杂的需求,今年西城区投入3000余万元,撬动全社会力量,对口承接起百姓需求。激励驻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拿出自己的停车场、食堂等内部设施与社区共享,扶持居民自建公益团体互助……这些置身于社区内外的机关、单位、团体呵护着社区,在百姓身边撒下“及时雨”。

  陶然亭龙泉社区的居民,如今再不为找不到停车位而头疼了。“邻居”北灯汽车灯具有限公司,晚上敞开单位大门,错峰为居民提供免费停车服务,还专设了一名保安看车。困扰多时的停车难一下子迎刃而解了。这就是西城区社工委激励单位与社区资源共享的成果之一。

  “驻区单位是社区公共服务资源的重要补充,鼓励引导其将公共服务、文体设施等资源,有组织或限定时间向居民开放,能够推动许多难点问题尽快解决。”区社工委书记李红兵介绍说,去年该区已开始试点资源共享的做法,设立社会建设专项资金,对参与共建、资源共享成效明显的单位给予奖励。

  眼下共享已结出累累硕果。除去开放停车场,国家广电总局职工食堂、浴室也向月坛地区的老年人开放,提供就餐、送餐、洗浴等服务;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为街道、社区提供教授、专家、学生等人力资源参与社区建设指导;裕中中学、月坛中学、进步小学三所学校向居民开放操场、健身器材等内部资源,解决了辖区内文体活动场所紧张的问题。

  今年,西城还将加大对资源共享的鼓励,最大限度地撬动社会资源,为民造福,同时计划将鼓励措施逐步细化固定下来,促使这些惠民的妙招长期实施下去。

  还有一些需求,并非资源共享能够解决。空巢老人需要贴心的慰藉,患者需要专业、科学的护理,孩子需要补充知识、拓宽视野……这些也是政府的惠民内容。但是,“人手、能力所限,任何一个政府部门都没法提供这么齐全、专业的服务。最好的选择是,将这些惠民项目‘外包’。”李红兵介绍说,今年西城区政府拨专款1500万元,向各类社会组织购买了居家养老、助学解困、社区伤害监测等50个左右的服务项目。如今,有成百上千的专业人员,在医院、社区、养老院……各司其职,超过10万西城百姓享受到了专业、舒心的服务。

  西城区志愿者联合会拥有许多大学生会员,平时经常开展助学行动。区政府于是向联合会购买了为困难家庭子女补课的服务,并拨了4万元专项经费。眼下已有500多个孩子因此受益。

  每周末,大学生张迪都会精神饱满地来到阜外西社区,开始教授特困学生姜燕君小朋友语文和英语课程。对于中学课程驾轻就熟的张迪,开课前先了解燕君的学习状况、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应该教授的重点,因而补课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他还与13位同学组成教研组,集中辅导5名特困学生。如今,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均已上升。

  孤寡老人需要有人给修修小家电、双职工希望有靠得住的人帮忙照顾、辅导孩子……百姓的需求往往只是身边小事,但是一件一件积累起来,往往很难逐一处理。西城区想到了挖掘居民自身的“潜力”,利用社区公益金培育居民公益团体,进行邻里街坊互助。

  帮双职工教育子女的青少年教育协会,提供小件家电维修服务的便民队……像这种社区居民自发组建的义务服务队,如今在西城区255个社区里已有2800多家。他们的成员大都退休在家,有一技之长,服务的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里街坊,较之社会上的服务组织更加便捷、贴心、对胃口。

  今年,西城区在全区推广居民互助团队的做法,并引导他们申请社区公益金。公益金每个社区8万元,超过2000户的社区还将每增加一户追加拨款40元。这笔钱解了运转费用不足之急,居民自己的互助公益团队得以加速发展起来。

  目前,西城区居民组建的便民服务团体还在不断增多。今年,区民政局将他们归纳成为老服务、便民维修、青少年教育等十类,每类推出一个典型,在各个社区推广服务经验,在百姓身边培育出更多随时能提供帮助的公益团体。




打印 | 转发:

创新培训方式 提升能力素

约谈交账 联席对账 联审算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